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14 04:29张红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2期
关键词:循证冠心病护理人员

张红梅

(天门职业学院,湖北 天门 431700)

冠心病属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于临床,冠心病患者中大部分均存在心律失常,表现主要为心室颤动、心动加速,重者可引发心源性的猝死,对患者身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所以,疾病治疗期间给予有效干预十分关键[1]。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加以评价,本文选择108例患者分为两组展开对照研究,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取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8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42~70岁,平均(51.18±6.04)岁;观 察 组 男2 9例,女2 5例,年 龄4 4~6 8岁,平 均(50.89±6.1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护理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包括:①检查生命各项体征,如心律、呼吸、脉搏、体温等。②在疾病治疗期间给予对症的治疗和指导用药。③病房内环境卫生应保持清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④出院后定期予以随访,对其病情改变等情况予以及时准确的记录。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确立问题。综合考虑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和疾病临床的症状,将本次循证问题提出,即给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有效措施加以干预。②寻找证据。创建护理干预小组,统一培训小组入选成员,将本次循证问题作为中心,与疾病知识、有关干预措施、负面情绪等关键词结合,对文献资料加以搜索。③评价依据。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予以整理,通过小组成员审核后,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加以评价,对此展开讨论,将循证干预具体的措施拟定完成。④具体干预措施。a.心理干预:对患者临床的表现予以密切的关注,针对因疾病时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护理人员应予以及时的疏导,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状态,帮助其树立信心战胜疾病。b.指导药物:疾病治疗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予以关注,如有异常情况出现,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师,并给予对症的处理,告知患者治疗时应遵医嘱,切勿擅自更改药物的使用剂量或次数。c.干预饮食:疾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饮食因多选择易消化、低热量、低脂、低钠的食物,减少摄入脂肪类食物,新鲜水果、蔬菜等应多食,叮嘱患者应定期按摩腹部,有利于排便良好习惯的养成。d.干预运动:指导患者开展有氧运动,对患者实际的病情予以综合的考虑,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如游泳、快走、慢跑等,患者若为老年人,可建议其慢走、打太极、练气功等。

1.3 观察指标

以抑郁(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负面情绪,得分越低则负面情绪越轻。以SF-36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的质量实施评估,包括8项内容,即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生活的质量越高,分数则越高。以我院自制量表调查护理的满意度,100分满,大于85分即表示非常满意,60~85即表示满意,60分以下即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入S P S S 1 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s)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n,%),行卡方值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SAS、SDS评分

干预前,两组S A S、S D S评分分别为对照组(5 9.6 7±4.5 6)分、(5 8.9 6±5.1 8)分,观察组(59.43±4.28)分、(58.48±4.40)分;经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分别为对照组(46.52±4.24)分、(4 3.5 7±4.0 4)分,观察组(3 3.2 4±3.1 5)分、(31.25±3.76)分。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P>0.05)统计学无意义;经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对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2.2 生活质量

经干预后两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分别为对照组(51.1±11.0)分、(61.8±14.2)分、(59.6±15.9)分、(51.7±11.9)分、(63.4±12.2)分、(68.5±15.6)分、(35.4±12.3)分、(67.7±13.3)分,观察组(58.6±11.4)分、(75.7±15.7)分、(70.3±20.2)分、(63.6±14.3)分、(69.8±11.6)分、(79.2±18.5)分、(48.1±11.3)分、(78.8±15.4)分。两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对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2.3 满意度

两组满意度情况分别为:对照组20例非常满意、22例满意、12例不满意,总满意42例,满意度为77.8%;观察组30例非常满意、22例满意、2例不满意,总满意52例,满意度为96.3%。两组满意度对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3 讨 论

冠心病属老年常见病的一种,症状表现主要为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极易引发患者猝死,冠心病最为常见的症状即心律失常,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健康[2]。临床现阶段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通常选择冠脉介入疗法,可使心肌再灌注有效得以恢复,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易得到患者的接受,然因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出现负面的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对其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对其治疗中给予有效干预的意义十分重要[3]。

循证护理属护理模式中较为科学的一种,其护理中心患者,有效集合患者实际的病情和护理以往的经验,拟定护理针对性的方案,让患者获得护理高质量的服务[4]。相较于护理常规方法,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无论是药物指导还是心理干预均存在针对性的特点,可使术后患者恢复得到显著改善。据相关文献指出,给予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加以干预,可使患者负面情绪得以有效改善,将术后生活的质量和恢复效果提升。

本文中给予对照组护理常规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循证护理,研究显示,经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基本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循证护理的开展可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提升护理人员工作中自我的认同感和价值。同时经不断发现、寻找解决方案、给予有效处理,大大提升了护理的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加以干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可使患者负面情绪和术后生活的质量得以有效改善,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循证冠心病护理人员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