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护理中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0-12-14 14:18张玲玲唐淑艳宋艳玲李晓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护理人员

张玲玲,唐淑艳,宋艳玲,李晓莉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113)

脑梗死是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群体,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梗死患者病死率逐渐下降,但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常常会有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以及经济压力[1]。有临床研究结果指出[2],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本文将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择8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分组方法应用数字随机分法。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且同意本次研究,排除存在严重器官障碍以及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男:女=23:20;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为(73.54±3.27)岁。对照组:男:女=22:21;年龄在61~81岁之间,平均为(73.27±3.0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干预:⑴在疾病的影响下,脑梗死患者常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以及心理变化,了解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同时护理人员要要给予患者疾病宣教,包括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以及预后等,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⑵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在训练过程中要逐渐由简单过度到复杂;定期为患者进行腿部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萎缩情况的发生;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逐渐进行下床站立、行走等功能训练。⑶结合患者实际失语情况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在语言康复计划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由简单字符逐渐过渡到复杂词句;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来刺激患者的视觉、听觉以及语言功能。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情况。其中患者的生活能力参考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神经功能情况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61.45±3.27)分与(43.29±3.86)分,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3.5393,P=0.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干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37±0.36)分与(4.83±0.85)分,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4753,P=0.0000)。

3 讨 论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主要目的是将致残率控制到最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同时提升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有临床研究指出[3],超过一半以上的脑梗死患者会在治疗结束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语言以及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精神以及经济压力。有临床学者指出,规范、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康复护理干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护理人员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