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乐教育及其现代价值

2020-12-14 03:42张万方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9期
关键词:儒家礼仪文化自信

张万方

摘要: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丰富的礼乐文化资源。礼乐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礼乐文化不是一套已死的制度,而是依然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依然在发挥着塑造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作用。弘扬礼乐文化,开展礼乐教育,不是要恢复古代的礼乐制度,而是要从这个宝库中挖掘资源,丰富时代精神,培养民族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礼乐教育;儒家;礼仪;文化自信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文化就是礼乐文化。早在三千多年前,周公就开始制礼作乐,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后经过孔子、孟子等人的大力提倡,礼乐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成为统治文化,礼乐文化成为中国教育的主要内容。但自近代以来,礼乐文化被视为落后的封建文化而遭到否定,几千年来维系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逐渐解体。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能简单地以封建之名而被否定,其所内蕴的思想精髓具有不容否认的重要价值,可以这么说,否定礼乐文化,就是否定中华文化。

一、礼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提到礼乐文化,有人就会想到鲁迅在小说《祥林嫂》中所表达的礼教吃人思想,认为礼教是束缚人的封建糟粕,避之唯恐不及。礼教中确实有陈腐落后的东西,但那不是礼教的主要内容,更不是全部,我们不能因为礼教中有不合理的东西而把整个礼乐文化给否定了。文化是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活方式,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也必然随着生产生活实践的创新而改变。自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历史大变局,新旧思想产生激烈冲突,礼乐文化也因此而经历着扬弃的过程,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内容被否定,一些新思想新观念逐渐融入其中,从而使之能够持续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因此,自近代以来,对礼乐文化的一些否定,并不是彻底否定,而是一种扬弃,礼乐文化没有消失,而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出来。礼乐文化已深入人们的骨髓,它就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继承和创新,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从某种意义说,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当下呈现,其内在的蕴涵着中国礼乐文化的精神。

今天,我们提倡礼乐教育,不是要恢复古代的一套礼乐制度。自周公制礼作乐以来,礼乐文化就一直是与时俱进的。春秋时的孔子就已经看到,没有哪个朝代完全照搬古礼,总是在古礼基础上有所损益。要说开展礼乐教育是复古,每个朝代都不一样,要复哪个朝代的礼的呢?虽然每个朝代的礼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思想一以贯之,今天的礼乐教育,不是要完全恢复古代的哪种具体的礼仪形式,而是要继承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中国古代的礼乐教育

儒家礼乐文化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社会。著名学者陈来指出:“儒家注重文化教养,以求在道德上超离野蛮状态,强调控制情感、保持仪节风度、注重举止合宜,而排斥巫术,这样一种理性化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文化史的漫长演进的结果。”孔子对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性贡献最为赞赏,并以恢复周礼为终身志向。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社会混乱无序,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使社会重新走上正轨。每个人的行为都能符合礼制的规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就能重新建立起来,而这里的关键是,个体能否把外在的礼制规定化为自觉的内在要求,即孔子所谓“为仁由己”,具体言之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要把外在的约束化为每个人的内在自觉,就需要发挥教育的功能,否则,带有强制性的礼与人的本能行为就会产生冲突。因此,儒家特别重视礼乐教化。

关于礼乐教育的社会作用,孔子有这样的话:“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这里的“道”指礼乐。孔子认为,在上位的君子学习礼乐,就会爱护老百姓,而老百姓接受了礼乐教育,就会自觉地服从管理。总之,在儒家看来,礼能否得到较好的遵守,关乎社会和谐。

礼乐教育是提升人的心性的重要举措。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人的先天素質而言,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差别是后天的“习”造成的。李泽厚说:“‘习字颇值得讨论,此‘习主要应指‘习礼。‘礼必须‘时习之。此‘习并非记诵、思考,乃行为、活动。”礼是学习的内容,正是因为学礼与否,学习的程度差别,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在思想、道德、智慧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区别。因此,孔子特别重视礼乐教育,提出了“不学礼,无以立”的重要观点。在孔子看来,礼是人立身行世的根本准则,不学礼,将无法立足于世。礼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人生之全部,生老病死、迎送嫁娶等都有详细的礼制规定。《周礼》《仪礼》《礼记》等经典传世从不同的角度述介了古代的礼仪,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人生活的精致与品质。这三部书到汉代被列为官学,成为太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礼与仪是有区别的,礼是内容,仪是礼的表现形式。离开了仪,礼的精神无从表现,而脱离了礼,仪只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形式。以孝为例,在一般人看来,赡养父母就是孝,而孔子认为,孝的核心不是养,而是敬,即要发自内心地敬爱父母。就礼与仪的关系而论,赡养行为只是必须履行的义务,是不是合乎礼,要看其是否做到了“敬”,有敬爱父母之心,必然有赡养父母之行。因此,礼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让学习者学习礼乐文化的内在精神,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古人的具体仪式。

在强调礼的精神内涵的同时,儒家也很重视礼的表达形式。比如三年之丧,孔子的学生认为三年之丧不合理,时间太长了,而孔子认为,这种形式不可废弃,它承载着子女对父母的爱。当然,孔子强调的是子女与父母之间不可割舍的亲情,这种亲情并不因父母的离世而中断,而它需要一种合理的形式来表达。如果没有了情感疏通的形式,这种亲情也必然随父母之逝而渐消。实际上,对礼制的执行儒家并不顽固,正如“三年之丧”的合理性问题宰予可以提出来讨论,虽然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不赞同宰予提出的观点,但实际上孔子正是借三年之丧表达了礼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儒家不仅承认礼是因时而损益的,而且认为,礼的执行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就是“权”。所谓权,就是权衡利弊,抓住根本。《孟子·告子下》开头,讨论了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对待礼的问题。有人问屋庐子,礼与食哪个重要,屋庐子说礼更重要。那人又问,如果以礼而食会饥而死,不以礼而食就能活下来,那还要不要按照礼的规定来做,屋庐子不能答,便向孟子请教。孟子指出,吃饭有吃饭的礼,但较之于生命之重来说,吃饭之礼属于轻者,以礼之轻者与食之重者相权衡,当然选择重者。当然,这是就礼之轻者而言,如果涉及礼之重者,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故儒家提出了“杀生成仁”“舍生取义”“不食嗟来之食”等重要思想理念。

三、古代礼乐教育的现代启示

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活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就现实的教育现状看,礼乐文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古代学童是从洒扫应对、待人接物学起,这是孔子“不学礼,无以立”思想的直接体现,而现代儿童教育缺乏这方面的实践。虽然中小学也开设思想道德品德之类的课程,向学生灌输一些价值理念,但那些停留在文字上的东西终究是一种知识传授,学生所得到的认识较之于生活实践要浅薄得多。古人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主要是就道德认知而言的。中国又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教育者要对学生的生活作出正确的引导。这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古代礼乐教育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现代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知识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生活智慧的培养,这造成学生只知从书本中学习知识,而不知道生活才是更大的课堂。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接受采访时说,现代社会缺的是手艺人,多的是侃侃而谈的人。手艺人精通技艺,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他们对生活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侃侃而谈的人似乎懂得很多“知识”,但对生活缺乏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生活教育的缺失。学校以分数论英雄,家长把成绩与孩子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现代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是隔绝的。这也是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之所在。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他终身践行的价值理念,都是小时候母亲教给他的。我们要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培养智慧,种下智慧的种子,这些优质种子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二,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礼仪。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待人接物,成人对如何待人接物也知之甚少。不懂得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在与人相处中,会无所适从,出尽洋相。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就是因为我们处处以礼行事,以礼论事。《论语》两处记载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小心如此,就是惟恐违反礼的规定。当然,我们提倡礼仪教育,不是要用礼来束缚人的行为,而是要让大家过文明人的生活,因此,基本的礼仪还是应该要掌握的,这是待人接物的必要前提。礼者,理也。不以礼行事,就会给人不懂道理的印象。常听到大学教师抱怨自己的学生不会说话,不懂得师生相处之礼。这是缺乏基本礼仪教育的结果。现代社会不讲尊卑贵贱,但并不能否定人与人之间在地位、身份上的差別,有差别的地方就需要礼来维系,不懂礼,就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

第三,要善于挖掘礼乐文化资源。礼乐文化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继承其精华,去除那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我们要善于从中华传统礼乐文化宝库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其进行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传统礼乐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培养独特的精神气质,增强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中华书局,2015.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仪式感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SJB67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 年度课题“耦合视阈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路径研究”( 编号:D/2016/01/31)。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招生就业处)

猜你喜欢
儒家礼仪文化自信
知命
筷子礼仪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礼仪篇(下)
茶道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