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全球框架视角下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实践研究

2020-12-14 04:36王阳沈军军江震
新世纪图书馆 2020年10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

王阳 沈军军 江震

摘 要 本研究以数字素养全球框架视角尝试构建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实践框架,为图书馆人职业发展研究提供借鉴。论文通过网络调研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循证学等方法分析图书馆职业环境变化和读者数字技能需求,尝试构建数字时代图书馆职业素养发展框架。研究发现,图书馆行业在数字扫盲、大数据等领域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图书馆行业应在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核心领域开展循证实践推动职业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循证实践 数字素养全球框架 媒介素养 图书馆职业素养

分类号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0.10.007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build 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framework for library professional lite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digital framework of global literacy,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librar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library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and readers digital skills needs through network survey methods,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s, evidence-based methods, etc., and tries to build a framework for librar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age.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library industry has a lot of room for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s of digital literacy and big data. The library industry should carry out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the core areas of media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Keywords Evidence-based practice. Digital literacy global framework. Media literacy. Library professional literacy.

0 引言

围绕5G、芯片、AI、大数据等数字前沿科技,产业与数字化相融合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特征。伴随社会的数字化演进,数字素养正逐渐成为人们在数字时代赖以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2018年,《可持续发展目标4》(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4)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在“数据促进学习”一章中提出数字素养全球框架,对数字素养教育质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监测,旨在通过改善数字素养教育以提升全球数字素养。图书馆工作目标之一是为社会提供专业信息服务,故应努力适应数字时代服务社会信息需求、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消弭数字鸿沟等行业要求。同时,图书馆职业素养应随行业服务形态的演进而动态发展。

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作为主题词,连接字为“或含”,检索2015—2020年在CNKI“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文献分类目录中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筛查后得到242条数据。导入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分析,图书馆职业素养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图书馆、青年馆员信息素养、专业馆员、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等领域。如:谭璐从智慧图书馆视角,以智慧馆员胜任力界定特征为研究对象,从智慧知识储备、智慧行为能力、智慧职业素养和智慧个性特质等维度构建了智慧图书馆背景下的馆员胜任力模型[1];华小琴等学者从图书馆职业能力需求视角,以美国图情专业招聘内容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调查法、定量分析法等从单位类别、岗位类别、基本能力需求、专业技能需求、工作经历需求等方面对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招聘需求展开分析,探讨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2];高珊等学者从数据管理及服务视角,以国外图书馆数据馆员岗位职能及招聘条件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探讨了高校馆数据馆员的能力需求及职业教育[3]。但是,目前还尚未在图书馆学领域发现基于“循证学”的职业素养研究,因此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为提升图书馆职业素养提供借鉴。

1 基于“循证学”的数字素养全球框架

循证学又称循证实践 ( Evidence-Based Practice),

原意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实践”, 其来自医学领域。循证医学将临床决策建立在科学证据之上,传统医学则以经验为基础[4]。借鉴“循证学”理论及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制定了数字素养全球框架,通过研究、培训、教学等实践活动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面向未来在世界各国开展交流、文化、教育和科学活动。通过监测分析全球数字素养测评数据,在欧盟数字素养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素养全球框架。

1.1 欧洲数字素养发展框架

欧盟委员会于2013年首次发布欧洲数字素养发展框架Digcomp,定义并描述了以自信、关键、协作和创造性的方式使用数字技术,实现与工作、学习、休闲、包容和融入数字社会相关的目标所需的能力。为了制定该框架,联合研究中心进行了广泛的文献回顾、案例研究和利益相關方咨询及多次的更新和细化[5],并在欧洲各领域范围内针对数字素养框架中不同的能力指标开展了包括指标设定、战略规划、教育计划制定、能力评估及培训等大量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工人、求职者通过正规教育、就业培训、终身学习等方式在数字素养提升方面有所受益。

1.2 数字素养全球框架

全球框架中数字素养的内涵强调一种关键的横向能力——以批判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的方式使用数字技能的素养。其以欧洲数字素养发展框架为基础提出了五个能力域[5]:信息和数据素养,沟通和协作,数字内容创作,安全,解决问题。从基本到专业由低到高逐级详细阐述了21项能力,在八个熟练程度上对学习成果进行了描述(见表1)。数字素养框架被设计成描述性参考框架,在突出所有素养重要性的同时,兼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关能力 6职业相关素养是指为特定领域操作专门的硬件/软件,如工程设计软件和硬件工具,或使用学习管理系统提供完全在线或混合课程

2 基于“循证学”的图书馆职业素养研究

循证图书馆学(Evidence-Based Librarianship,EBL)作为信息学科学方法,能够在实践中促进证据的收集、整合及解释,运用所获得的科研证据,图书馆员能够提高工作中的专业判断质量。由于循证学基于不断的实践循环反馈,其方法论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因此在图书馆行业数字素养研究领域具有很大优势。通过循证教育与循证图书馆学的方法论,将教育人员的专业智慧、图书馆人的实践经验、读者的主动参与相融合,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应用,缩短了研究与实践的距离[6]。在理论与实践协同发展中,实现了以实践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循环过程。

本文提出的“职业素养循证”将数字素养全球框架与循证图书馆学实践方法进行映射,尝试在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职业素养领域建立循证学研究框架,并从三个方面展开图书馆职业素养相关研究。一是从读者角度分析数字技能需求及制约因素,以大量、多视角、多来源的数据为研究依据,分析研究我国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公众数字技能需求及数字鸿沟成因。二是从图书馆角度分析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开展职业素养循证实践,通过环境及数据变化实证分析,探索数字时代信息环境变化及图书馆行业实践与职业素养发展趋势间的关系。三是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估读者数字技能需求及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数字素养的满意度。

从结构上看,图书馆行业信息服务过程与循证实践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如图1所示,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实践框架由提出问题(需求)、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应用、结果評估,再回到新问题(需求)的产生,形成一个非线性迭代的闭合实践环路。对于图书馆行业而言,其职业核心内涵为以读者服务为核心,馆员根据读者提出的信息需求进行信息筛选、评价,并将信息服务于读者,对服务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重新梳理对读者信息需求的理解,用于改进新的信息服务过程。随着新需求的不断形成,馆员通过此过程的循环往复不断提升信息服务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进而发展出图书馆行业较为完善的职业素养体系。图书馆的自我行业反思、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对新业态下信息专业人才塑造至关重要。

3 我国社会公众数字技能水平及制约因素

当今数字时代中,95%以上的信息以数字形态存储、传输和使用 [7],然而,我国信息化飞速发展与公众数字素养相对不足间的矛盾逐步凸显,数字素养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间差异巨大,这种数字素养势差导致的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生活质量[8]。

3.1 区域信息化发展失衡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发展落差巨大,数字产业尤为显著。根据网民总数及独立IP分布数据显示,数字产业比数字用户东西部差距更为显著,互联网发展东西部不平衡状况依旧存在[9]。部分落后地区甚至尚未实现通网,产业数字化及数字产业在当地社会生活中融入度低,区域内居民因条件所限数字素养低下或基本不具备。

3.2 数字环境下过度自我保护

公众对于数字化渗透下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相当谨慎,过度保护造成了部分人与数字化环境的人为隔离。在我国,不对称的数字环境所形成的数字素养差异是青少年群体数字鸿沟的重要成因。负面作用包括:不健康用眼、沉迷网络游戏、浏览不良网络信息。

3.3 知识体系中缺乏数字素养意识

知识体系旨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公民,因而知识体系应随社会需求动态变化。目前,我国知识体系演进与社会数字化速度不匹配,急需解决数字环境下知识体系中为什么学和怎么学的问题。从认知层面看,体现在无论是学校、家庭、单位还是社会都缺乏对数字素养重要性的认识,数字素养内容及边界难以界定。从政策层面看,学校计算机及信息检索课程在知识体系中被极度边缘化。数字素养不能反映在升学、择优、职称晋升等利益环节,使得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中,数字素养教育及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缺乏主动性。

4 数字时代信息环境变化与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实践

图书馆职业的核心内涵是在读者与知识(书)之间架设桥梁,图书馆职业行为与读者知识获取环境高度相关。数字化社会中图书馆职业行为与职业素养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一方面科技发展及数字化渗透极大压缩了图书馆传统服务空间;另一方面近年来图书馆为提升服务自动化水平,不断增加智能设备,图书馆正日益成为设备密集型部门,馆员的工作职能由管理读者向管理设备和数据转变。

图书馆行业近年招聘情况也能客观反映行业需求状况。如2017年二季度,国内图书馆行业人才招聘数据197条,其中要求具有计算机科学专业背景的数据为35条(占比17.8%),仅次于图情档的100条(占比50.8%)。其中高校图书馆招聘人才的计算机专业占比高达21%[10]。2011—2017年国外图书馆行业ACRL网站和IFLA网站的招聘广告中,数字化、数据支持等热词在2014—2017年排名持续靠前,图书馆技术服务岗位已经从传统的采访、编目、组织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等基本岗位逐步拓展到元数据、数字资源维护等岗位[11]。

为了使数字时代图书馆行业信息服务实践与相关理论紧密结合,以促进行业技能水平得到适应性发展,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实践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尤显突出。数字化信息环境演变不断推动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图书馆员因此不断改善信息检索、筛选、识别等行为,对信息实用性、可靠性的评价判断方法,以及相关信息服务后效评估的模式,并在这一循环迭代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技能水平和服务认知。图书馆数字素养研究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从“计算机操作能力—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数字能力—数字素养”不断演进。这一概念流变折射出研究者对图书馆行业数字素养的理解逐渐从狭隘的工具主义转向数字时代图书馆人应具备什么样品质等深层次问题的追问与反思[12],从专注于工作技能到强调职业数字素养,从强调对大众信息的批判与传播,到注重知识的获取与创新,再到数字环境下解决复杂问题应具备的数据意识及数据敏感性,循证实践有助于图书馆人在不断的循环迭代中形成连贯的图书馆行业数字素养发展脉络。只有深入理解图书馆数字知识环境与职业素养循证实践关系,才能将未来职业能力需求嵌入职业素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如图2所示,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实践由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构成。其中,媒介素养体现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能力,涵盖数字环境下设备及网络系统软硬件知识、隐私安全与数字媒介环境管控等内容。信息素养则体现馆员的专业能力,涉及知识生态链中数字信息流转全过程、数字环境下的交流沟通互动、数据管理及科学意识的建立等内容。

5 媒介素养循证实践

5.1 网络接入、媒介系统软硬件相关能力

媒介素养循证实践是数字时代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及服务的深度数字化使智能设备的大量使用成为必然,图书馆设备层不仅包括物理馆舍内的功能设备,还包括通过读者接入图书馆数字资源环境的各类智能设备,它是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在馆外的延伸。数字化设备的使用极大地释放了读者获取资源的时间、空间自由度,逐步改变了读者信息需求和获取习惯。图书馆员根据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信息媒介问题,通过收集相关问题信息,判断评价并形成解决方案,实施方案解决问题,并在事后进行必要的总结评估,以形成针对信息媒介问题的更优解决方案流程,从而促进信息媒介设备了解、解决流程、故障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媒介素养循证实践不仅能帮助馆员及读者逐步融入以数字设备为媒介的图书馆知识环境中,提升图书馆的利用效能,还能使馆员职业能力与其工作所处的知识环境不断匹配结合,具备更高的适用度,从而改善读者的图书馆使用体验,提升资源服务质量与水平。从内容上看,数字智能设备的软硬件使用与维护,与特定应用相关的网络接入方式等都是媒介素养重要内容,如VPN、网关、DNS设置等。

5.2 媒介环境控制能力

相较传统知识环境,数字化知识环境因信息来源广泛而具有去专业化属性,读者既是知识环境的使用者又是知识环境的创造者。网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移动阅读的普及与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使读者便捷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身陷算法依据个人偏好打造的拟态信息环境中,饱受诸如“信息茧房”“虚假信息”“低俗化”等负面困扰。媒介环境控制能力主要包括数字环境辨识与管控,体现的是一种批判性能力。馆员作为信息专业人员,应在信息服务循证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辨识信息环境优劣,指导读者管控自我知识环境的能力,對获取筛选出的信息真实性特征进行总结,并基于特定问题的信息需求,对所获取信息资源的权威性、可靠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进而用于信息获取环境的控制验证,不断提高媒介环境的控制能力。以批判性的视角评估个人拟态信息环境,保障读者更加全面、公正、健康地获取信息。在数字化社会,信息作为一种商品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法律价值,信息滥用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图书馆应通过循证实践活动培养读者知识产权意识及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帮助馆员及读者理解信息的多元价值。营造健康、公正、安全的知识环境,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员的重要职责。

6 信息素养循证实践

图书馆行业信息素养循证实践是在数字信息型网络知识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循环实践活动,信息检索不是简单的线性检索,而是一个非线性的迭代过程,需要对信息源进行评价并随着新认识的形成进一步完善检索策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途径。这有助于馆员认识到信息检索是一个情景化过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如检索者的认知、情感等方面。图书馆信息素养循证实践要求信息服务从信息需求出发确定检索工具和检索范围,懂得运用收敛和发散思维动态制定检索策略并能够根据检索结果不断改进检索策略,直至信息需求目标的实现。

6.1 信息获取、推送、评价能力

信息过载日益严重,在互联网信息泛在环境中快速准确获取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一项信息服务始于一个问题的提出,从这个问题出发展开深入探讨,在此过程中,所获信息又会拓展出更多新的问题和思路。这将帮助馆员宏观上理解信息活动整个过程,认识信息服务的持续性,学会在信息服务中寻找问题交流及认知的空白点,重新回望和反思已有信息服务过程,探索追寻更加合理的信息服务手段,并从多元视角发现信息服务的不足和后续改进的方向。信息服务作为图书馆专业能力,馆员首先要对数字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掌握信息分类方法、组织形式、检索策略,理解人机交流对应的数字信息背景框架,在检索目标信息时,将解决问题、判断逻辑应用在信息技术中,合理认定关键词,正确选取逻辑关系及检索策略,并将检索结果与目标需求进行分析评价,进而优化检索过程,以提升目标信息获取速度和准确率。信息推送、评价能力的循证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提升读者需求感知、应答能力的服务实践活动,体现的是一种创造性能力。

6.2 交流、互动能力

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参与网络互动是图书馆传统沟通实践在数字网络上的泛化,体现的是一种协作性能力。一方面,图书馆服务过程中,保持馆员与馆员、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良好交流,一直以来是图书馆馆员的基本素养之一。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剧变使图书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注重网络信息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在信息交流中,个人理解和看待问题的视角差异,不同受众会产生不同的信息描述,在交流中形成差异化甚至矛盾的观点,随着循证实践活动的迭代逐渐形成对问题更加清晰全面的认知描述。这有助于馆员读者认识协作交流中循证实践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描述的不同形式,熟悉所在领域的信息范式,提升参与信息交流的沟通能力并为促进信息交流做出贡献。馆员通过交流、互动循证实践不断提升图书馆利用社区、公众号等新媒体参与信息互动的能力,改进与读者交流沟通的方式,通过交流沟通的后效评估进一步优化交流机制,更及时地了解读者需求,推介馆藏,实现个性化服务,增进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了解,柔化读者与管理方的关系,提高阅读推广工作的效率。

6.3 数据意识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作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推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认知。数据服务及研究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信息科学研究领域重要节点,应抓住机遇,通过数据服务循证实践不断提升馆员数据意识和数据服务质量,将数据服务作为信息服务的重要延伸,抢占大数据研究发展先机。目前,图书馆数据环境复杂多样,要求馆员不断提升数据业务水平,培养数据意识与数据敏感性。利用数据分析、数据关联、数据挖掘技术深度揭示交叉、异构数据背后隐含的科学信息,通过归纳、总结、评价产生新的知识,进一步服务于科学研究。

7 实践对策

7.1 树立循证实践理念,提倡行业终身学习

图书馆职业素养发展受信息环境、读者需求、技术等外部因素及馆员服务认知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完善是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职业素养循证实践是职业素养发展的新趋势,其强调职业素养研究与行业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职业素养研究要有据可依,并强调发展的长期性。一方面要求图书馆行业树立循证实践的理念,提高职业素养发展的科学严谨性。另一方面,馆员应在工作中坚持长期科学实践,提倡馆员终身学习,提升职业素养发展的有效性。

7.2 完善证据评价机制,鼓励服务创新思想

循证实践注重证据依据,实践数据的充足准确是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實践的前提。然而对证据方法性的过于强调,不仅会降低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中个体智慧的作用,使数据至上的循证实践成为缺乏应变的机械,压制图书馆服务创新,还会使信息服务过程由于唯“证据”论而缺少对知识生态的考量,使服务行为缺乏应有的人文温度,变的机械般“冰冷”。因此,图书馆行业在循证实践中应提倡人文关怀和个人创新,积极探索完善的证据评价机制以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念,正本清源,将循证实践变为激励服务创新的工具而非抑制思想开拓的枷锁。

7.3 深入理解职业素养循证实践,提升循证研究的科学性

循证实践中的证据与数据本身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证据是具有良好效果的实践指南,是对行业数据加以分析后形成的结论,是被证明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它是独立于实践者个体的研究结论,并能被直接选择和应用于实践的完整过程。而数据除了作为循证实践的证据来源,还提供实践的效果评估和后效评价。图书馆职业素养循证实践的目的不是对信息服务数据进行分析量化,而是研究选择出图书馆行业相关最佳证据方案,并进行实施以改善信息服务实践。目前,我国图书馆行业职业素养循证研究极为匮乏,限制了图书馆职业素养发展研究中数据与证据的数量及质量,因此,图书馆行业应积极倡导职业素养循证实践研究的深入开展,多渠道全面收集分析职业素养相关数据,总结证据,增强图书馆职业素养相关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8 结语

数字时代图书馆人既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也是数字素养的教育者。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从资源到服务的方方面面,并促进了领域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实践的发展。面对新的信息环境,图书馆循证实践为信息服务实践与职业素养的适应性发展相融合提供了可靠的框架路径。在数字环境下设备软硬件知识储备、数字化知识生态链中信息流转、网络社交互动、大数据意识及知识环境安全等核心领域加强循证实践研究探索,促进图书馆职业素养更适应数字时代下的知识环境,并使其得到持续性发展,为图书馆等相关单位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谭璐.智慧图书馆员胜任力的模型构建与提升途径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2):40-45.

华小琴,郎杰斌.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招聘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1):115-121.

高珊,卢志国.国外数据馆员的能力需求与职业教育研究[J].图书馆,2015(2):65-69,75.

SACKETT D L, STRAUS S E, RICHARDSON W S, et 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M].2nd ed.Edinburgh &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0:10-52.

2018年可持续发展目标4数据摘要:数据促进学习[EB/OL].[2019-06-12].http://uis.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sdg4-data-digest-data-nurtushuzire-learning-2018-en.pdf.

杨文登.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4):106-110.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R].2017.

张娟.美国数字素养教育现状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8(11):135-142.

网宿·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EB/OL].[2019-07-15].https://www.useit.com.cn/thread-23050-1-1.html.

吴拓,傅文奇.基于招聘信息的我国图书馆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27(6):18-29.

贾东琴,孙奇.基于招聘信息的国外高校图书馆岗位需求变迁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9(7):86-101.

马克·布朗,肖俊洪.数字素养的挑战:从有限的技能到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跨越[J].中国远程教育,2018(4):42-53.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城乡初中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基于受众媒介素养的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策略探讨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