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实践与反思

2020-12-14 04:04刘伶俐
文学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反思课程思政实践

刘伶俐

内容摘要:在对湖北文理学院《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其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释,从育人资源的挖掘、教学方法的设置和评价方式的制定等方面介绍了《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并对本课程后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西方文化概论》 课程思政 实践 反思

一.《西方文化概论》的教学现状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是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这门课程在以往的讲授过程中注重其专业知识体系,以时间线索的主线,从西方文化的三个历史时期来介绍每个阶段重要的历史成就和文化特色,关注点全部倾注在西方文化的起源、演进过程及其特征上。通过本课程的讲授旨在学生能对西方文化的体系有全面地把握,包括西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奋起与沉沦、西方的民族精神等等。因此,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系,是本门课程的主要目标,一直以来,都把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之外的另一门人文素质课程在开展教学,没有考虑在专业知识中融入德育。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亦遵循以本课程知识体系,强调其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性,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亦是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方面进行确定。总体而言,以往《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遵循的是常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是两条平行线,专业课程侧重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的是学生基于相关专业知识点和技能的能力。

二.《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面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已在全国各大高校的全面开展,湖北文理学院也秉持着“教书育人”为本,专业课程也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任,构建全员、全程、全覆盖育人,多门课程已经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尝试和探讨。如何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已成为每一门专业课程教师思考的问题,《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也需紧跟步伐,进行积极地实践和探索。

从学生层面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对西方文化知识体系的掌握是为了做到知己知彼,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学生的思维模式,便于沟通和交流,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传统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与语言走向世界,扩大其世界性的影响。因此,本方向的学生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从目前的学生状况上看,学生身上存在一些年轻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学习时首先考虑的是这门课程“有什么用”,重视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对人文知识课程有所忽视。在求知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功利意识和知识外在的有用性,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修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和承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2.可行性。从本课程的性质上看,作為一门人文素质课程,其自身蕴涵着较为丰富的、可供挖掘的育人资源,西方文化中辉煌的文化成就、雄浑的历史场景、杰出的历史人物等可以用来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德性,西方文化中的崛起与沉沦、精华与糟粕帮助学生拥有科学的批判意识等等,这些隐性育人资源都有待于发掘和利用。

从学生的知识积累上看,学生已经开设过《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文化类课程,在开始这门课程的同时,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具备了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的积淀,掌握了文化对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为学生感知西方文化中的育人点奠定了基础。

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的提升上看,学校大力给予支持,提供了各种平台,包括课程思政培训、竞赛、教学分享等等。全校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都有了普遍的提高,为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保证。

三.《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有的高校、所有的课程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必须在综合考虑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学生的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方式,以保证课程的育人效果得到切实的实现。

在本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根据本校本专业的特色制定了育人双大纲,明确了育人目标,对本课程中的育人资源进行了挖掘和整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一)在日常对学生的课堂管理中,通过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实现无手机课堂、认真对待每一次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任务等来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作为课堂的实施者教师也是一种育人资源,作为教师身体力行,做好表率,树好标杆,本身也是对学生很好的一种思政教育,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都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在专业课程内容育人资源的挖掘中,本课程已从爱国情怀、道德情操、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科学观等多个角度挖掘出了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的宽宏视野和博大胸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意识,为祖国的振兴做贡献,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分组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方法的设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与思政课程有较大的区别,课程思政的特色是以专业知识点为切入点,做到育人“润物细无声”,要将育人资源隐性地展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置上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区别。

1.点式融合。点式融合是指在思政元素以单个的形式与专业知识点融合。点式融合在本课程中使用频率最高,例如通过西方的爱琴文明的发现培养学生执着的信念,通过罗马法引导学生树立尊法、守法的意识,通过基督教的成长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通过地理大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等等,基于对专业知识点的讲授和学生的感受,引出一个具体思政元素。

2.专题式融合。专题式融合是指在专业知识点与育人点的融入时,通过专题式的讨论、辩论等形式侧重于学生马克思辩证法的运用能力和科学的评判能力。例如辩证地看待中世纪在西方历史上的地位,科学、理性地评判城邦的兴起与衰落、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等。

3.递进式融合。递进式融合是指针对一个思政元素,以逐渐深入的形式在各章中出现。例如本课程中对爱国情怀的树立,分别通过三个章节中的斯巴达城邦的特色、罗马的英雄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崛起等知识点引发、强化和深入。

(三)评价方式的制定。在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上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德育能力,本课程将涉及育人点的讨论、辩论和作业都纳入学生成绩的组成部分,并且在期末的考核中要求课程论文的写作涉及育人点对学生现实生活指导性作用的阐释,将其作为一个评分点。

通过以上方式,将专业知识点、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德育能力考核结合了起来。

四.《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践的反思

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

(一)育人资源的设计实现系统性。在教学内容的挖掘和整理上,挖掘出的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整合上,如何做到非体系性,却有系统性设计,这是一个难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存在很大的区别,思政课程本身具有教学内容的体系性,但是通过课程思政对课程中育人资源的挖掘具有零散性,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保持专业课程自身体系性、系统性的同时,也能让育人资源的安排显示出一定的系统性。

就本课程而言,目前挖掘出的育人资源较为丰富,有的知识点可以切入多个育人点,一个育人点也可以与多个专业知识点相融合,那么在选择和安排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课程的整体性来进行筛选和整合。

(二)融入方式更加贴切、巧妙。在融入的方式上,如何处理好显性和隐性的关系,如何做到真正的“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不露痕迹”,避免硬性的传授,反对机械化和教条主义式地套合,让学生感受起来生硬、勉强,有另类“思政课”的体会,避免与课程思政的目标相行渐远,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目前本课程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教师首先迈出了“愿讲”“能讲”的第一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考虑融合的技巧,教师由“愿讲”“能讲”到“善讲”“会讲”的提升,让融合既合理又巧妙,既自然又高效。

(三)育人效果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提高育人的效果?固然教的方式、方法和过程值得关注,但是教的结果更为重要,学生的做更为重要,因此育人效果的提升也是在后续教学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目前本课程通过讲授基本实现了“知”,主要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来衡量育人目标的实现在学生思想中的体现,但是育人的终极目标是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能真正践行,做到“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前提,但是“只知不行”“重知輕行”都是没有真正地实现育人的目标。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实现学生育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育人点的切入要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自我感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等得到内化,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自觉自愿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王艺璇 滕洪辉 汤茜 任百祥 赵尔康.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2]李静 胡国华.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及教学路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0,(1).

[3]肖瑜.旅游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以《旅游美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

本文为2019年湖北文理学院课程思政专项项目“《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反思课程思政实践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