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下的外语词汇教学模式研究

2020-12-14 03:46吴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吴晶

摘要:鉴于词汇教学在整个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目前外语词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创建系统性外语词汇教学模式,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相结合,来促进教师的外语词汇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系统性外语词汇教学模式涉及三个主要教学阶段: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而这三个教学阶段将与一系列新设计的词汇认知过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同时,还将尝试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来优化新创建的系统性外语词汇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帮助他们充分运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对重点词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外语词汇教学; 词汇认知过程

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0)03-0232-06

Abstract:Since vocabulary teaching is crucial for FL teaching,the paper focuses on its current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atic FL vocabulary teaching mode with computer technologies.The mode aims at promoting the efficiency of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In the mode,a series of newly-designed vocabulary learning process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ree essential teaching phases.Besides,computer technologies are utilized to optimize the mode.Teachers could take full advantages of those technologie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diversified resources and help them to employ different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It is expected that students interests could be increased and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ies could be improved.

Keywords:computer technologies; FL vocabulary teaching; vocabulary learning processes

詞汇是句子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的载体,也是语言的基础。由于词汇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词汇教学也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这两种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与词汇知识(包括词形、词义和用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已有大量研究[1-3]显示,一个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的多少和正确运用词汇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其整体的语言能力,包括各项语言技能。然而,国内大学生在掌握词汇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却总是不太理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词汇教学看作是语言教学里的一小部分,他们更注重文章内容和结构等知识点的讲解,而对词汇的讲解常限于对词汇意思的讲解、简短释例列举和机械练习[4]。在这种单调刻板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即使通过死记硬背记忆了大量的词汇,也很难充分理解这些词汇的相关知识。而且,在进行写作和口语交流时,他们也很可能无法正确使用这些词汇。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重点词汇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并布置有意义的任务,增强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从而提高外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下的外语词汇教学模式

基于词汇教学在整个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外语词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创新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外语词汇教学来展开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从而探索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下的外语词汇教学新模式。近些年,在外语教学中被积极倡导的建构主义理论源自于Jean Piaget的发展理论、Jerome Bruner的认知心理学和Lev Vygotsky提出的社会发展理论。其中,社会建构主义是认知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某些特定情景下,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其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主动建构获得的。Williams和Burden[5]提出,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这四个关键因素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正是这四个因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处在中心位置的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体,教师除了提供过程指导,还要帮助学生创建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并为此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该模式显然也适用于词汇教学,词汇知识的成功获取不仅是学生自我探索或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与其他三个因素积极互动的结果。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新创建的词汇教学模式将主要涵盖以下两个层面。首先,系统性外语词汇教学模式涉及三个主要教学阶段: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这三个教学阶段将与一系列新设计的词汇认知过程[6]进行紧密而有机的结合。基于先前有关词汇认知过程的研究,这一系列新词汇认知过程纳入了更加系统化的词汇认知步骤。将其与三个教学阶段充分融合,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以合理的方式认知词汇,并使用每个认知步骤中所涉及的词汇学习策略,实现长期的词汇记忆和灵活的词汇运用。其次,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渗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育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其中也包含词汇教学模式的革新。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源以及创造更多交互性学习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快速全面地了解词汇知识并充分运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因此,本研究将尝试创建系统性外语词汇教学新模式,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该模式,从而达到优化外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二、课前预习阶段

(一)教学步骤“词汇注意”

在系统性外语词汇教学新模式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目标词汇。这一词汇认知过程是其他词汇教学步骤的重要前提。Schmidt[7]曾经谈到,“注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既是信息存储也是形成和检验假设的必要前提。同样,Carr & Curran[8]提到,感官输入只有被注意到才能获得被学习者进一步进行心理加工的机会,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创造必要的条件。然而,由于第二语言输入的许多特征往往不够突出,有意识的注意将成为学习者获得语言学习成功的必需条件[7]。Radwan[9]发现接受显性教学的学生比接受隐性教学的学生在成绩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而且注意程度和语言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那么,“注意”这个教学步骤也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词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注意到目标词汇,教师可以在讲授该词汇的前一次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完整的包含该词汇的课文段落,并且通过色彩差异、粗体、下划线、艺术字或动画效果等形式重点突出该词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他们以前学过的相关词汇知识,促使他们成为主动的词汇知识建构者。同时,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词汇知识的欠缺,并在充分理解目标词汇之前先感知它的形、义和用法。

(二)教学步骤“词汇建构”

词汇认知过程“词汇建构”对目标词汇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和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教学步骤却常常被教师和学生忽视。词汇建构是学习者对目标词汇的音、形、义、用法以及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对词汇各项知识之间关系的建构能够帮助学习者长期记忆和灵活地运用该词汇。Groot[10]发现,向学生孤立地呈现目标词汇知识或者在一开始接触目标词汇时就让学生查生词表很容易造成对该词汇的混淆或者快速遗忘。这种教学方式看似节省时间,但往往带来短期记忆的结果。其中,对词义知识的建构尤为如此。那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基于以往积累的各类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根据阅读文章的上下文猜词。猜词指学习者基于可获取的语言线索、自身的知识以及对上下文的理解来猜测词汇的意思[11]。不过,学生有时会因为阅读文章上下文所提供的猜测线索不足、自身缺乏与目标词汇相关的知识或者推测能力有限而无法顺利地猜出目标词汇的意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包含目标词汇的上下文信息,并指导他们学习如何有效地猜词。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在教师讲解该词汇之前先利用语料库和检索工具主动建构目标词汇知识,比如词义和用法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种类的语料库被开发和广泛应用,比如Brown,BNC,ICE,COBUILD和COCA等。国内研究[12]显示,在使用语料库的同时利用检索工具,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包含目标词汇的大量真实例句,还能帮助他们发现该词汇的常用搭配等。在这个主动建构目标词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控制整个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就像数据驱动学习概念下的一种探索性研究过程。用Hill[13]的话来讲,语料库和检索工具的结合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因为它允许学生主动发现和建构知识,并通过观察大量的语料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

三、课堂教学阶段

(一)教学步骤“词汇确认”

“词汇确认”指对前一个教学步骤中通过猜测建构起来的目标词汇知识进行确认的过程。原因在于,学生在教师讲解目标词汇之前所猜出的词汇内容不一定准确[14]。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避免不准确的猜测内容在学生的大脑里存留时间过长而造成阅读障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分析词源、展示词典中的词条信息、提供相关图片和视频等来帮助学生对目标词汇进行确认。首先,分析词源主要是探索词的历史来源,比如某个词的词形和词义是如何经过长时间演变而来的。这个方法不仅在词汇确认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词源词典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获取目标词汇的词源信息。其次,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猜词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查词典则成为词汇确认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Fraser[15]曾强调过查词典作为一个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在帮助学生确认目标词汇知识时的重要性。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便捷地使用在线词典,比如Longman Dictionary Online和Cambridge Dictionary Online等。与传统纸质词典相比,Li[16]发现在线词典可以帮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此外,图片和视频也可以作为词汇确认的有效途径。Paivio[17]提出的双重编码理论认为,在人的大脑里存在两个相互独立但又交互运行的认知子系统,即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前者是以语言为代码,侧重于记忆和储存语言信息,包括单词和句子等;后者是以意象系统为代码,侧重于处理非语言信息,包括图像和实物等。通过以上两个系统同时记忆词汇的效果会更好[18]。已经有许多研究发现动画或视频在词汇习得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19-20]。利用图片和视频来确认目标词汇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目标词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为他们在提取该词汇时获得更多的线索。

(二)教学步骤“词汇联系”

词汇认知过程“词汇联系”是将目標词汇同已学过的词汇之间建立联系。Goodfellow和Laurillard[21]曾经提到将新知识和已学知识建立起来的联系越多,无论这种联系是相似的还是不同的,新知识被记住或被回忆起来的机会就越大。在词汇研究中,不少研究者[22-23]认为词汇知识不仅包括一系列目标词汇知识本身以及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包括该词汇与其他词汇之间的联系。后者的建立可以促使学生对目标词汇进行更深层次和更精细的加工。另外,“词汇联系”不仅指词与词之间在语音和词形方面的联系,还指它们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联系,这些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目标词汇的记忆以及在他们提取该词汇时获得更多的路径。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常疏于归纳与目标词汇相关联的词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一些在线学习工具帮助他们,比如RhymeZone,WordNet和Graph Words Online Thesaurus等。这些工具在帮助学生关联音或形相近的词汇的同时,还能以图示的方式直观地呈现意思相近的词汇。其中,概念图示法是将有关联的词汇放在一个图中,以一个基本概念为中心,通过线条将关联词汇与之相连[24]。Dexter和Hughes[25]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词汇知识的增长和理解。

四、课后复习阶段

(一)教学步骤“词汇巩固”

“词汇巩固”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目标词汇知识学习的重要教学步骤,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目标词汇的持续记忆和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接触更多包括目标词汇的上下文信息来巩固他们在之前的几个教学步骤中所获得的词汇知识。Rott[26]发现多次接触目标词汇会对该词汇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即使是低频次的接触(比如六次),也能显著地促进学习者词汇知识的增长,包括接受性和产出性知识的增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阅读和造句来巩固目标词汇。Skmen[27]强调丰富而多样化的输入可以创造大量反复接触目标词汇的机会。除了让学生单独或在单个句子中记忆目标词汇之外,让他们在包含丰富上下文信息的阅读文章中不断接触该词汇则更加必要,而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下的外语教学恰好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阅读材料[28]。另外,根据Swain[29]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学习者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有意义的表述。那么,在词汇教学中,造句是最简单且直接运用目标词汇的方法,是将该词汇从接受性词汇转变为产出性词汇的初级步骤,这一步骤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目标词汇的语义和句法知识。最后,学生可以将阅读文章中包含目标词汇的上下文和用目标词汇所造的句子以电子文档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随时复习或者参考使用。这个教学步骤会为之后将目标词汇运用于真实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步骤“词汇运用”

最后一个词汇认知过程“词汇运用”指學生在真实交流(口头或书面)过程中运用目标词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包括自动提取目标词汇,而且还包括以说或写的形式、以不同语法形式、在不同上下文中运用该词汇。词汇学习理论显示,运用词汇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以及更好地记忆目标词汇[30]。与听或看比较,运用词汇(说或写)可以让学习者更深层次地加工目标词汇,因为与提取词汇相比,运用词汇要求学生对目标词汇能更容易获取或者记忆得更加深刻。另外,Swain[29]曾经谈到词汇运用的重要性,即只有当学习者经历了交流上的失败,他们才有可能在直接或间接反馈的驱动下输出更加准确和恰当的语言。因此,在检验学习者是否掌握了目标词汇这一方面,“词汇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词汇巩固”教学步骤中的造句任务涉及目标词汇的运用,但是在该任务的执行上相对机械与被动。然而,“词汇运用”里的真实性交流能帮助学习者在实际意义上达到产出性运用目标词汇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真实语境下运用目标词汇。Lee[31]发现通过阅读获取的新词汇无法自动转换为产出性词汇,需要向学习者提供在交流型任务中运用词汇的机会,比如合作型解决问题的任务。这类任务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使用目标词汇主动建构该词汇的意义,并检验他们是否对该词汇已有了全面的理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MC)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之间重要和便捷的交流方式之一[32-33]。如果学生可以通过CMC和教师、同学、甚至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群就目标词汇意义进行沟通并合作解决问题,这无疑会加强他们对目标词汇的长期记忆和灵活运用。

五、结束语

为了解决目前外语词汇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创建系统性外语词汇教学模式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探索出了新的外语词汇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创建旨在促进教师的外语词汇教学以及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在今后的研究当中,将着眼于该词汇教学新模式的实际应用。换句话说,就是把该模式运用于真实的词汇教学中,并通过与传统外语词汇教学模式的比较来揭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下的外语词汇教学模式是否具有显著性优势。

参考文献:

[1] AKBARIAN I.Vocabulary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speaking[C]∥Liontas J.The TESOL Encyclopedia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Hoboken:Wiley-Blackwell,2018.

[2] ERTENH.Role of vocabulary in teaching reading[C]∥Liontas J.The TESOL Encyclopedia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Hoboken:Wiley-Blackwell,2018.

[3] JOHNSON M D,ACEVEDO A,MERCADO L.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vocabulary use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J].TESOL Journal,2016,7(3):700-715.

[4] 谢晓燕.大学英语课堂词汇讲解模式的分析与改进[J].英语研究,2013,(4):57-62.

[5] WILLIAMS M,BURDEN R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6] WU J.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framework of vocabulary learning processes[J].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2,5(4):116-137.

[7] SCHMIDT R W.Attention[C]∥Robinson P.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3-32.

[26] ROTT S.The effect of exposure frequency on intermediate language learners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through reading[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9,21(4):589-619.

[27] SKMEN A J.Current trends in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C]∥Schmitt N,McCarthy M.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37-257.

[28] CHAMBERS A,DAVIES G.ICT and Language Learning:A European Perspective[M].Lisse:Swets & Zeitlinger B.V.,2001.

[29] 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C]∥Gass S,Madden C.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owley,MA:Newbury House,1985:235-252.

[30] NATION I S 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1] LEE S H.ESL learners vocabulary use in writing and the effects of explicit vocabulary instruction[J].System,2003,31(4):537-561.

[32] BUENO-ALASTUEY M C.Perceived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synchronous voice-bas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11,24(5):419-432.

[33] ESLAMI Z R,MIRZAEI A,DINI S.The role of asynchronous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the i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FL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J].System,2015,48:99-111.

(編辑:朱渭波)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