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利与弊

2020-12-15 11:47攀钢集团总医院密地院区肾内科潘玉霞
保健医苑 2020年12期
关键词:淀粉样变透析液内毒素

文/攀钢集团总医院密地院区肾内科 潘玉霞

我们都知道,人体内每天都会代谢形成代谢废物,这些大部分是通过人体肾脏排出。当人体出现尿毒症时,肾功能急剧减退,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导致人体会出现水肿、电解质紊乱、贫血、乏力、恶心呕吐等尿毒症症状。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主要肾脏替代疗法,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厚度为10~20微米、有许多小孔的半透膜,半透膜能够允许水分、尿素氮、尿酸、血肌酐等小分子通过,而直径较大的蛋白质、血细胞则被阻止留下,从而将血液中的代谢产物、药物、外源性毒物等物质清除出体外。透析后,很多尿毒症的症状会有所改善。

对低通量透析而言,它的透析膜分子孔径比较小,只能通过一些小分子的毒素如尿素氮,肌酐等物质,但是对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磷等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较低,易损害身体健康,而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在清除小分子毒性物质的同时将大分子毒性物质一并清除,减少患者体内毒素物质的堆积,明显提高透析效果。研究显示,高通量透析能保护患者残存的肾功能,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降低β2-微球蛋白的水平,降低透析相关的淀粉样变性。与普通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因此,高通量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透析方式,对患者的血压、心血管影响较小,符合患者的生理状态,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比较小。

高通量透析有哪些优点

高通量透析对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好。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中已经明确将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作为重要指标。低通量透析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几乎为零,而高通量透析前后对比的β2-微球蛋白的下降率明显,有助于降低囊性骨病、腕管综合征、关节病变的发生率,延缓β2-微球蛋白相关淀粉样变的发生。

高通量透析对血磷和甲状腺旁激素的清除率高。研究发现,在单次高通量透析后,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磷水平显著下降,长期规律性透析后(大于4周),能显著改善透析患者的瘙痒、骨痛等高磷血症的临床症状。

高通量透析增加了对同型半胱氨酸、糖基化终产物、高级氧化蛋白产物、血清瘦素的清除,大大减少了心血管的发病率,明显改善患者食欲和营养状况。

高通量血液滤器的膜孔径比低通量的孔径大,膜质较薄,能够在透析中清除更多的、分子量更大的溶质,如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内毒素等,从而延迟了患者出现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肾相关性骨病等疾病的发生。

高通量透析有哪些缺点

1.反超滤现象

如果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偏小或者超滤量设置比较小,当血液侧压力低时,由于透析液流量大,透析液一侧压力可能大于血液一侧,由此出现反超滤,其结果就是:患者透析后体重增加了,出现反超滤现象。因此,体重较小,血流量小、超滤量小的患者,需要谨慎做高通量透析。

2.内毒素入血

由于高通量透析器的孔径大,若出现透析液污染时,极有可能使透析液中产生的内毒素进入患者血液循环,导致患者出现高热、低血压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高通量透析必须严格防止透析液污染,最好采用超纯净透析液,水处理采用双重反渗,要注意每月检测透析液质量,防止细菌和内毒素超标。

3.低血压反应

由于大量的水和溶质很容易通过滤器,当透析开始,血流量较大,或设置的超滤偏大,或不需要脱水者设置超滤而未补充液体时,以及轻体重的患者采用了不匹配面积的滤器等,都会发生透析中低血压。

4.丢失营养物质

高通量透析可能造成多种营养物质丢失,尤其是白蛋白和氨基酸的丢失,可能促进低血压的发生。建议长期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患者,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

总而言之,目前国内进行高通量透析的患者不是很多,患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透析方式。

猜你喜欢
淀粉样变透析液内毒素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超纯透析液与常规透析液对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你了解多少?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1 例并文献复习
迟发性腹膜透析液渗漏的CT诊断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