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价值探讨及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读书重要性

2020-12-15 06:58周建芬
卷宗 2020年25期
关键词:自我成长读书

周建芬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获取资料变得越来越简便,逐渐使浅表话阅读、碎片化阅读成为时尚。从而导致人们对纸质书慢慢疏远,系统化阅读淡化。本文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希望引导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再造读书氛围,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帮助大学生寻求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读书之路。

关键词:读书;图书馆价值;自我成长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166

原以为大学生对图书馆都报以美好的向往,向往这里是知识的海洋,向往这里是解决人生困惑的殿堂,向往这里有乐于向学、敢于向善、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大学生们通过读书获得人生真谛,通过读书明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理。然而事实却不尽人意,有书不读、买书搁置成为普遍现象;手机不离手,碎片化阅读占据大学生整个心灵;公众号泛读也吸引着他们的视野,成为谈资的焦点。久而久之,对深刻思想的阅读也被搁浅、甚至被遗忘。虽然各大杂志社联合图书馆也有推广阅读的活动,但由于他们站在自己的利益上各走一边,使阅读活动没有长效性、连贯性,甚至发发奖就算完,真正的指导活动没有或很少。所以怎样引导大学生读书成为当下重中之重的事。

1 图书馆是大学生读书的主阵地

图书馆是知识和智慧的殿堂,是承载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圣地,图书馆自产生之日起就发挥着文献采集、加工、管理、利用的功能,是人文资源的集散地[1]。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大多存于历代传承下来的历史文献中。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过快导致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面对当前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文化价值危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理利用、对优良民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就显得尤为重要。努力阅读与挖掘古典文献的现在价值,补全不足,弘扬学术精神,也是现阶段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专家、学者也都极力倡导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回归。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阅读的发展史,阅读使人明智。文化文化:文而化之,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凝聚,是靠文化作为软实力来实现的,所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1]。

2017年十月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統文化,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能力。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简单说就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寻找到我们民族的归属感,文化的认同感。出国留学人员大概都有这种体会,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要看见一样自己在国内熟悉的人或事,哪怕只是一个汉字,马上会怦然心动。这种藏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需要激发的,因而更加想念自己的亲人和祖国,想念祖国的山山水水。所以浙大书记郑强在演讲时说:出过国才知道什么是爱国,离开家才懂得什么是乡愁。

现在高校的图书馆藏书都非常丰富,经典图书也很多,是老师、学生人文成长的重要资源和专业成长的重要文化支撑。如果老师、学生读书热情高,我们的学校将会成为书香校园,我们的国度将会成为书香的国度,大学生阅读工作做的好,我们的各项工作将会更上一层楼。我们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很多方面有显著优势,这些优势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其中文化自信是图书馆始终能够承载的文化源泉,引导学生热爱读书也就成为图书馆始终如一的责任和担当。很多大学的图书馆已吸引部分代课老师做导读,就是为了更好形成良好的校园书香氛围,更好的提高读书品位。大学生们通过读书获得光明正大的品德,从而成为有良知的人。

图书出版事业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不同的书源,如除了纸质版图书外,越来越多地发行了大量电子书。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特色,电子书携带方便、检索便捷、存储量大,获取资料容易,而且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因此更容易吸引读者的好奇心,已普遍被阅读者接受。但电子书易使阅读浅表化、碎片化,久而久之就形成浅表化思维。纸质书对健康的伤害相对小些,也更容易形成系统性。每个人有不同的读书偏好,对电子书和纸质书可以各取所需,但最好是互相补充。引导儿童读书尽量采用纸质书,对保护视力一定有好处,大学生应适当向纸质书倾斜。读纸质书相对于电子书不易疲劳,纸质书体悟更方便,更容易使人心静,体悟书香味道、文化韵味,更容易使人进入深阅读状态,从而形成良性思维,形成良好的自我归纳习惯。最好的学习还是自我学习,最好的教育也是自我教育,书作为良师益友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些,形成良好读书习惯、提高精神境界。

2 激发大学生的读书热情

青年人勇于向前,乐于挑战;中年人寻求安顿,喜爱闲适;老年人安于现状,追求平淡。但不管哪个年龄段,都应保持勤奋、向上、和平、自信的思想和行动。人之为人、一撇一捺,行走世间、顶天立地,都应该保持奋斗感和责任感。小到对家庭和单位,大到为国家和民族。读书可以成全每个不同年龄段的人不一样的生活体验,让人生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活出活色生香的滋味。

在向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奋进之时,书香中国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之一。在教育的四个回归中,回归常识首先是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所以我们要引导大学生认真读书,热爱读书,养成读书好习惯,求得真学问,练得真本领,将来为报效国家出力。

读什么样的书,走什么样的人生路,坚守什么样的人生信条,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图书馆里都能找到想要的答案。当你迷惑时读书能帮你找到人生方向,当你骄傲时读书可以帮你变得谦逊;当你沉闷时,那些豪言壮语的书可以鼓舞你的士气,从而找到自己的底气,再次振奋起来。很多学者也有提出,阅读可以治疗抑郁。根据经验和实验,对大学生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图书,可以治疗不同等级的抑郁症,使他们自动进入阅读疗愈。这样对保护隐私、呵护患者无疑是有好处的。[3]所以,大学生们应该把读书当成有趣的事去做。

北大校长王恩哥在一次新生开学典礼上向广大师生郑重提出要求,要求同学们上大学要经常去两个地方,一个是体育场,另一个是图书馆。体育场里常活动,获得健康体魄和青春活力。抗疫英雄钟南山,已84岁高龄还站在抗疫前线超负荷工作,拥有年轻人一样旺盛的精力。因为老人家有个良好习惯,经常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锻炼身体,这是保家卫国的根本。图书馆里常看书,获得精神食粮和幸福感,也会培养强大的内心,成为不畏风险、勇于克服困难的强者。再如主持人董卿从小被父母严格管教,养成了跑步的习惯,也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致使她身体素质好,文化功底深厚,后来在工作中一直受用。所以在各大重要场合,她的主持都是游刃有余,信手拈来,好评如云。这样深厚的文化功底是日积月累集成的,所以读书,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会受益无穷。

很长时间,网上流传一句话:你的气质里,有你读的书,有你交的友,有你经历过的事。此话也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你读过的书会像养分一样融在你的血脉里,使女同学变得更优雅,男同学变得更阳光。所以同学们做个爱读书的人吧,专业、非专业的书都能帮助你。读书能使你享有健康的生活,能成就你美好的精神。同学们,人一生的精神成长有时是寻找幸福的能力,多读书总能帮你找到什么是幸福。博览群书还能帮你成就美好的未来。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博读精深、践行真理。有资料介绍《史记》就读了26遍,并做了详细的批注。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这样炼成的。孔子一生精心研读《易经》,纬编三绝的典故就是讲孔子勤奋读书的故事,万世师表的楷模就是这样炼成的。同学们,努力吧!万世敬仰的典范都是在终生耕耘里开花结果。

3 读书可以成全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高中时我们都有一个美好愿望,考上一所理想大学,对此你们付出了无比艰辛的努力。今天你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实现了人生的第一大目标,来到了你梦寐以求、天天向往的理想家园——大学。

大学生活是人生真正自我成长的一站,同学们都对大学生活抱有希望、心怀梦想。成就怎样的人生决定于每个人自己的选择。经常上体育场可以炼出健康的体魄;经常去图书馆就能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以及找寻到自己的学习动力、成长的动力,探索出解惑的方法,寻找安身立命、志存高远的目标。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从中学起就树立了自己的宏大目标: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他毕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劳苦大众的幸福而忘我工作,成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当然你也可以找寻平静安适的生活。苏学士在上下求索后总结出他独特的人生况味:人生有味是清欢。这也成全了他的文学家、书法家的梦想和美食家的赞誉。上下求索也罢,求得清欢也罢。不管怎样的人生,读书都可以使你锦上添花,也会给你雪中送炭,最后获得一颗平常心,成就你多彩的人生。不管怎样的人生也是有喜有忧。就答疑解惑而言,讀书一定是默默帮助你的那个良师益友。就像大树送你绿荫,太阳送你温暖,月光送你浪漫一样。从来不言、从不索取,默默地滋养,默默地奉献。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回敬那些帮助我们的良师益友,敬重那些热爱读书的人。

著名学者梁文道有言: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宽容的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世界有多复杂,人就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可见书能包罗万象,能对世界的人和事以最全面的概括总结。当你遇到困难时,读书能帮你走出纷繁复杂的困境,看到远处的曙光,内心产生

定力[2]。

杰出的物理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也曾说过:读书是易事,思考是难事,两者缺一便无用。还有一句是我们熟知的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句话合二为一是读书要思考,读书要践行,这是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即不能读死书。而要学而思之,思而行之,行而疑之,择其善者而从之,最后把读书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变成自己的精神支撑。读出好方法、品出书香味、干出知行合一的品格,这样你就没有辜负你的青春年华。马克思也曾鼓励年轻人,如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同学们不妨试一试读书的重

要性。

被称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曾国藩便是“无一日不读书”的典范。他深读历史,精研、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1]。他历经四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被称为中兴名臣,实现了儒家知识分子的立功、立德、立言的理想。他一生笔耕不辍,天天读书、写日记。曾国藩家书成为教育的经典,《曾国藩家训》被郦波推上《百家讲坛》,拥有极高的收视率,郦波也成了读书人的偶像。曾国藩家族的有用人才分布各行各业,影响之大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3]。他爱国如爱家,用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十六年的割据势力。他手下积聚的各类优秀人才不胜枚举,如容宏、李善兰、徐受、李鸿章等。他重用人才推动洋务运动、兴办工厂,被称为是睁眼看世界的人。毛泽东高度评价曾国藩:“吾于近人,独佩服曾文正公”。

从这些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里,我们了解了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期,是青春岁月的成熟期。在如此花样的年华,如此有朝气的人生阶段,要不负韶华,搏一搏,去尽情体验生命的辉煌;奋斗一把,多读书,选好书,勤思考,喜践行,让读书陪伴你过好大学生活,让闲暇的时间因读书而变得有趣,让书成为你的好朋友,结出友谊之花。常翻翻书,不一定哪本书里的一句话,哪个人物,哪段故事会启发你的灵感,与你产生共鸣。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片叶子影响另一片叶子,一个灵魂引领另一个灵魂。让读书引领我们健康成长。常言道:师傅领上门,巧妙在个人。同学们最后常记,开卷有益、完成自学、终生受益!

大学四年,一闪即逝,同学们要珍惜当下。在这四年里不防试试你的潜质,行走社会,体味人生。在你的青春岁月里,勇敢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有了这份体验,你就多了一份践行真理的能力。多读书,精读书,善思考,常践行,你读过的书也会变成你的营养品滋养着你,推动你向着理想而奋进,使你丰富而有内涵,博学而又谦逊,有品位而不炫耀。

大学四年弥足珍贵,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是最后一次接受系统教育,不妨让我们来个全方位地学习,通过读书最大程度的让自己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我们努力让知识与经验接轨,让体验与理性碰撞,让读书与你同行。此时的你如果怀揣一本书畅想未来,那感觉一定不一样。不仅有觉醒的显现,更有觉悟的灵光,因为热爱读书,你没有虚度年华。因为热爱读书,你的生命多了一份灿烂,多了一份担当,更多了一份亲民和至善。因为读书本来就是这么酷。

参考文献

[1]张春春.图书馆保障公民阅读权力的路径新探:人文资源价值再造[J].图书馆建设.2018,(3):36-40.

[2]杨桦,卢章平,李晓波,等.基于人体生理信号的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6):111-113

[3]周太.曾国藩家族[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pp1-10.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读书
我爱读书
珊珊的选择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我们一起读书吧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做自己的咨询师:意象画推动内心成长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