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粉源植物中有毒植物的统计与分析

2020-12-16 01:59秦汉荣孙甜
中国蜂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蜜粉花蜜花粉

秦汉荣 孙甜,2 │文

1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蜂指导站,南宁 530021;2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南宁 530021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有35000 多种野生和重要栽培的高等植物[1]。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发展养蜂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能提供花蜜或花粉且被蜜蜂采集的植物,人们称之为蜜粉源植物。在我国,已被蜜蜂采集利用的蜜粉源植物约有14317 种[2]。凡有中毒实例或实验证实有可能通过食入、接触或其他途径进入机体,造成人、家畜或其他某些动物死亡或机体机能长期性或暂时性伤害的植物,称为有毒植物。我国已知有毒植物1278 种[3]。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可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据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共有药用植物11118 种[4]。有毒蜜粉源植物,是指蜜蜂能够采集,但其花粉或花蜜对蜜蜂或人有毒的蜜粉源植物的统称[5]。在已发现的蜜粉源植物中,既有药用植物,也有有毒植物;既有优良蜜粉源植物,也有有毒蜜粉源植物。那么,在已发现的蜜粉源植物中哪些是有毒植物,这些有毒植物对蜜蜂和人又有什么影响?

国内有关有毒蜜粉源植物的研究和报道较多:徐万林(1992)记载了博落回等9 种有毒蜜粉源植物[6];柯贤港(1995)详细介绍了乌头等13 种有毒蜜粉源植物[7];刘炳仑(1995)报道了乌头等14 种有毒蜜粉源植物的花粉形态[8];任再金(1998)概述了我国有毒蜜粉源植物,指出存在主要有毒蜜粉源植物的13个科[9];董霞(2010)介绍了含植物毒素的有毒蜜源雷公藤等16 种,含过量成分有毒蜜源茶花、枣、油茶以及部分甘露和蜜露植物[10];陈黎红等(2017)研究分析了毛茛科(乌头)等11 科14 种有毒蜜粉源植物[11];罗术东等(2018)编著的《主要有毒蜜粉源植物识别和分布》是国内研究有毒蜜粉源植物的专著,记载了我国主要有毒蜜粉源植物八角枫等21 科27 属39 种[5]。然而,在已知蜜粉源植物中开展有毒植物全面、系统的研究报道较少。

我们把《中国蜜粉源植物》和《广西蜜粉源植物》收录的蜜粉源植物与《中国有毒植物》记载的有毒植物进行检索,整理出蜜粉源植物中的有毒植物,进而统计蜜粉源植物中有毒植物的有毒部位、化学成分和毒性。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弄清已知蜜粉源植物中有毒植物种类及其科属分布;根据有毒植物的毒性大小,确定蜜粉源植物中的大毒植物和中毒植物,供开展有毒蜜源植物筛查、研究,以及从事养蜂生产参考,为实现安全蜂产品生产打下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文献1:《中国蜜粉源植物》[6]。该文献是一部研究我国蜜粉源植物的专著,收录了蜜粉源植物543 种。

文献2:《广西蜜粉源植物》(2018)。该文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蜂指导站在广西境内开展为期5年蜜粉源植物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收录了蜜粉源植物735 种。

1.2 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

1.2.1 检索蜜粉源植物中的有毒植物。把《中国蜜粉源植物》《广西蜜粉源植物》收录的蜜粉源植物以植物学名在《中国有毒植物》中检索,统计蜜粉源植物中的有毒植物,进行科属归集、分析。

植物学名指植物的拉丁名正名(或接受名),特殊品种参考拉丁名异名;植物学名一致(中文名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为同种植物;中文名一致而植物学名不一致,为非同种植物。在检索前,对《中国蜜粉源植物》《广西蜜粉源植物》收录的蜜粉源植物进行整合,剔除重复的植物,裸子植物各科按《中国植物志》系统归集,被子植物各科按克朗奎斯特系统(A.Cronquist)归集。

1.2.2 统计有毒植物的有毒部位、化学成分和毒性。依《中国有毒植物》《全国中草药汇编》[12]和《中国重要有毒有害植物名录》[13]的记载统计。

有毒部位统计:同一植物全株有毒的按全株统计,不再按其他部位统计;同一植物(全株有毒除外)有多个部位有毒的按部位统计。

毒性大小统计:有毒植物毒性大小按大、中、小三级统计。将剧毒、大毒或易致人畜中毒、对人畜危害程度大的植物,列为大毒植物;对人畜危害程度较轻的有毒植物,列为小毒植物;对人畜危害程度介于两者之间的有毒植物,列为中毒植物。有毒植物的毒性大小文献未明确的,根据植物的有毒部位、化学成分以及毒理学研究等信息综合分析后定级,无法确定的按小毒植物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毒植物数量与科属分布情况

2.1.1 蜜粉源植物中有毒植物有207 种。《中国蜜粉源植物》收录蜜粉源植物109 科396 属543 种,《广西蜜粉源植物》收录蜜粉源植物125 科456 属735 种,剔除重复植物194 种,两部文献收录的蜜粉源植物为149 科653 属1084 种。通过与《中国有毒植物》记载的有毒植物进行检索,这1084 种蜜粉源植物中有毒植物有72 科184 属207 种,分别占所研究蜜粉源植物科属种的48.32%、28.18%和19.10%。

自来水出水桩采用水泥结构件进行组装,重量约280kg,占地面积0.3m2,出水桩由5部分组成:盖帽、支撑板、底座、水池座和水池。除水池用水磨石混凝土外,其他结构件均采用砂石混凝土内带冷拔钢丝网(结构如图1所示)。每部分都进行连接或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结构。

2.1.2 科内“有毒”属数量排位情况。同一个科中属内有有毒植物的属数量达5 个以上的有10 科。

2.1.3 科内有毒植物数量排位情况。同一个科内有毒植物数量达5 种以上的有13 科,分别是豆科(18 种)、菊科(15 种)、大戟科(14 种)、蔷薇科(9 种)、毛茛科(7 种)、云实科(7 种)、漆树科(6 种)、芸香科(6 种)、茄科(6 种)、禾本科(6 种)、蓼科(5 种)、杜鹃花科(5 种)、唇形科(5 种)。这13 个科尽管只占有有毒植物的72 科的18.06%,却有109 种有毒植物,占总有毒植物207 种的52.66%,是需要注意的科。

2.2 有毒植物的有毒部位、化学成分和毒性情况

2.2.1 有毒植物的有毒部位。本研究检索出的207 种有毒植物中有有毒部位记载的植物166 种,统计结果如下:全株有毒71 种,根(含根皮、根须)有毒22 种,茎(含茎皮、枝)有毒43 种,叶有毒42 种,花有毒6 种,果(含种子、种仁)90 种,乳汁有毒9 种,有毒植物的花粉或花蜜的毒性在文献[3,12,13]的记载极少。有毒植物的花粉或花蜜有毒与否,与上述记载植物的有毒部位是否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2.2.2 有毒植物的化学成分。有毒植物中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已知有毒化学成分大致可以分类为:非蛋白氨基酸、肽、生物碱、萜、甙、酚类及其衍生物、无机化合物和简单有机化合物等,当然,这些化学成分某一类化合物中并不是全部有毒[3]。本研究检索出的207 种有毒植物中,有化学成分记载的植物129 种,本研究重点统计了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甙类化合物和酚类衍生物,结果如表1:

表1 129种有毒植物中化学成分

从结果看,甙类化合物和生物碱是有毒植物中占比较大的化学成分。有毒花粉或花蜜的化学成分在文献[3,12,13]记载极少。

2.2.3 有毒植物的毒性。根据文献[3,12,13]关于植物毒性的记载,并综合植物有毒部位、化学成分和毒理学研究等相关信息,对本研究检索出的207 种有毒植物按大毒植物、中毒植物和小毒植物进行了分级,结果如下。

2.2.3.1 大毒植物10 种,分别是: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美丽马醉木(Pieris formosa),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钩吻(Gelsemium elegans),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n),洋金花(Datura metel),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藜芦(Veratrum nigrum)。

2.2.3.2 中毒植物31 种,分别是:草麻黄(Ephedrasinica),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甜麻(Corchorus aestuans),白花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e),海红豆(Adenanthera microsperma),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格木(Erythrophleumfordii),望江南(Senna occidentalis),光萼猪屎豆(Crotalaria trichotoma),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紫藤(Wisteria sinensis),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木薯(Manihot esculenta),蓖麻(Ricinus communis),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金钮扣(Acmella paniculata),瓜叶菊(Pericallis hybrid),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萱草(Hemerocallis fulva),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2.2.3.1 和2.2.3.2 的有毒植物归集于:麻黄科(麻黄属),毛茛科(乌头属、侧金盏花属、毛茛属),小檗科(南天竹属),罂粟科(白屈菜属、博落回属),商陆科(商陆属),椴树科(黄麻属),杜鹃花科(杜鹃属),含羞草科(金合欢属、海红豆属、榼藤属),云实科(格木属、决明属),豆科(猪屎豆属、皂荚属、紫藤属),八角枫科(八角枫属),蓝果树科(喜树属),卫矛科(南蛇藤属),大戟科(大戟属、木薯属、蓖麻属),马钱科(钩吻属),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长春花属),萝藦科(马利筋属、牛角瓜属),茄科(曼陀罗属),玄参科(毛地黄属),菊科(金钮扣属、瓜叶菊属、苍耳属),百合科(萱草属、藜芦属),石蒜科(文殊兰属)等22 科37 属。我国报道或记载的主要有毒蜜粉源植物大多数来自这些科属,所以,这些科属的植物我们应予以重视,在养蜂生产中注意观察。

此外,毛茛科的铁线莲属植物中含有六元不饱和内酯环的强心甙,如嚏根草甙,对猫的最小致死剂量为0.088mg/kg,其甙元为0.98mg/kg,而乌头碱对猫皮下注射的致死剂量为40mg/kg,可见其毒性很大[3]。因此,除上述科属外,毛茛科的铁线莲属的蜜粉源植物我们也要密切关注。

2.2.3.3 小毒或微毒植物166 种。

2.3 有毒植物中的优良蜜粉源植物与有毒蜜粉源植物

2.3.1 优良蜜粉源植物。在本研究检索出的有毒植物中,尚未发现花粉、花蜜(含蜂产品)对蜜蜂和人类有毒害作用,且已得到广泛利用的蜜粉源植物主要有:紫云英、苕子、红车轴草、荔枝、益母草、乌桕、山乌桕、草木犀、刺槐、华北白前(老瓜头)、云实、盐肤木、楤木、黄毛楤木、荞麦、枇杷、橡胶树、陆地棉、辣椒、玉蜀黍(玉米)等,其中紫云英、苕子、荔枝、刺槐、华北白前、盐肤木、枇杷、玉蜀黍是优良的主要蜜粉源植物。

2.3.2 有毒蜜粉源植物。比对文献记载的有毒蜜粉源植物[5-11],在本研究检索出的有毒植物中有乌头、博落回、垂序商陆、油茶、茶、羊踯躅、白花杜鹃、南烛、紫藤、八角枫、喜树、苦皮藤、枣、酸枣、钩吻、曼陀罗、醉鱼草、野菊、苍耳、藜芦等20 种有毒蜜粉源植物(隶属15 科17 属)。上述有毒蜜粉源植物中部分植物已有花粉、花蜜有毒以及中毒事件的相关报道,当然也有一些品种,如野菊等尚需要从花粉、花蜜有毒成分等方面更深入地研究,进一步揭示植物花粉、花蜜有毒的原因。无论如何,这20 种植物养蜂工作者要特别留意和重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有毒植物不等同于有毒蜜粉源植物

根据前述有毒蜜粉源植物的含义,判断一种蜜粉源植物是否为有毒蜜粉源植物,其主要依据是看植物的花蜜或花粉是否有毒,植物全株(全草)或某一部位有毒其花粉或花蜜不一定有毒。

2.3.1 的结果充分说明:某些有毒植物对人畜有毒,但花粉或花蜜对蜜蜂和人无毒,有毒植物中也有优良蜜粉源植物,由此可见,有毒植物不等同于有毒蜜粉源植物。这与罗术东、柯贤港、任再金等研究者的观点一致[5,7,9]。

3.2 建议开展有毒蜜粉源植物的筛查和普查

离开花粉、花蜜去判断蜜粉源植物的有毒与否是不严谨的。本研究查阅了与蜂蜜中毒有关的文献26篇[15-38]。据这些文献记载,1972~2016年,共发生蜂蜜中毒事件78 起(部分病例合并为事件),中毒374 人,死亡58 人,指出(含推断)引起中毒植物名称的22 起(同一事件有些有多种植物记载),占78起事件的28.21%,植物主要有:雷公藤(12 起,昆明山海棠为“异名”并入雷公藤统计),博落回(10起),钩吻(3 起),乌头(2 起),曼陀罗(2 起),毒芹(1 起),洋金花(1 起);记载(含推断)有毒化学成分的20 起(同一事件有些有多种化学成分记载),占78 起事件的25.64%,化学成分主要有博落回碱(7起),雷公藤碱(6 起),乌头碱(5 起),钩吻碱(4 起),茛菪碱(1 起),颠茄碱(1 起)。可见,上述统计的食用蜂蜜中毒事件中,能确定有毒蜜粉源植物名称或清楚中毒化学成分的事件都没有达到1/3,这除了受检测条件限制等客观原因外,人们对有毒植物花粉、花蜜的研究还是不够重视,或者是对花粉、花蜜有毒化学成分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对蜜粉源植物中的有毒植物开展花粉、花蜜有毒化学成分以及毒理学研究,筛查出“毒因确定”的有毒蜜粉源植物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此外,应科学对待蜜粉源植物中的有毒植物。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实事求是,是我们对待蜜粉源植物中有毒植物的基本态度。既不要夸大有毒植物的负面作用,谈虎色变,讳莫如深,也不应对有毒植物置若罔闻,不以为然,置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于不顾。赵梓邯等(2018)在开展中药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时指出:“中药毒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因中药中某一成分的毒作用而将该中药及其组方全盘否定并不合理,……。在医疗多样化的时代,有毒并不可怕,对毒性一无所知才是对中医药发展的阻碍……”[14]。其实,蜜粉源植物中的有毒植物和“毒蜜”的境况与中药颇为相似,只是人们开展蜜粉源植物中有毒植物及“毒蜜”的研究太少。因此,农业、林业、畜牧业、药业(中草药)等相关行业和部门应积极参与开展蜜粉源植物中有毒植物的调查,具备条件的单位应加大蜜粉源植物中有毒植物花粉、花蜜化学成分,以及蜜蜂采集其所产蜂产品的检测、分析力度,开展药理学、毒理学研究,根据蜜粉源植物花蜜和花粉对蜜蜂或人的影响程度,将它们按无毒、轻毒、有毒、很毒、剧毒等级别划分,向社会发布,便于广大养蜂者识别、回避和科学利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开展有毒蜜粉源植物普查,并根据有毒蜜粉源植物风险级别,在有毒蜜粉源植物开花前,在适当区域向适宜对象发出蜂产品安全生产预警,提醒预警区域内的养蜂者注意安全生产。同时,针对蜜粉源植物中的有毒植物,还可以开展药蜜研发,以及毒蜜药用等研究,让蜜粉源植物中的有毒植物物尽所用,造福人类。

猜你喜欢
蜜粉花蜜花粉
花粉的烦恼
蜜粉源植物种类及对产蜜效果的影响研究
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蜜蜂
冬季恋歌
大双领花蜜鸟
花粉过滤器
蜂蜜是怎样酿成的
花粉过敏
好蜂蜜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