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以西汉前期历史的教育旨归为例

2020-12-17 05:30李宝霞
中小学校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帝西汉理政

□李宝霞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揭示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教育意蕴,探索其展现路径,即研究历史内容的教育旨归,是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教育旨归主要指教育意蕴及其归宿,即教育意蕴的内涵与展现。西汉前期的教育旨归指西汉前期历史的教育意蕴以及展现其教育意蕴的教学策略等。从学理上讲,教育旨归源于教学内容,并且展现于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本文以西汉前期历史的教育意蕴渊源、内涵与展现为例,探讨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实现方略,以求为中学历史教育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完成立德树人任务,提供一些启示。

一、西汉前期历史的教育意蕴

历史教育就是内化古人谋求幸福的智慧和行动准则等素养,即培养史学素养,完成立德树人任务。西汉前期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确立立国之本、政体之策、治国之道、理政之基等方面。

立国之本:社会在推行孝道中逐步稳定。西汉前期的统治者采用先秦时期“孝治”思想,采取多种方式推行孝道,以建立社会伦理秩序,凝聚人心、稳定社会。高祖后,历代西汉皇帝谥号皆以孝字为首。西汉前期四帝推行孝道的主要路径:一是倡导与奖励。高祖提出自己的所有作为都得益于父亲的家教;惠帝奖励孝悌、力田者;文帝设立《孝经》博士,以推行孝道。二是重视教化。西汉建立初,节奢侈、正风俗、通文雅。文帝时,加强教化,推行孝道。三是统治者以身示范。淮南王刘长自杀,文帝上辍食、哭甚哀。西汉前期尚制定法令,严惩不孝行为。以孝治天下,不仅稳定西汉前期社会秩序,而且影响后世。

政体之策:制度在解决问题中渐趋集权。西汉政治制度特别是地方制度,是高帝在解决现实问题中逐渐形成的郡国并行制度,又是在解决王国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铲除异姓王,实现刘氏“王”天下,是刘邦称帝后的重要政治任务,同时又分封同姓子弟为王,由此,郡国并行制度的诸侯国主人发生变化。文帝削弱诸侯王权力;景帝大力削藩,诸侯王势力大幅削弱;武帝实施“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诸侯割据现象基本消除。以问题导向,在解决现实主要问题过程中形成政体,是西汉前期政体变化的重要特点。

治国之道:国家在与民休息中走向复兴。《汉书》中有段高祖与陆贾的对话,针对不能“马上治天下”,高祖要求提出新的治国之道。陆贾认为,要长治久安,统治者须“与民休息”,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刘邦称帝后,即“兵皆罢归家”。惠帝与高后时期,减轻租税、减轻刑罚。据《汉书》记载,文帝先后五次颁布重农诏书,减轻租税,省刑罚,并自己以身作则,力行重农与节俭。西汉前期的治国之道秉持以休养生息为核心,重视农桑,减轻负担和刑罚,皇帝以身作则,奖励农耕,其后果是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成为历代统治者追求的典范。

理政之基:统治者在责任担当中尽显智慧。西汉前期,高祖、惠帝、文帝和景帝的立国与治国行为诠释了帝王在责任担当中的政治素养。首先,与民同福是帝王理政的根本追求。高祖“与天下人共富贵,享荣华”,招贤纳士,尊显贤士大夫;文帝要求祭祀时为万民祈福。其次,善于纳谏是帝王理政的重要保障。文帝认为治理天下,需要贤良方正的献言建策。正是在纳谏中,帝王调整治理政策,优化治理行为,使得社会逐渐复苏与繁荣。再次,注重反思是帝王理政的重要前提。高祖反思秦朝灭亡教训,反思为君得失,提出治国之策。反思历史、反思自我,认识现实、把握未来,彰显治理中的政治智慧。最后,重视吏治是帝王理政的重要途径。文帝敦促官吏落实重农政策;景帝重视吏治,下诏加强吏治。重视吏治,力求君臣一心、同心同德,是西汉前期帝王理政的重要内容。

二、西汉前期历史的教学思考

教育意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同时也是教学归宿,指导课堂教学的走向和着力点。

第一,秉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就是将教育意蕴转化为教学目标,并指向培养学生的品德、品格和价值观。其基本路径是选择教育意蕴的一个或多个内容为教学主题,根据教学主题,结合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引领教学过程。对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西汉前期历史的教学主题,可从“治国之本在孝道”“治国之策在解决问题”“治国之道在养民富民”“理政之基在责任担当”中选取。比如,以“治国之道在养民富民”为教学主题,即感知“治世”的含义,感悟实现“治世”对最高统治者的要求,即政治统治智慧。结合相关史实,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继而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流程以及教学着力点等。说出西汉建立时间、都城与开国皇帝,说出文帝、景帝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文景之治”的表现,促使学生初步感知古代“治世”的含义,感悟实现治世对最高统治者的要求。

第二,秉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展现教育意蕴,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任务,需要以“人”为教学中心。秉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指以现实中的学生为中心,即以现实中的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学生发展,特别是陶铸与涵养美德为目标。从上述意义上来说,秉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就是展现教育意蕴,就是实现历史学科培养核心素养、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的教育价值。能够将高祖或文景帝的治国之道,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就是秉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最主要表现。教学中需要秉持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教学秉持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就是以历史故事为载体,即以历史人物的精神、思想、言行为主要内容和载体,感染、激发和指导师生健全人格。真切感受高祖、文帝、景帝的帝王生活变化,领悟他们的执政追求,感悟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等。秉持以“人”为中心,呈现出历史人物与学生间循环往复的关系。历史人物的故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第三,秉持以历史故事为抓手。故事最能抓住人心。故事中或喜或悲或高亢或低回的情节,令人荡气回肠、感慨唏嘘。历史故事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对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西汉前期的教学需借助历史故事,通过情节的生动性,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走入西汉初期的历史情境,与高祖、文帝、景帝进行心灵碰撞,体验最高统治者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探究其政治举措,感悟其政治智慧,由此达到钱钟书所说“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的学习境界。首先,需要精选历史故事。历史故事的选择标准是教学主题与教学目标,能够体现教育意蕴,符合教学主题,达成教学目标的历史故事,比如,文帝崇尚俭朴和与民休息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感受文帝统治生活的特色,即感受文帝崇尚节俭和与民休息的表现与效果,领会其背后的精神追求,感悟最高统治的优秀统治理念。其次,需要活现历史故事。历史故事的讲述需要动之以情,用情感吸引人、感动人;晓之以理,用真理来说服人、规劝人;辅之以肢体语言,用行动和气氛,感染人,打动人;述之以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顺畅地表达故事情节与意义,比如,景帝整顿吏治和鼓励生产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感受景帝的统治智慧,即继承文帝统治传统,继续实行生活节俭、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后,需要适时点拨与提升。讲述故事前,需要做好铺垫:既包括历史知识的铺垫,促使学生知道故事的历史背景,又包括营造适切的历史环境,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历史故事,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从而真切体验历史人物的所思、所言、所行和所求;讲述故事中,需要适时强化;讲述故事后,需要追问提升,通过追问或总结,帮助学生领悟故事的精髓,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追求,感悟历史故事中蕴含的道德品质等,从而助推学生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第四,秉持以真实史料为依托。历史教学若要展现教育意蕴,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就需要借助史料,并且体现出史料在史学中的价值。对初中历史教学而言,秉持以史料为依托,其中的史料需要简洁易懂,并且具有深刻内涵。比如,在讲述刘邦实施休养生息的故事时,需要提供史料让学生解读,促使其了解刘邦解决经济凋敝问题的举措,强调针对的是当时具体的社会形势,即长期战争,致使军队人数众多,人民被迫卖身为奴,大量农民逃亡,土地荒芜。秉持以史料为依托,需要在故事的关键时刻,呈现故事依据的经典史料,而关键则是帮助学生解读史料,促使学生知晓西汉前期诸帝以德治国,促使社会经济发展,海内富足;以礼治国,促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而备受后人敬仰。

猜你喜欢
文帝西汉理政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西汉
西汉玉器的鉴定
罗文帝剪纸作品
止谤妙招
신시대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