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及其防范管理

2020-12-17 07:26吴启高于姗姗
中国饲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决策饲料财务

吴启高,于姗姗

(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21;2.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1)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是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导致财务收益偏离于预期收益,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市场形势更加多变和复杂,财务管理风险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加上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不完善,使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加大。如果财务状况恶化到无法承受之时,可能导致企业倒闭。风险本身具有不可控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对饲料企业来说,在其经营活动中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与企业是否能正常运行直接相关。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饲料企业尤为重要。饲料企业需要综合分析市场环境形势及内部经营管理状况,明确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1 饲料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表现

1.1 饲料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营风险 在饲料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对自身的认识能力有限,或对外部环境缺乏适应性,存在经营风险。从外部环境来看,行业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都是饲料企业外部运营风险。如饲料行业不景气,国家政策对饲料产业的不支持等直接影响饲料企业是否能顺利经营(何时杰,2019)。从内部环境来看,劳务风险、团队风险、战略风险等都是饲料企业内部运营风险,如出现员工劳动纠纷、饲料企业经营战略失误等直接影响饲料企业的经营成败。

1.2 饲料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风险 饲料企业借入资金后,资金利润率比借款利息率低的风险是饲料企业的筹资风险。通常与管理不当、经营风险等有关,导致饲料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外部因素与筹资风险有关的包括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内部因素与筹资风险有关的包括筹资方式不合理、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规模过大、信用交易方式决策不当等。筹资风险的出现往往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1.3 饲料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风险 饲料企业在业务拓展时没有评估发展目标和自身的能力,没有分析新市场的可行性导致的风险,是投资风险。或者政策环境的变化、投资行业不景气导致的投资风险(常青,2019)。一些饲料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低下,缺乏风险意识,盲目收购和兼并。饲料企业增加资金投资流出,如果出现经营危机,无法收回资金,严重损害饲料企业的利益。投资回收期太长、投资收益低于预期的风险等都是饲料企业的投资风险。

2 饲料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成因

2.1 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从外部环境来看,导致饲料企业出现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原因是宏观环境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饲料企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饲料企业的发展是在宏观大环境下运行的,必然受其影响。宏观环境具有多变性、复杂性,从而增加了饲料企业的风险,以及面临的经营挑战。财务管理风险也是其中之一。市场经济体制下,饲料企业很容易出现经济效益受损的现象。外部市场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制度环境等都是影响饲料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并且,无法消除这些因素对饲料企业的影响,饲料企业必须通过调整自身,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才能避免出现财务管理危机。

2.2 饲料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饲料企业的财务决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有重大影响。如果缺乏科学的财务决策,在实施财务管理时,饲料企业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风险随之加大。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与后续财务管理的实施密切相关(李红杰,2019)。不少饲料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财务决策失误的问题,由于财务决策的不合理,导致负债危机,不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严重威胁饲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3 财务管理人员的认识不到位 虽然饲料企业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升。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掌握财务管理风险的本质,甚至缺乏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没有使用正确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强化防范管理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在处理财务风险时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王洪英,2019)。

2.4 饲料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饲料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公司管理决策缺乏良好的制度机制。很少有监事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共同决策执行。决策依据和程序不完善,很难全面、合理控制财务管理风险。并且可能暴露财务管理风险,导致饲料企业财务危机。饲料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各项财务活动。如企业利益分配、资金使用等不合理,无法维护现金流的平稳运行。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监控意识薄弱,加剧了潜在的风险。

3 饲料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管理策略

3.1 优化饲料企业财务管理思路 饲料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结合外部宏观环境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转变财务管理思路,有效应对财务管理风险。饲料企业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加强对财务管理风险因素的控制。财务管理的目标设置为最优的资本运动,加强投资运营和分配工作。综合考量内外部环境,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提高饲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减少宏观环境的影响。另外,可以学习和借鉴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全面认识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饲料企业可以实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策略。使饲料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从饲料行业发展现状及饲料企业的发展实际入手,树立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3.2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饲料企业要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提高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饲料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前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搜集信息,调查市场,系统分析和判断饲料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使决策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充分考虑市场变化情况和国家的投资政策。饲料企业可以聘请高技能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分析财务决策,列出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带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提前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曹恒华,2019),完善饲料企业的决策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防范和控制财务管理风险,对财务管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预测。客观评价财务管理效果,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财务决策问题,采用科学的决策模型和定量计算分析方法,分析评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3.3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饲料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饲料企业要加大风险意识的宣传活动,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管理能力。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确饲料企业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对财务风险有全面、科学、正确的认知。使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切实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将财务风险防范管理贯穿于始终。从而提高饲料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对相关财务人员也要定期培训,提高财务风险识别、防范能力。饲料企业发生财务活动就会产生相应的风险。在财务工作中,财务管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风险是可以人为控制和防范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风险意识,相关财务人员要更加细致、认真的开展财务工作,严格遵循规范性的要求,将风险和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3.4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为加强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能力,饲料企业需要建全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内控制度是饲料企业财产安全的基本前提,审计制度的科学完善是饲料企业内控制度的关键。在饲料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独立存在,审计部门对内控制度的执行进行审查,上报审查结果。越全面、越仔细的审计工作会提高内控工作效率。饲料企业要提高财产控制能力,强化管理应收账款及企业存货。在财产物资管理中重视管理固定资产、存款等。加强对费用成本、货币收支的管理和控制(刘悦,2018)。提高饲料企业的资金使用率,优化资金来源结构,优化资金的使用。加强对饲料企业的资金管理,明确资金活动产生的风险,进而提前预防。

3.5 建立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 饲料企业要重视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提高企业识别财务风险能力,及时预警干预,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财务风险处理不当是饲料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有必要建立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提高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水平。防范饲料企业财务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在起步阶段将财务危机消灭。在财务风险出现前,或者刚出现时通过分析饲料企业的经营资料及财务报表可以及时识别财务风险。进而分析财务风险的原因,提早制定方案,完善风险防范措施。短期来说,饲料企业能否维持与现金情况有关,现金是否足够各种支出。饲料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就可以了解。饲料企业可以制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分析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重点监控危险区、预警区的业务,有效降低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分析企业财务环境及财务活动可以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做出预警。财务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和诊断财务风险,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防范,防止财务危机的出现。

4 总结

总之,在饲料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财务管理风险是无法避免的。饲料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要想获得长远的生存和发展,饲料企业必须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管理风险。饲料企业要明确财务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性,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饲料企业财务管理思路,科学决策。重视培养财务管理人员,建立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饲料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有高度的警觉性、敏感性,有效识别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提升饲料企业应对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决策饲料财务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粤海饲料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决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