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2020-12-17 07:26张丽丽
中国饲料 2020年16期
关键词:特种养殖业养殖户

张丽丽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100)

1 特种经济动物概述

特种经济动物区别于传统经济动物,是具有较强商业价值的动物种类。与传统家畜和家禽不同,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那些未经驯化、正在驯化或驯化成功时间不长的经济动物(兰雪,2020)。这些经济动物与传统经济动物相比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在市场上比较受消费者的追捧和欢迎。在全球共有一百余种特种经济动物品种,根据商业价值不同可以分为药用、肉用、皮毛用及观赏用等不同种类。按照生物特点和经济价值可分为6类:草食类、杂食类、特种禽类、皮毛经济类、水产类及昆虫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每个类别的特种经济动物种类又分为不同种类,市场上所熟知的如黑猪、黑熊、貂、鹿等都可以按照商业价值和生物特性进行分类。与传统经济动物不同,特种经济动物在我国的养殖历史较短,各方面的产业结构和养殖模式都不完善,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在目前发展现状下,特种经济动物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分析

对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发展前景的分析还是要以现状入手,不同种类特种经济动物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张扬,2019),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商用价值的不同,分别选取几个例子来进行举例概括。

2.1 药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药用特种经济动物有很多种,其中为大家熟知的有黑熊、鹿、麝、蝎子等,这些动物主要用于药物研制、药用产品开发等,黑熊养殖已有很长的历史,整个熊胆供应市场已明显趋于饱和状态(杨宗玲等,2019)。养殖规模的不同及取胆汁方法的不同致使很多黑熊养殖户受到消费者和其他群众的质疑和攻击。随着群众对动物认识和同情不断深入,黑熊养殖审批越来越难。整体看,黑熊养殖目前的状态是市场趋于饱和,但行业壁垒明显,应该向更加精准化的方向发展。与黑熊不同,鹿的养殖市场目前完全是过剩状态,因为鹿茸供大于求,价格也随之下降,不管是梅花鹿还是马鹿,作为鹿茸的供应来源,其养殖和产品加工等方式都已过于陈旧(石建书,2019),无法适应目前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空间。

2.2 肉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肉用特种经济动物最为大家熟知,近几年最火热的应该是黑猪,各种禽类、水产类也主要是作为食用动物进行养殖的。目前看,黑猪养殖比较混乱,特别与猪肉价格、地域及消费者消费理念有很大关系(盛恒,2019)。在很多旅游城市的野猪肉在餐桌上就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在一些欠发达地区野猪肉无人问津,消费者宁愿买普通猪肉也不愿意买价格相差无几的野猪肉。而且,整个养殖现状非常复杂,很多养殖户都是小规模养殖,在产销方面存在很大劣势,很难以合适的价格出售,导致整个市场比较混乱。但因为野猪肉的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探索。

2.3 皮毛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皮毛用的特种经济动物目前在市场上需求还是很大,但因为现在消费风气抵制皮草等现象,相关养殖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李延群,2018)。如貂皮大衣、狐狸毛领等原来广受消费者欢迎且售价较高的皮毛类产品,目前销量已大大减少,而且因为其在中国已有五十多年的养殖历史,发展较为成熟,市场也趋于饱和,很难从目前的养殖品种中有所突破。最好的养殖思路还是寻求新的物种,开发新的消费者需求,实行蓝海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在皮毛用特种经济作物养殖中求得新的生机。

2.4 观赏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 仓鼠是广受消费者欢迎的观赏用特种经济动物品种,与之相似的还有一些犬科和猫科动物。观赏性宠物和市场消费风气有很大关系(李延群,2018)。如果消费者喜欢,其市场价值就会被炒得很高,但如果消费者不再喜欢,其价格就会暴跌,这对养殖户也是很大的挑战。如在15年前养殖市场上曾经风靡一时的白貂,从原本上万元一只的价格,仅仅几个月就跌到3000元,这对养殖户存在很大的挑战,价格波动及市场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养殖户的利润。

3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存问题

3.1 市场价格波动对特种动物养殖冲击过大从前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动物养殖的冲击非常大,养殖户很难正确把握市场动向,给养殖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其产出与收益比(赵春,2017)。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一些成长周期比较长的特种经济动物来说影响非常大。如很多养殖户在一个物种需求比较高的时候进行养殖,当物种成熟后可以卖出时因供过于求,其价值会呈规律性下降,导致养殖户的巨额亏损,所以养殖户在进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时,一定要谨慎选择物种,也要充分考虑市场价格波动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影响。

3.2 养殖专业化不强,养殖技术水平有限 对于一部分养殖户而言,他们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过程中专业性水平非常有限,很多养殖户以小户养殖为主,基本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养殖规模非常有限,很难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安京宏,2017)。更不要说聘用专业的技术人才,或者是有高新技术的支撑。这样情况下会导致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专业化水平受限,直接影响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水平。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过程中,专业化管理非常必要,因为这些动物与传统经济动物相比具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性。如黑熊胆汁提取、鹿茸获取及其他药用动物的养殖等都需要比较强的专业技术,缺乏相关技术都会导致养殖业市场产品质量问题。

3.3 供应链不完备,缺少完整的产业链 完整的供应链是特种经济动物形成规模化养殖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点,但目前来看。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还缺乏非常完善的产业链条,无论是药用、肉用、皮毛用或者是观赏用的特种经济动物(Veterinary,2020)。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各个物种的产业链都不太完备。因此,特种经济动物在投入产出过程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于特种经济动物的价格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会进一步导致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户受到很大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整的产业链条是能形成稳定特种经济作物养殖的关键所在,但整个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在采购、养殖、销售各个环节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完整的产业链条也是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3.4 规范化程度低,规模性养殖少 在分析特种经济动物现状中不难看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目前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规模化养殖比较少,而且整个养殖过程缺乏规范性,对于一些特种经济动物而言,规模化养殖是达到效益的前提条件,但目前来看,特种经济动物大型养殖企业还是非常少。很多以小户养殖为主,比较高端的养殖企业或饲料养殖产品加工一体化企业非常少。这就导致在中国市场上很难出现特种经济动物规模化养殖场,并且养殖户也很难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以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为例,作为一家规模化养殖企业,其在饲料加工、家禽家畜养殖及产品加工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Veterinary,2020)。但像这样的养殖企业在整个中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市场上非常少,这也是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4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对策建议

4.1 建立完善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产业链 针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产业链条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建立完善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产业链入手。依照特种经济动物的品种、生长方式有针对性的打造特有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产业链条,从动物选种到动物培育,从相关产品的加工及销售等环节进行优化配置,完善整个特种经济动物产业链,在整个渠道管理中获得最大的优化,从而导致更高的产出,给养殖户或养殖公司带来更高的收益。需要不断的通过试验或优化来完善产业链条,专业的养殖模式对养殖户或养殖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在培育好或养殖好相关特种经济动物的前提下,把产业链概念贯穿到整个养殖过程,从而提高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收益。

4.2 加强对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调研 加强对市场及消费者需求的调研,因为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市场供求关系及消费者的喜好对特种经济动物的价格及价值有非常大的影响,加强市场及消费者需求调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各种经济动物的价值所在,从而能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规模和思路,进而可以更好的预测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发展前景,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收益,这也是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前景分析的意义所在。调研可以从社会调研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入手,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大数据分析,都是对市场及消费者动向的一个把握,有助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有利发展。

4.3 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养殖户和养殖公司的联系 加强科研院所与养殖业的联系,其实也是从专业化角度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提出的更好建议。因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化程度比普通养殖户和养殖公司高,但其却没有相应的生产基地和养殖基地(李和平等,2015)。因此,加强科研院所与养殖业的联系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一线情况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能养殖出更好的动物品种或是加工出更加优质的特种经济动物成品,从而提高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及专业化水平,使整个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4.4 健全完善规模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体系规模化养殖体系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也是一个关键点。特种经济动物要想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或达到行业垄断等目标,都需要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庞大的规模需要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体系化。体系化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动物的育种、养殖、产出环节进行规范化设置,从而达到良好的养殖成效。因此,规范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对整个养殖业非常重要,一些养殖企业高度重视规范化生产,形成产业集聚的效果,达到产业优化。

5 结论

总而言之,就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现状来看,特种经济动物在我国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历史比较短,很多物种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如在产业链条、规模化生产及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还达不到市场化标准,因此,需提升市场需求调研及专业化水平、完善规模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体系,优化产业链条等,特别是要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整个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特种养殖业养殖户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特种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专刊
牛!这家浙江本土料企19年专注特种板块,2021年增量50%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小型地面特种机器人初露锋芒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