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高山区稻鱼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2020-12-17 08:15阮恋恋林翮飞叶云翔郑代刘李敏欣
农技服务 2020年1期
关键词:坑塘养鱼鱼种

阮恋恋, 林翮飞,2, 叶云翔, 郑代刘, 李敏欣

(1.福建省政和县农业农村局, 福建 政和 353600; 2.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3)

政和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与周宁县、寿宁县、屏南县、建瓯市、建阳区、松溪县以及浙江省的庆元县毗邻,地势东高西低,鹫峰山脉横贯中部,海拔129~1 598 m,相对高差1 469 m,形成了独特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气候,给多区系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并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全县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0%,南部高山区平均海拔在700 m以上,加之高山区地块难以连片,无法机械耕作,农户收入低,人口流失严重。目前,单一种植水稻的收入低,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种田。稻田养鱼在政和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淡水鱼养殖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政和县高山区稻鱼生态养殖提供参考,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稻鱼生态养殖的优势

1.1 促进水稻增产

稻田养鱼是一种内涵扩大再生产,是对国土资源的再利用,不需额外占用耕地便可生产水产品。生产实践表明,发展稻田养鱼可促进水稻增产,同时可以增加高山区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1.2 增加水产品供应

稻田养鱼可以做到均衡上市,对于稳定水产品供应,平抑市场价格,满足“菜篮子”需求,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政和县高山区,空气优良、环境优美、水质好,土壤无污染,水、土大多富含多种矿物质,是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理想环境。发展稻田养鱼,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不但为该县提供高品质的淡水鱼资源,还能外销解决周边地区“吃鱼难”的问题。

1.3 促进农民收入显著增长

稻田养鱼既增粮又增鱼,并且可使稻田少施化肥和农药,节约劳力,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同时可以使留守老人、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一般养鱼稻田可使农户增加收入7 500元/hm2;实施高标准的稻鱼工程进行稻田养鱼,可增加收入12 000元/hm2。

1.4 优化生态环境

由于稻田养鱼要相应加高加固田埂,开挖沟凼,大大增加了蓄水能力,有利于防洪抗旱。在政和县高山丘陵地区,实施稻鱼工程,稻田蓄水量可增加3 000 m3/hm2,大大增强抗旱能力。对一些缺水地区,养鱼稻田由于蓄水量大,可以有效地延缓旱情。同时稻田养鱼具有较好的灭虫效果,据测定,养鱼稻田的蚊子幼虫密度比普通稻田低80%。由于稻田中鱼食用大量的蚊子幼虫和螺类,可以降低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等病害的发病率。

2 高山区稻鱼生态养殖技术

2.1 稻田改造

对传统稻田及坑塘式稻田进行标准化改造,改为塘沟式结合稻田养鱼,即在稻田的进水口方向挖一坑塘,面积占稻田的3%以上,深度一般在0.6~0.8 m以上,并连接1条以上的大鱼沟,所挖泥土用于加高加宽周边田埂。同时,在坑沟边挖一深30~50 cm、面积约2 m2的小塘,以备强化培育。在进出水口放置拦鱼栅防逃。

2.2 品种选择

选择鲤鱼、鲫鱼、草鱼作为稻田养鱼的主要品种,利用其当年生长快这一特性,将放养经强化培育的鱼种直接养成商品鱼,这样养殖成本低。

2.3 投放与管理

5月初投放及培育福瑞鲤、鲫鱼等鱼苗,在坑塘内将夏花鱼种进行强化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期间可投喂适量的菜仔饼。6月在秧返青时再连接稻田鱼沟,期间不投饵料,只是利用稻田天然饵料培育。9月中下旬做好全面进入坑塘或上市的准备工作,部分早熟稻谷可开始收割。投放养殖期间发现问题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2.4 稻鱼越冬管理

10月做好稻鱼种或部分商品鱼进入坑塘越冬工作。稻谷收割后,将鱼种流放入坑塘内,越冬前要强化饲养,积存脂肪以供越冬消耗。同时清整好鱼窝,使鱼窝达1 m以上,加深田水至田埂最高位置,鱼窝上搭棚子,并在上面盖上毛竹或者松枝,以防冬季结冰。

3 养殖效益

稻鱼生态养殖技术人工建造了适合鱼生长的环境,水稻可以为鱼遮光蔽日,鱼可以为水稻除草、除虫、疏松土壤,并改善通气和光照条件,还可以为水稻提供养分。一般情况下,稻鱼共生模式比单纯种养节约人工、肥料、农药、饲料和水、土地等,其综合效益是单纯种稻的2~3倍,且水稻能增产10%~15%。稻田养鱼既增粮又增鱼,一般养鱼稻田可使农户增加收入7 500~12 000元/hm2,稻鱼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近年来,随着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及诱虫灯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稻鱼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深受政和县广大高山区农户的欢迎。其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为政和县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一定贡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坑塘养鱼鱼种
党建引领环境治理 焕发乡村新活力
整治废旧坑塘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坑塘沟渠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非法采砂不可为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养鱼记
鱼经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冬放鱼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