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

2020-12-17 07:53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小学陈若男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统计图解决问题题目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小学 陈若男

数学学习过程不能靠着死记硬背来完成,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很多时候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一定的想法,但是介于老师的威严,不敢将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致使对所产生的问题总是处于模棱两可之间,不能有效解决。鉴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教师可改变教学策略,深度挖掘学生的思想,借题发挥,引导学生感知概念,提炼知识精华,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找准角度,搭建知识阶梯

对于数学中的习题,教师多采用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再依据学生的做题情境进行分析、对比、讲解,然后再给出一些相似问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学生看起来是掌握了所学知识,但具体到知识的应用时,学生还是会摸不着头脑,不会举一反三,很难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从让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先为学生搭建知识的阶梯,再让学生借“题”发挥,自己寻找解题途径。

例如,在教学《复式统计图》时,教师可首先向学生出示学校兴趣活动小组的各组情况统计图,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张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对这张统计图,请你给出适当的建议。教师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利用问题让学生着手思考:(1)复式折线图有几部分,都是什么?(2)从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3)说出你心中对折线图的认识。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很快掌握了解题方法。

教师要从最基本的内容入手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借助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的阶梯,让学生逐层探究、逐步思考,在强化旧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利用变式,发散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局限于知识的记忆,很多时候,是通过对不同知识的差异认知来完成的。对那些要求不同但条件相似的题目,教师可进行有效整合,将它们归拢到一起,让学生发散思维,自己思考、判断、分析、对比,找出题目中不同的条件变化,发现相应的解题方法,从而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设置了几组相似题目:(1)修理厂用22 个车轮组装了9 辆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两种),问组装车中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各有多少辆?(2)羽毛球场上有6 组同学在进行比赛,共有18 个同学参加,请问他们当中有多少同学在进行单打比赛,有多少同学在进行双打比赛?(3)全班56 个同学去春游划船,租船的时候发现,大船可以坐6 个人,小船可以坐4 个人,租10 条船刚好够用,请问分别租了多少大船和小船?

教学中,教师从不同思维角度入手,对题目中的情境、条件、问题进行了不同的改编,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借题发挥,突破思维困倦,多题一解。让学生通过变式教学发散思维的同时,做到思维的收敛,有效提高实际学习能力。

三、多能并举,提高应变水平

传统教学中,大量的相似题目的练习只会让学生形成机械记忆,学生很难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中潜藏的功能,借助练习题目,拓展知识发展及教育的可行性,借题发挥,多能并举,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时,教师针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设计了一组训练:(1)动一动。提前准备两面小旗,一面为三角形,一面为长方形,让学生以旗杆为中心进行旋转,然后观察旋转图形。(2)想一想。一家牙膏制作工厂,因为产品销量较低,面临停产,于是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一下怎样才会增加牙膏的销量,大家一筹莫展。这时,旁边负责清洁的工人提出,是不是可以扩大一倍牙膏管的口径?这一提议马上获得了参会人员的认同。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如此提议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项提议的?

教学中设计多种训练形式,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参与解决问题,实现了动手与思维的并进,学会了分析与综合判断的有效结合,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各项技能。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逐步意识到数学要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相结合,将枯燥的学科变成趣味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感知学习的快乐,无形中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然,要取得数学课堂的实效性,还需要将数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师要带领学生加强社会调查,进行户外实践操作,积累经验,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实际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形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特色,让学生借“题”发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数学课堂高效发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统计图解决问题题目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解决问题的设计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追根求源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