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思想,丰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向下的数形结合思想教学

2020-12-17 07:53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画图数形素养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黄 英

“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数学思想引领着数学活动。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任何数学形式再复杂,总有它简单的思想实质。数学思想是丰富的,有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建模思想等。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对数学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的教学,更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结合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生活情境浸润,感知数形结合雏形

数学素养是一种积淀,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活动,通过数学感知、实践、应用等丰富活动磨炼而逐步形成。最好的感知是用生活情境去浸润,生活是数学的发祥地,生活是数学思想孕育的沃土,生活中问题的解决经常用到数学思想,因此,我们可以将数学思想融入生活情境,再现数学思想原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思想雏形,感受数学思想的价值,驱动学生生成数学思想探究的动力。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数和形是数学的两大要素,两者既自成一体,又息息相关。数形结合就是把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融合。数形结合实质上是一种转化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用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如分数、数列、方程等方面的问题。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二课时,安排的就是数形结合内容,在教学该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王大爷养了几只兔子和母鸡,一共有6 个头、20 只腿,兔子和母鸡各有多少只?我没有让学生计算,而是请他们拿出笔来画图,用圆形和三角形分别表示头和腿。抽象的数量变成直观的图形,不但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一下子降低了思考难度,学生轻松便捷地解决了生活问题,对数形结合产生了好感,与生活情境中的初步接触,引发了对数形结合的探究欲望。

二、砥砺实践探究,体验数形结合方法

数形结合方法是连接数和形的桥梁,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数形结合方法不能仅凭老师的教授,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究建构,需要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去习得,需要学生自己砥砺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数形结合方法建构的路径,实践不仅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有助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动手实践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获得丰富认知体验,降低了认知坡度,为学生的思维起到支撑作用,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助推思维水平的发展。例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中,例题2 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决定让学生自主实践,在亲手操作中探究,由于前面的画图经历已经为接下去的教学埋下伏笔,许多学生受到刚才的启示,想到了通过画图把分数转化为图形,也有学生拿出我为他们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动手折一折。画图和折纸活动,让学生亲手实践,感受到数形结合的魔力,对数形结合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

三、应用内化升华,形成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思想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策略应用的意识,是数学方法熟练化、程式化、自觉化的表现,只有达到该种程度,我们才能说学生真正形象了数学思想。学以致用是数学思想形成的重要途径,学以致用让学生习得的数学方法有了用武之地,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数学知识、方法,而且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了数学能力,提升了思想境界,让数学思想落地生根。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丰富多样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熟练程度,促进了数学方法的内化,促进了数学思想的升华,数学教师不能满足于数形结合策略的教学,更要帮助学生回顾反思,提炼数学思想,加强练习应用,推动学生迈向数学思想的高级境界。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中,我在学生认识掌握了数形结合方法后,给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变式练习,有用分数表示图形,有看图列式计算,有根据算式画出图形,在充分的练习后,我又引导学生梳理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总结数形结合策略,使学生懂得数形结合不仅可以化数为形,而且可以变形成数,数和形相辅相成。应用练习不仅促进了学生内化方法,而且帮助学生由方法策略上升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掌握了数学思想,就掌握了数学的精髓,在任何数学探究活动中都不会迷失方向。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丰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数学海洋中不致偏离航向,可以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猜你喜欢
画图数形素养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怎样画图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