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区早稻二化螟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2020-12-17 13:38徐旱增
农技服务 2020年6期
关键词:二化螟早稻虫害

徐旱增

(金华市婺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浙江 金华 321000)

水稻二化螟是早稻生产中常见虫害之一,虽其防治水平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分析婺城区近年早稻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发现水稻二化螟在早稻生产中发生有回升态势。如2019年婺城区中等偏重发生有一代二化螟、二代二化螟、三代二化螟、四代二化螟。为婺城区或其他相似地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借鉴,介绍婺城区近年来早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原因、危害症状与防治对策如下。

1 早稻二化螟的发生情况

1.1 发生特点

经调查统计,婺城区2010—2019年早稻二化螟田间发生量分别为1 231头/667m2、818头/667m2、926头/667m2、786头/667m2、911头/667m2、1 090头/667m2、863头/667m2、1 851头/667m2、3 440头/667m2、5 880头/667m2,早稻二化螟的发生呈回升态势。2019年婺城区范围内的一代二化螟、二代二化螟、三代二化螟、四代二化螟呈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比2018年严重。

1.2 发生原因

经对婺城区早稻生产情况分析发现,引起早稻二化螟发生程度回升的主要原因有耕作习惯、气候变化、用药效果等。在耕作习惯方面,婺城区早稻种植以杂交水稻为主,由于杂交稻分蘖较强、茎秆粗壮等特点,有利于二化螟繁殖;在气候变化方面,气温升高利于二化螟的发生和转化,2019年在3个乡镇开展冬后二化螟剥查,发现越冬代二化螟有效残虫量平均5 880头/667m2,比2018年高出2 440头/667m2;在用药效果方面,由于水稻二化螟抗药性增强等原因,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药效期变短。

1.3 危害表现

当虫害发生在早稻分蘖期时,极易造成水稻枯鞘、枯心苗,叶鞘有褐黄色的坏死组织,枯心苗多时可见成簇死苗的团块;当虫害发生在早稻孕穗、抽穗期时,可造成早稻枯孕穗、白穗,二化螟幼虫蛀食茎部后,致使早稻灌浆不充分、千粒重下降;当虫害发生在早稻灌浆、乳熟期时,可造成早稻半枯穗、虫伤株,容易出现倒伏等,从而导致早稻减产和品质下降。

2 早稻二化螟的防治要点

2.1 加强监测预警

由于婺城区每年早稻二化螟的发生差异较大,可通过增加监测投入,加强田间监测和调查以分析二化螟发生的特点及变化趋势,预测二化螟发生的峰期和程度等,为精准防治提供信息支撑。此外,还应当加强过程性的测报,结合测报信息的发布,对科学防治提供多样性、专业化的指导。

2.2 加强农田管理

通过农田深耕、灌水、控草、施肥等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二化螟的发生。有研究表明,灌水后可杀灭95%以上的越冬螟虫,效果显著[1]。

2.3 加强科学用药

为提高防效,减少药害,要结合婺城区实际,科学筛选靶向性强、药效期长、副作用小的药剂;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药剂的使用水平,在用法、用量和配套措施上形成系统的指导。通过开展对比试验,可以形成较好的科学用药指导意见,如顾国伟等[2]试验表明,阿维·甲虫肼、乙多·甲氧虫、甲维·甲虫肼

对二化螟防效较好。

2.4 加强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水稻二化螟防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阶段、程度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统筹考虑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法。

猜你喜欢
二化螟早稻虫害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早稻迎丰收
永兴县水稻二化螟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美人计”诱芯绿色防控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报
浅析吉林省水稻二化螟无公害防治技术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二化螟性诱剂测报与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初探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