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讲述“脱贫攻坚”的故事
——从广播述评《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谈起

2020-12-18 08:58康维佳
中国记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户

回望几十篇稿件串起来的脱贫历程,用心记录下脱贫路上的点滴,其中不乏携带着基层新鲜露珠和泥土气息的好作品。

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广播述评《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就是其中之一。透过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这些年的变化,真实再现了脱贫攻坚这几年一步一个脚印的历程。

一、亲身经历让我震惊:深度贫困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最早“扶贫”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代的“扶贫”,是省、市、县派个工作队,不少单位每年到扶贫点走走,送点钱物。我身边有几位朋友都担任过扶贫队员或队长,但并没有把脱贫攻坚作为硬任务抓在手里、落到实处。我想就“脱贫攻坚”“扶贫攻坚”的话题做点儿文章的欲望也积攒了很长时间,盯住这个题目搜集了大量资料,做了不少案头工作,反复调研思考,但总感觉问题不少,进展不大。

党的十八大之后,“脱贫攻坚”成为三大战役之一,五级书记抓脱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开启,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起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显得特别迫切,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让人们普遍摆脱贫困所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攻坚斗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事、难事。作为新闻工作者,有历史责任记录下这段伟大的经历。

起初估计比较乐观。总以为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所谓的贫穷人口,再穷也穷不到哪里去。但2016年前后,亲身经历的两件事,彻底打破了我的判断。

一次是在山西省定襄县河边镇南湾村。我从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说是一位贫困老人没人管,境况很惨。我到现场证实了这段视频的真实性:时节已到5月,这位无家可归的老人,身着破烂肮脏不堪的棉衣,行动不便,一个人居住在半山腰的小山洞里,好心的乡亲们给他碗里盛点饭。

另一次是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田花园村。在采访完很多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后,我来到这个村的田婶家。她还是我爱人的亲戚。到了之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破烂的房屋里面一堆柴草,像个垃圾场,棉衣和摆在灶台上的几个空碗就是全部家当。我几乎是含着眼泪、带着哭腔打开设备。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确实感到震惊和难过。这种贫穷绝对是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无法想象的。

当时类似这样的深度贫困人口,全国还有7000多万,这意味着到2020年,年均脱贫1000多万人。再来看看山西省的情况,240万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吕梁、太行两山。35个国家级贫困县,23个省级贫困县,每年贫困人口发生率还维持在6-7%,是困中之困,贫中之贫。我跑了多个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形势真是不容乐观,那些贫困人口要么因病,要么因学、要么因灾致贫,一贫如洗,住的大部分都是危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里堆着捡来的杂物。

困难群众缺知识、缺项目、缺条件,教育、医疗、住房欠账很大,就是等、靠、要,而同时,全国不少地方也存在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总之是问题多多、困难多多。到2020年全国实现小康真是天大的难事。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没有脱掉一层皮的决心,扑下身子沉到“穷乡亲”里的诚心,一步踏出一个脚印的恒心,很难真正实现承诺。

二、了解实情、掌握真情,要和百姓们多说知心话

扫码阅读《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康维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山西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

在这个背景下,为掌握农村贫穷人口真实情况,听到他们真实想法和心声,我选取了山西省宁武县石家庄镇牙乎崖村、阳房村、刘家沟村、岢岚县赵家凹、宋家沟村,晋城市阳城县东湾、西湾村作为采访报道“据点”,每年都要去几次,和帮扶对象、驻村干部交朋友,了解实情,掌握真情,和他们说说知心话。

恰好有机会随山西省领导到沿黄河的八个贫困县调研。在静乐县鵝城镇城庄村,有两户贫困的孤寡老人,一位74岁,一位75岁,走路都不稳当,昏暗的窑洞里,摆设着崭新的跑步机等健身器材,一问才知道是相关部门扶贫送来的;在保德县窑洼乡李家焉村,村里搬迁成“空壳村”,只剩下一户留守户也是村干部,但上级花钱书写的防洪标语赫然醒目,还配备了高音喇叭,自己广播给自己听;在石楼县的一所小学,新盖起了一幢教学楼,撤乡并村后,三百学生减少到五十,大量教室闲置,但还在不停地投入。凡此种种,在贫困群众眼里,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脱贫攻坚”中的花架子,反映出少数基层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和轻飘作风。

回来后,我再次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豁然开朗,得到灵感。总书记的讲话和基层存在的问题合卯对榫。

题材确定,说的又是最基层百姓的事,干脆就用广播评论的形式,尽量体现广播语言特点,听起来俏皮,语言干净利索,没有多余的话。在语言使用上有意做了三方面安排:

一是追求短句子,把一句长话揉碎了,分成几句说。比如一开始的描述是这样的:“记者看到,在昏暗的窑洞里住着一位74岁、一位75岁的贫困老人,走路都颤颤巍巍不稳当,家里却摆放着县体育局扶贫送来的跑步机”。这样描述,字面上看没毛病,播出来,太啰嗦。后改为:“两户贫困的孤寡老人,一位74岁,一位75岁,走路都不稳,昏暗的窑洞里,却摆放着崭新的跑步机等健身器材,一问,是相关部门访贫问苦送来的”。文字上看起来不成句子,但播出来没问题。

二是尽量不用形容词,说白话。说白话不一定没文采。采用排比手法,听起来依然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如:

“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是大事,而绝非易事。没有脱掉一层皮的决心,扑下身子沉到‘穷乡亲’里的诚心,一步踏出一个脚印的恒心,很难真正实现承诺”。

三是多用来自群众的语言,题目开始叫“脱贫攻坚容不得花拳绣腿”“形式主义摆脱不了贫困”等等,还是感觉太文了点,采用了现在这个题目。多说群众能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语言,就很带劲。如:“有粉搽到脸蛋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老百姓眼里,这些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老百姓叫形式主义就是“花架子”。

三、几点启示

“吃透两头”,这是党的新闻事业在长期实践发展中,总结出的带有规律性的做法,很管用,也很实用。所谓“吃透两头”,就是吃透“上头”和“下头”,吃透就是深刻全面准确领会、领悟上头的精神,就是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的精神,要考虑中央的所思所想;就是要搞清楚事情在实际情况中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 作者康维佳2016年在山西省宁武县阳房村和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交谈。

□ 作者康维佳2017年在山西省左权县采访林业技术人员为贫困群众传授果树嫁接技术。

□ 作者康维佳2017年在山东省曹县田花园村走访贫困人员田大婶。

“磨刀不误砍柴工”,表面上看起来花费了时间,学习这些文件精神对写作稿件用处不大,实际上它修炼的是内功。具备这种内功以后,思想才可能深邃,看问题的角度才可能独特,才可能契合中央的精神。而这种内功的修炼,也就是所谓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需要长期积累和锤炼。《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这篇述评就是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召开的三次扶贫工作会议和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得到灵感,通过讲话,吃透了当前扶贫工作的现状、困难、办法、措施、前景等等。其实稿件里很多用语,引用的许多都是讲话原话。比如“穷乡亲”的称谓,比如“看真贫、知真贫”,再比如“有的领导追求政绩,专挑领导容易看到的地方扶贫,把资金集中投到少数几个点上,‘垒大户’‘造盆景’”等。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运用群众语言的大师。

再是吃透“下头”。驻站记者的最大优势,就是离现场最近,离基层最近,距百姓最近。深入、深入、再深入是我的“杀手锏”。脱贫攻坚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深入基层是记者的基本功。只有深入下去,扑下身子到火热的生活现实当中去,才能够捕捉到鲜活的新闻事件、新闻事例。到农村去,到厂矿去,到基层单位去。到了现场就有戏,到了火热的最基层,就会在脑海里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了解到最基层的实际情况,了解百姓所思所想。

比如,2019年冬天我在山西省贫困县岢岚县采访时,听当地干部说,最近一段时间,县医院住院病号爆满。打听后才知道,山西省出台“136”医疗扶贫政策,凡住进县、市和省级医院的贫困人口,最多只需要花一千、三千和六千元,超出部分由医保兜底。不少贫困人口在冬季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医院,把医院变成了养老院,个别地方不得不动用了公安。比如,贫困户“建档立卡”时,收入差距在毫厘之间,有些户定上了“贫困户”,有些没定上。随着扶贫力度加大,造成当年的“准贫困户”变成新的贫困户,矛盾越来越突出。

石楼县大庄村有两户村民,其中一户以种植玉米、谷子为生,年人均纯收入1600元,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而另一家除种地,还养猪养鸡,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属非贫困户。贫困户可享受产业、医疗、教育、低保等一系列扶贫政策补贴,每年不仅能节约上千元开支,易地搬迁后,本人花3万元在县城移民新区拥有了一套价值20多万元新住房。如此,两户的差距从前期1000元扩大了20多倍。由此,引发“准贫困户”上访,争当贫困户。

再比如,在宁武县石家庄镇阳房村,春耕生产大好时节里,一群一群一堆一堆贫困村民扎堆儿在村口晒太阳聊天。于是,就有了扶贫先扶志,要摘穷帽子,先拔穷根子的话题。还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子女的教育产生失衡。阳曲县首邑学校是全封闭管理扶贫学校,400多名贫困学生不仅在校所有费用全免,连日常卫生纸也统一配发,还会定期享受山西省各类优越的教育资源,非贫困户子女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条件。

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的差距甚至更为明显。晋城市陵川县潞城镇西八渠村和东八渠村,两个村子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相差无几。西八渠村被定为贫困村,全村365人,贫困人口259,是山西晋煤集团的帮扶村,发展了食用菌大棚和中药材产业项目,成立了相关合作社,村民不仅有土地流转收益,还有在合作社务工的收入,村民人均收入由建档立卡时的28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5600多元,整村脱贫,贫困户全部销号。村中央广场设有健身器材,修建了公厕,街道两边有绿植,配备垃圾箱、路灯、监控器,村民们都修起了楼房。与西八渠村紧邻的东八渠村不是贫困村。村民仅靠种植玉米、土豆为生,土地收入五六百元。村主干道两侧周边的房屋也大多破旧。以前两村经济状况差不多,东八渠村没有被定为贫困村,缺少资金、没有发展产业,村集体收入还为零,现在与西八渠村相差甚远,村民们意见较大。西八渠村民吃水都是免费的,而东八渠村的水费至今由村支书垫付。尤其是逢年过节,西八渠村家家户户会得到发放的油米面,东八渠村则没有,村民们心理失衡,迁怒于村干部,发生了几次过激的上访。这些“脱贫攻坚”中出现的新问题,都是在持续不断深入贫困基层中发现的。

只有掌握来自一线真实情况,新闻稿件才可能鲜活,有深度和厚度。再以《脱贫攻坚摆不得半点“花架子”》为例。假如所引用的事例从网络上扒来,或者道听途说得来,或者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没有亲身感受过、经历过,不可能挖掘出,也不可能绘声绘色地描写出如此沾着露珠的鲜活事例。不下到河里去,捕捉不到活蹦乱跳的“活鱼”,不亲口尝尝,不知道梨子的味道。这一作品最为出彩的,就是这三件事情的“述”,“述”得生动,“评”才能使人信服。

由于掌握了中央精神,吃透了基层和中央精神“两头”,着眼于脱贫工作中的共性问题,所以尽管稿件中举的三个例子均来自山西,但是大主题小切口,站在全国的高度、角度,对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也有一定指导、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户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