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心中那片绿
——《大漠风流》创作感悟

2020-12-18 08:58邸玉玲
中国记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彰武大漠沙子

人物拒绝脸谱化 拒绝千人一面

2017年秋,我第一次来到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镇,走在万亩松林中,实在很难想象脚下的一百多米都是沙子。82岁的老同志王润国轻抚着一棵樟子松说:“这些都是我们当年栽的树啊,60多年了,我都从小伙儿变成老头了,这树你看都长这么大了……”王润国是我们几经波折之后找到的第一代固沙人的代表,一听他说眼前这棵树已经60多年了,我觉得这里有故事可以挖,心里有些窃喜。“那时候这个地方哪有什么树啊,全是沙子。和我一起来的有好几个大学生,白天晚上都在这沙漠里头,吃住都在这儿。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大伙儿都挨在一块,但第二天早上人都找不着了,被流动沙丘带走了,分开好几十米。这都是常事,沙子都长腿儿……”

▲ 记者邸玉玲(右)采访科研工作者。

的确,上世纪50年代,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肆无忌惮地南侵。彰武全县24个乡镇中有23个属于沙区,流动的沙丘一夜之间就会流进农田造成农民绝收,附近的居民被沙子逼得节节退后。“一碗米,半碗沙;走一步,退半步,五步不认爹和妈。”是当地人常说的顺口溜。

为了掌握流沙活动规律,王润国等科研人员守在沙丘上昼夜观测,盛夏正午沙丘上的温度达到56℃,夜里又骤降到0℃,但这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他们兴冲冲地种下蒿子、榆树和槐树,结果没几天就被风沙掀飞了,一茬一茬再种,一茬一茬又死。他们反复试验了二三十个品种,终于在1955年,大漠上成活了第一片樟子松。采访进行到这儿,我们的稿子有了“骨骼”,基本可以成型了,一群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老一辈固沙人形象已经立住了。但如果故事只写到这儿,就又回到了老套路。如何让这些人的形象更鲜活?大漠中难道只有苦和累吗?工作之余他们在干些什么?我和同事们一直在寻找。之后的两个月内,我们三次走进王润国老人的家,在聊到他的兴趣爱好时,发现了他压在箱底的口琴,正是当年演奏的那把。王润国老人走在林间,再次吹奏起《打靶归来》的旋律时,“风流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了,这样的采访对象也更灵动鲜活。

故事要有波折和戏剧张力

系列报道《大漠风流》讲述的是跨越60多年的故事,策划之初,我们就已经想到这个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上世纪90年代,章古台的樟子松患上一种奇怪的病,枝干逐渐枯萎,然后大面积死亡。以宋晓东为代表的一批掌握着国际最新治沙技术的年轻人被推到最前线。

扫码收听《大漠风流》一、二、三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邸玉玲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广播新闻部记者

见到宋晓东是在他的办公室,瘦削身材,戴着一副银边眼镜,一看就是科研人员的样子。他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书,有的已经被翻烂了。我随手打开一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字,还有不同颜色的标记,这些书都是宋晓东的宝贝,也是他花了“大价钱”才带回来的。“当时为了治疗松枯梢病,去国外学习了一年,把全世界能查到的资料都查了,回国的时候我得把这些材料都带回来啊,那书就好几十斤,后来没有办法,我记得扔了很多衣服。衣服可以再买,但这个资料没有办法再去获得。”宋晓东说话不紧不慢,特别理性。她的爱人薄丽春是个急性子,给我们讲起了宋晓东霸占家里冰箱的故事。“那时候他们所里没有冰箱,他就把这个病树的松针、树干放在我家冰箱里边观察,看看有没有病虫?我一打开冰箱的时候一看吧,这个病树块、松针,甚至那个菌盒,里头都长着黑毛,然后就和这些吃的食物放在一起。哎呀!”正是这两个小细节和“冲突”让报道一下子有了趣味性。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我们惊喜地发现,除了宋晓东所在“林所”,“草所”“地所”也都在这片大漠上。“地所”的全称是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但在需要作物固沙的地块上,他们竟养起了牛羊,干起了放牧的事。采访过后才发现,这看似矛盾的背后实际上是他们研究出的“林、草、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更厉害的是他们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农户家中。我特意查了一下数据,截至我们采访时,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共示范新品种170多个,培训农民48000余人次。大漠上盛开的科技花,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使这组系列报道的主题得到新的升华。

挖掘新的角度

采访之前,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参考了同类型的诸多报道,发现大多数的内容都停留在沙子被治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但人和沙真的是不可调和的天敌吗?一次会议的召开给了我们启发。

2017年8月18号,中国铸造砂产业发展论坛在彰武开幕。这是彰武这座只有42万人口的小县城第一次承办国字号规格的论坛。一天后,中国硅砂交易中心正式落户彰武,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家硅砂专业交易中心。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李家波致力于沙子的利用开发,他和同事借助最新的覆膜技术,给沙子穿上了“私人订制”的衣服,并且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明白了科技沙的原理。“自然界中的沙子基本上可以说是‘裸体’的,而我们硅砂表面是穿着三层衣服的,就是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加上不同功能的材料,比如耐火材料,导热材料。这些硅砂穿上我们给它定制的高科技的衣服以后,身价也倍增,会是普通沙子的几百倍。”

来自彰武的硅砂走进了宝马的生产车间,应用在鸟巢、水立方周边。仅2017年,彰武的硅砂产业就带来了3亿元的产值,创造了5千个就业岗位,有效拉动当地经济。当地还开办了沙画扶贫车间,教授贫困户彩金沙画的技术。另外已经有企业准备以硅砂入药专利技术为突破口,开发沙浴、沙疗、沙按摩等服务项目,还有沙床、沙垫等医疗保健项目。这些素材都为我们的报道提供了新的角度,也让我们的报道深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眼下,虽然报道已经告一段落,但我们的目光从未离开彰武。

2018年,彰武全县推进互换并地,仅用4个月就把上千个村民组、10万农户零散、细碎的承包地“小块并大块,多块变整块”,规模化经营有力推动了种植结构调整,水利设施的充分利用大幅提高了单位收益,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019年9月,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正式开班,学校全面整合红色资源,浓缩70年治沙史、沧海桑田的变迁史、点沙成金的奋斗史,近5000名党员干部在此实地感受初心变恒心、大漠变绿洲的奇迹。

猜你喜欢
彰武大漠沙子
彰武小钻杨间伐效果的研究
一粒沙子的历史
彰武断陷九佛堂组沉积物源分析及其意义
促进彰武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实施主要措施
大漠千年
大漠落日
绝望的沙子
彰武地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