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雨江南到雪域高原80后扶贫干部的初心与坚守

2020-12-18 08:58鹿伟,李楠
中国记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雪域入户藏族

达日县一度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贫困人口最多的县,2020年4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公告,包括达日县在内的42个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创造上述奇迹的背后离不开广大扶贫干部的艰苦付出。来自江苏的扶贫干部吴晓飞就是其中一位。

80后的他目前担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副县长。从烟雨江南来到雪域高原,吴晓飞用实际行动诠释扶贫干部的初心与坚守,在奋斗中书写最美人生。

初心:雪域高原绽放青春光芒

吴晓飞很忙,平均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他的朋友圈时常在凌晨更新。

7月中旬,我们电话联系吴晓飞时,他当时正在开车,从西宁赶赴达日县。“不好意思,我们刚在服务区换了人驾驶,我要开到晚上10点多才能到……”后来几次,他不是在入户走访,就是在调研考察。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我们的采访时间一推再推。

在电话采访中,吴晓飞滔滔不绝,不时给我们“安利”达日县。虽然他的声音有些疲惫,但言语中透露着兴奋、自豪。

□ 图1 工作中的吴晓飞(右一)。□ 图2 吴晓飞(右)入户调研。□ 图3 健康检测一体机在牧民家实际运用。

吴晓飞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当初选择援青时,身边不少朋友并不是很理解。被问及为何选择援青,他这样回答:“当时我们集团派干部帮扶这里,我主动请缨,希望可以多做点事情。对我个人而言,这也是个难得的学习和全面提升的机会。”朴实的话语说出了他的初心。

十年来,吴晓飞所在的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在定点帮扶达日县。2019年初,他被派驻到达日县,成了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

达日县藏族人口约占96%。为了精准帮扶,吴晓飞和当地干部一起挨家入户走访,了解藏族群众的具体需求。有了需求就要想方设法找解决办法。在集团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吴晓飞和当地干部一起搭建互联网平台,让牧民足不出户享受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引导牧民参与直播带货,让美味的高原农产品进入千家万户餐桌……这位江南来的扶贫干部一次次让当地人刮目相看。

坚守:“不破楼兰终不还”

“(因为戴着口罩)在路上被几个小伙拍着肩膀,认作他们的兄弟扎西,还要请我喝酒。虽然被认错,但我还是很感动……”

“给大家推荐一个十一假期的好去处,可能是最后一个被遗忘的雪上秘境……”

翻看吴晓飞的朋友圈,几乎全是他在达日工作的点点滴滴,或长或短的文字透露着他对雪域高原的热爱。

这也体现在他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帮藏族群众解决看病的问题,这其实跟吴晓飞的一次次入户走访有关。他在调研中发现,藏族群众深受包虫病、心脑血管病等高原特征病困扰,然而乡镇医院的治疗水平有限,藏族群众也不愿出远门看病。更令人担心的是,达日县天气变化莫测,下大雪是常事,积雪甚至齐腰深。每逢下雪,吴晓飞都会和当地干部一起去藏族群众家里看看。要是雪太大,车子经常开不进去,他们只能靠双脚走进去。“这要是遇到生病,老百姓只能被困家中,根本没办法出去”。吴晓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此,经过四处奔波,吴晓飞在集团的支持下,帮助当地搭建了互联网平台,让藏族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吴晓飞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也是他决定在帮扶期满后申请延长的一个原因。吴晓飞坚信,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路,是激发百姓自我发展内生动力的良策。

鹿伟现代快报编委、时政部主任

李楠现代快报时政新闻部记者

扫码阅读《在4200米高原搞起智慧医疗、直播带货,80后企业干部“跨界”扶贫》

打造全州第一个3D打印和少儿编程实验室,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课程搬到达日县儿童教育的课堂……这两年来,通过引进帮扶资金、帮扶企业,当地的学生们已经接触了先进的教育设施、教育理念。但吴晓飞觉得这还不够。他在调研中发现当地学生教育提升、残疾儿童帮扶等方面还有一些欠缺。他希望可以延长帮扶期限,把这些事情做完、做好。

“作为一名援青干部,责任担当愈发有分量。时间流逝,如果一心为公、积极投入,时间会觉得不够用;干工作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会觉得度日如年。”在吴晓飞看来,他对于青海和达日来说可能是个过客,但是青海和达日对他来说却是一辈子珍藏的记忆。

达日县距离南京2500公里,每当夜深人静,吴晓飞心中少不了对家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愧疚。身患重病的父亲、年幼的儿子、承担全部家务的妻子……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提起家人,吴晓飞声音有些哽咽。

舍小家顾大家,扶贫干部们默默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无怨无悔。藏族群众的一句“扎西德勒,谢谢你们”,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对于记者而言,同样需要坚守。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融媒体时代,更需要坚守初心,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更需要坚守信念,探寻真相,及时发出主流媒体的声音;更需要坚守一线,即使前路艰难,也要逆风而行,做新闻现场的“逆行者”。

致敬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者

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采访援青、援疆工作者。

从组团式支教的江苏援青支教团队5名老师,到永远绽放在天山深处的江苏援疆干部王华……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太多扶贫干部一直在默默坚守,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每次采访我们总能收获太多的感动。

10月17日是第7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根据新华社报道,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只剩2个多月时间——到年底,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将历史性地解决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

这一历史性时刻备受期待。而这背后是像吴晓飞一样的一批又一批扶贫干部的辛勤付出。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消除贫困的战争中,数以百万计的扶贫干部就是挺身而出的“逆行者”。

最后,我们想把一句改编的话送给他们:每一个为脱贫攻坚工作付出过努力的人,都自带光芒!

猜你喜欢
雪域入户藏族
挑战雪域之巅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雪域高原
雪域之巅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探讨三网融合及光纤入户技术的应用
关于FTTH平移入户难解决方案的有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