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麦子的背后
——《“咱家的麦子能做面包了!”》采访手记

2020-12-18 08:58李英华
中国记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尉氏县强筋家村

一、一次早有预谋的采访

对于当初这个采访,其实我早有预谋。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调研时,曾经来到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考察粮食生产。看到小麦长势良好,他十分高兴,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那一年《河南日报》的一版头题,见报了一篇《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今年的馍能吃上了。”——这句朴素的话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南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超过四分之一,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很大,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也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大省的支持力度,让主产区抓粮食生产有积极性。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地方,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在河南省粮食生产中具有特殊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里已成为河南省农业的一个缩影,一个保障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缩影。作为一名农口记者,我一直关注那里三农方面的进展。

四年后,时值2018年“三夏”时节。当我了解到当地从普通小麦改为种植优质小麦,就打算去那里看看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当地通讯员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沈家村的麦子开始收割的消息,我和记者陈慧很快赶往沈家村,采访了农户、村支书、农机手、与粮食相关的生意人、农业专家等。《“咱家的麦子能做面包了!》这篇稿子采访时间不长,但由于先期准备充分,目的明确,中心思想突出,所以当天写稿很顺利,成稿也很快。稿子当天发回编辑室,第二天在头版头题位置见报。

二、一个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典型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曾经站立过的地方,竖起了一面红色的党旗,上面写着“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这里是沈家村沈永平家的地。站在党旗前,站在刚收获过的麦茬地里,他笑着说:“我想跟总书记说,今年的馍不但吃上了,收的麦子还能做面包了。”

做馍、做面包,用的面粉不一样吗?县里农技站的专家解释,确实不一样。目前生产的绝大部分麦子,属于中筋品种,比较适合做面条、包子、葱油饼,都没有问题。可是要做面包,就需要面筋强度大、面团稳定时间长的强筋小麦。与之相反,弱筋小麦比较适合做蛋糕、饼干什么的。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统称为优质专用小麦。虽然,我国的小麦总体是充足的,但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400万吨左右的小麦,主要是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

尉氏县张市镇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开始种植优质强筋小麦。虽说受当年春天冻害影响有所减产,但是优质小麦比普通小麦收购价格每斤至少高1角钱。所以跟去年比,农民收入基本上没受啥影响。

□ 2018年6月5日,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记者在采访刚收完麦子的村民沈永平(左)。

从过去只能做馍、面条、包子,现在的麦子能做面包了。变化虽然只是细节,反映的主题却一点儿也不小。从大粮仓,到大厨房,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依据市场需要调整种植结构,乡村振兴的脚步一直很踏实。从过去的只追求数量,到现在的更看重质量,力争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可喜的变化从这个小故事里得以体现。

这两篇稿子时隔四年相继见报,有相同也有不同,形成有趣的巧合。相同的是都是在6月6日见报,都发在《河南日报》一版头题位置,都是竖两栏刊发,堪称姊妹篇。不同的是,一个在2014年见报,一个在2018年见报,反映的内容从“吃馍”变成了“吃面包”。因此,当年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调研,集团副总编辑肖建中在向领导汇报时,特意就《“咱家的麦子能做面包了!”》进行专题汇报和点评。黄部长饶有兴趣地听完后,一语中的地说,这属于典型的回访报道,是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报道方式。

农业报道,具有鲜明的时间特点,三夏、三秋一年一度,重大的时间节点不多,亮点也不突出,要想做出深度和厚度,策划显得格外重要。

扫码阅读《“咱家的麦子能做面包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李英华河南日报农村经济采访部记者

三、一种朴素的“三农”情结

这篇提前策划出的回访报道,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逐渐培养出朴素的“三农”情结。

回想当初在沈家村采访的情景,我眼前重现出一幅画面:金色的麦浪滚滚,早晨的太阳热度逼人,但是地里忙活的农民却是一脸喜悦。采访时不能打伞或者带墨镜,这样会拉远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于是太阳火舌舔过的皮肤,先是发红,然后蜕皮,抹啥防晒都不行。地里的农机手看我热汗直流,就招呼我:“姑娘,来收割机里坐会儿吧。”踩着狭窄的铁梯子,我爬上了收割机,真没想到,现代化的大型收割机里面居然有空调,凉爽宜人。机器开过去后,灰尘和麦秸撒得满头满脸,地里余下的麦秸秆有尺把长,坚硬、锋利。饱满、圆润的麦粒从收割机源源不断地倾撒进运粮食的农用车里,堆得冒出了尖。粗糙的手捧起新鲜的麦粒,农民的眼里流露出对土地的发自内心的虔诚和感激。

那一幕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里:那是一双男人的手,粗糙,指缝里有灰,捧着新鲜的麦粒,麦子并不很干净,还掺杂了一些秸秆。我用手机拍下来,构图没什么讲究,光线也不完美。可是,从那双手,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深厚的农耕文明,对土地的虔诚,对粮食的珍惜。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为自己身为这么一个伟大而厚重的民族中的一员而自豪。

在从事农业报道过程中,日常面对最多的就是土地和农民。土地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最为诚实。真诚地对待她,精心地侍弄庄稼,土地自然会给出丰厚的回报。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无论是科技推广人员,还是基层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农民,无论男女老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朴实。因为他们知道,农业来不得半点虚假。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不知多少次被这种朴实所打动。

脚下踩过多少泥土,胸中蕴藏多少真情。正因为有这种朴素的“三农”情结,我写稿子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最常用、最简单的口语,摒弃长篇累牍,爱用短句,就像与读者面对面一样,态度诚恳老实,娓娓道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整齐的平仄、大道理的堆砌,但是简短有力,朗朗上口。我想,这也是这篇稿子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穆青曾说:在我个人几十年的记者生涯,我在群众中间、在采访对象中间、在那些先进人物身上,学习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是他们给了我很多营养,是他们教育了我,鼓励了我。我之所以有今天,功劳也在人民群众身上。是人民哺育了我,并给予我以前进的动力。前辈的感触与我有戚戚焉,在采访中,在写作中,我从这片土地和从事三农工作的人身上,受到教育,并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

猜你喜欢
尉氏县强筋家村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尉氏县
尉氏县城区地下空间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尉氏县国瑞种植专业合作社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