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培育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20-12-18 06:35王智慧
教师博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品格跨文化学科

王智慧

(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江苏苏州 21551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要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这四大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服务于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在这样的表述当中,笔者注意到跨文化是通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也就意味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一定的应试能力与技巧之外,还可以从跨文化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理解母语与英语两种文化,并实现两种文化的融会贯通,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有效地面对当下的评价与选拔,同时也能够真正走上通往核心素养的道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就从跨文化的角度论述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实践与思考。

一、跨文化培育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逻辑

英语学习常常被理解为语言学习,这是一种基础性的理解,但并不能完全概括英语学习的目的。尤其是对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而言,学生所积累的词汇与语法已经能够初步应对日常交流的需要,也就是说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已经体现出来,在这个基础之上,英语学习就应当有层次更高的目标指向。沿着这个思路思考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会发现,除了语言能力之外,文化品格与思维品质,以及在此过程中生成的学习能力,就应当成为英语学习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跨文化的思路不可回避。

跨文化显然发生在两种文化之间,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对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经济社会巨变,高中英语教学更应强化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语言学习之外,更好地比较、理解和应用不同的语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开阔国际视野,以满足学生多元需要。[1]从核心素养落地的角度来看,通过跨文化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让学生在文化比较的过程中认识文化品格;而文化比较与文化融合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的产物,因此对思维品质的培养作用不言而喻;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理解跨文化,会发现这一思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比如,曾经有这样的一个高考话题作文:“Good health is the foundation of a fulfilling life.”said Chairman Mao.“Health is wealth!”goes an old saying. And it is of⁃ten heard that money can’t bring everything, but without it,one can do nothing.

这是一个题材看似普通却充满哲理的作文话题,笔者在教学中会选择恰当的时机,跟学生一同探讨这个话题。而探讨的时候总是先让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跨文化的角度切入,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看到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金钱与健康的观点有所不同。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表现出高度的学习与探究兴趣,他们迫切想知道东、西方两种文化中,人们对金钱与健康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不同的观点……也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他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区别,而在运用语言进行写作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尝试进行两种文化的融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都能够不同程度地蕴含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也说明,从跨文化的角度切入,确实可以很好地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基于跨文化思路的核心素养落地途径

具体到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思考的是:跨文化只是一种通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路,如何将这个思路变成具体的落地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观点:文化品格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学校的系统教育,将中外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一种自觉和一种自信。学生文化品格培育的三个主要途径是:在课堂中进行文化渗透,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利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进行跨学科融合和深度文化学习,提升学生文化品格。[2]这是一个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提出之前形成的关于培育文化品格的思考,将其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照起来,我们也能得到有益的启发,进而笔者认为,通过跨文化思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可以包括以下两个。

一是通过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跨文化的意识。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只有有了跨文化的意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才能自发地从两种文化的角度思考同一内容。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金钱与健康”是所有不同文化的人都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关注的过程中,却又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体现出结果的不同。所以让学生站在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两种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样的话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等到跨文化意识形成之后,学生在面对新的素材或者进入新的情境时,这种意识就能驱动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进行思考,从而让跨文化成为一种自觉意识。

二是立足于跨文化交际丰富高中英语的听说读写。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觉醒之后,就可以在具体的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用跨文化意识、跨文化融合来生成跨文化观点。其中,写是综合性最强的学习环节。因此,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可以蕴含于这个过程当中。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有学生最后写下这样一段话:More often, westerners prefer to get health and money at the same time. In China, which is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we can see that many people around us sacrifice their health for money. It seems very unwise, but I know that this is the choice that we may have to fa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这样的观点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正是跨文化教学的思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比较在两种不同文化的视角之下,尤其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金钱与健康的态度及其选择。当学生最终用英语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时,我们看到的就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的同时落地。

三、跨文化教学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思考

多次类似于上面案例中的教学探究,让笔者意识到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就必须寻找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很显然,跨文化的教学思路立意较高,同时又能够统筹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从而保证学生在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形成语言能力,能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思考,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而跨文化本身,就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当学生在跨文化的过程中有效地完成语言能力的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时,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开设跨文化特色课程,让学生通过对比中外礼仪与沟通的差异,认同与接纳外国优秀文化,找到中外文化的共同点,达到相互吸引、取长补短的目的。[3]这也被证明是一条有效的跨文化学习途径。由于这种课程更多地带有校本的特征,因而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大,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跨文化特色课程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这种个体特征更加符合核心素养所强调的能力迁移与运用,因而对于这种现象,英语教师应当接纳并且应当大力鼓励。

猜你喜欢
品格跨文化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超学科”来啦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