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
——以湖南新化县油溪桥村为例

2020-12-19 18:18徐佳蕾王国安陈凯琪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村民融合发展

徐佳蕾 ,王国安 ,陈凯琪 ,文 灏

(1.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经济学院,浙江金华321000;2.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教育教学部,浙江金华321000;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研究生部,湖南娄底417000)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必须通过由外需转向内需、由城市转向农村来驱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中国对外出口和引进外资变得愈发艰难,国内经济若要有长足发展,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有必要切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旅游,增强内需。为了加速振兴乡村,2018 年1 月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了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号召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来振兴农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1]。此文件发布前后,三产融合在全国乡村振兴中已有有效且成功的探索与实践。为了深入了解目前三产融合发展对乡村经济的驱动作用,笔者特选择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进行实地调研。

一、油溪桥村概况和发展现状

油溪桥村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东北部,属石灰岩干旱地区,面积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 006 亩,山地面积4 500 亩,森林覆盖率为92.8%。下辖9 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 600 人,该村原村级集体负债4.5 万元①,村内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薄弱,人居生活环境恶劣。自2007 年起,油溪桥村以创建“农旅融合生态村”为目标,不断完善规划、移风易俗、整治环境、调整产业,通过旅游开发,在村支两委的示范带动下,全体村民凝心聚力,完成了一个由省级特困村到全国特色村庄的蜕变。目前,油溪桥村水泥硬化公路到组,硬化人行道到户,丘丘水田通上自来水,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邻里婆媳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弱势群体得到关照;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脱贫攻坚示范村、全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3A 级旅游景区、全省休闲农业特色园和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7 的不足800 元到2018 年的19544 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12 万元①。这么一个土地贫瘠干旱,资源匮乏的省级特困村,一跃成为全国有名的明星村,这与村级干部齐心协力实施了一系列的产业振兴措施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形成的“旅游公司+农业产业+农户”的农旅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值得其他贫困乡村学习和借鉴。

二、油溪桥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

面对人均仅有6 分田、资源分散、资金技术缺乏、产业难以形成规模的现状,油溪桥村村支两委坚持以村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从优化发展模式入手,采取短、中、长期产业规划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小农户经济、村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相结合的“三乘三”模式,实现了全村产业开发整体有序推进、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2]。在脱贫致富路上,油溪桥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油溪桥村山多地少,资源贫瘠,但是生态环境保护得好,森林覆盖率达到92.8%。油溪桥村因地制宜,制订了“三年转弯子,六年打基础,九年见成效”的三步走计划,走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为主、旅游配套产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通过做好村级发展十年规划,科学规划产业分区,在全村打造了乡村旅游、四季水果、小籽花生、稻田养鱼、甲鱼养殖等五大支柱产业,创建了旅游服务公司、生态农庄、供水厂等多个集体企业。油溪桥村利用过境的油溪河开发了集峡谷漂流、观光农业、生态农庄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在油溪河漂流成为3A 景区的基础上,成功创建了湖南省第一个整村国家AAA 景区村。同时,利用荒山、荒地、荒田,大力发展水蜜桃、世纪红柑橘、杨梅、柚子和脆枣等错季经果林,共种植水果2800 多亩①。游客春夏秋冬四季能赏花、四季能摘果的美丽田园画卷已经形成。

(二)创新产业合作模式,降低产业发展风险

油溪桥村发挥集体所有制与联产承包责任制优势,采取“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创造了“一传二帮三带”“免费提供种苗”“错季分期保收益付款”等产业发展模式,确保产业开发抱团发展,降低了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针对村民担心产业风险的问题,建立完善“一传二帮三带”传帮带机制(“一传”即传授产业技术;“二帮”即帮扶产业发展,帮助管理、养护和销售;“三带”即党员带、能人带、模范带),成功实现“家家户户有产业”的发展目标。水产业则推行“稻田养鱼低成本模式”和“甲鱼养殖零风险模式”,即村集体建设好水利设施,免费供应种苗,实现村民产业发展“零成本、零风险、全收益”;经果林则采取了“错季、分期、保收益付款”模式,错季节规划、多样化、差异性打造四季花果,他们从种苗公司购买的苗木,种苗公司必须负责后期的技术指导,第一年付款20%,第二年付款30%,挂果并产生利润后付款50%,把种苗公司的利益与油溪桥村产业发展的效益紧密相联,确保种苗公司售后技术指导服务到位,规避了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三)建立配套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村民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按照共同参与、市场运作、统一管理的方针,村集体产业以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和资金入股的形式,确保村民家家户户都享有入股的条件,并采取产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形式建立发展共享模式,鼓励、引导、支持村民采取投资投劳、以田地与山林入股等方式,参股村里的旅游开发和生态农庄等产业项目,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通过这种模式,既盘活了荒山、荒地、荒土和林地资源,又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集体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最终村民变成了企业员工、农户变成了公司股东,油溪桥村真正成为了乡村产业发展“四不要”的典范:即不要发工资的员工、不要花本钱的苗种、不要花租金的产地、不要愁销路的产品。

三、油溪桥村三产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油溪桥村产业融合发展步伐较快,但仍面临以下发展瓶颈和困难:

(一)三产融合不深

目前溪桥村三产融合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产业链较短,产业融合度不够深入,产品附加值不够高,对当地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产品多样化和特色化不明显,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低下,同时还存在恶性低价的竞争[3]。

(二)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

当前村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养殖业、种植业和旅游业人才短缺,更缺乏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和品牌培育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高素质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该村的产业升级和村民增产增收。

(三)商标和品牌意识淡薄

由于村民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淡薄,尽管有几十种优质农产品在油溪桥土特产品店很畅销,但都没有注册商标。因此急需增强村民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注册商标,提高商业文明程度,为创品牌、争名牌创造条件。

(四)资金短缺

招商引资力度不够,营商环境有待改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困难;产业金融服务不够深入,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不够发达。农户继续或扩大生产都需要资金支持,农林牧渔产品从种植和养殖直至销售任一环节资金不到位都会影响整个产业发展[4]。

(五)引领示范作用不明显

尽管中共新化县委常委于2018 年10 月24 日发文创建了吉庆镇油溪桥乡村振兴示范片,但示范片内六个村的协调、管理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仍处于各自为政的松散状态,没有交通和产业整体规划,油溪桥村在示范片内引领示范作用尚不明显,先进典型的辐射作用还没突现。

四、对策与建议

为了使油溪桥村的土特产品和旅游产品创品牌、争名牌,促进产业升级,让农户增产增收奔小康,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针对油溪桥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发展瓶颈,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推进农旅产品转型升级

养殖业、种植业和旅游业不但需要规模化经营,而且需要确保品质,要倡导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切不可急功近利,慎用或不用农药化肥;做好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推广工作;改善农家乐和酒店的管理与经营[5]。

(二)培育人才、引进技术

人才和技术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要加强对村民的技术培训,让他们成为懂枝术、懂管理、懂营销、能对外沟通与交流的新型农民。可通过与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定期培训、实地和远程指导等方式解决人才短缺和技术瓶颈的问题。

(三)组建乡贤参事会

以亲情和乡情为纽带,组建乡贤参事会,将从本地走出去的企业家、学者、教师、退休干部等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人才组织起来,请他们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知识、经营和管理理念、人脉资源带回家乡,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6]。

(四)加速品牌建设

注册“油溪桥”商标,设计“油溪桥”标记和产品包装,开发油溪桥系列农旅产品,完善产品包装说明,加强品牌推广、营销、保护和认证,并且通过电商扩大产品销售范围,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

(五)挖掘、传承、弘扬、利用、创新湘中梅山文化

山水只是形,文化才是魂。讲好油溪桥故事,用梅山民间传说、历史典故、诗歌民谣和名人书法点缀好村内景点;定期在村里举办各种专题讲座、讲坛和论坛,创建读书会,成立一支文艺队,上演一台土戏,唱响一支村歌,叫响一句广告词,用优秀的地域文化点亮油溪桥乡村振兴之路[7]。

(六)改善村容风貌

彻底进行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和殡葬改革,进一步整治村容风貌,对自然村落民宅的高度、颜色、风格和款式进行整治,杜绝乱搭、乱建、乱画,用鲜花点缀家家户户的庭前院后。

(七)让普惠金融惠及农户

普惠金融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重点服务对象是被传统金融机构排除在外的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普惠金融的内涵可以用“普”和“惠”高度概括:“普”是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普遍性、普及性,体现的是一种平等权利,即所有阶层和群体(特别是贫困、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都应该有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惠”是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惠民性、优惠性,体现的是一种便民目的,即改善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等。普惠金融倡导人人都具有机会平等获取金融服务的权力,但普惠金融不是无条件的提供与给予,而是在商业可持续即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时可以获取一定收益以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为金融服务需求者提供平等的机会。

(八)示范引领,遍地开花

在吉庆镇油溪桥乡村振兴示范片内迅速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使之领导得力,实施有效,抓手留痕,迈步有印,以点带面,复制油溪桥经验,使之遍地开花,让油溪桥真正成为引领有150 万人口的新化县各个乡镇脱贫攻坚、三产融合、产业振兴的领头羊,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共娄底市委. 娄底油溪桥村:乡村振兴“内源式发展”的典范。

猜你喜欢
村民融合发展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融合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