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烟的故事

2020-12-19 14:17毕飞宇
新作文·初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毕飞宇香烟事情

毕飞宇

亲爱的孩子:

你一直讨厌我抽烟,我也十分渴望戒烟,可是,我一直都没有做到,很惭愧。

今天就给你讲讲我抽烟的事,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1983年,十九岁的那一年,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

我们宿舍里有八个同班同学,其中有两个是瘾君子。他们有一个习惯,掏出香烟的时候总喜欢“打一圈”,也就是每个人都送一支。这是中国人在交际上的一个坏习惯,吸烟的人不“打一圈”就不足以证明他们的慷慨。我呢,那时候刚刚开始我的集体生活,其实还很脆弱。我完全可以勇敢地谢绝,但是,考虑到日后的人际,我犯了一个错:我接受了。这是一个糟糕的开始,许多糟糕的开始都是由不敢坚持做自己开始的。

但人也是需要妥协的,在许多并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上,不坚持做自己其实也不是很严重的事情。我的问题在于,我在不敢坚持做自己的同时又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虚荣。其实,所谓的“打一圈”是一个十分虚假的慷慨,如果当事人得不到回报,他也就不会再“打”了。这是常识,你懂的。我的虚荣就在这里,人家都“请”了我好几回了,我怎么可以不“回请”呢?我开始买香烟就是我的小虚荣心闹的,是虚荣心逼着我在还没有上瘾的时候就不停地买烟去了。

不要怕犯错,孩子,犯错永远都不是一件大事情。可有一件事情你要记住:学会用正确的方法面对自己的错,尤其不能用错上加错的方式去纠正自己的错。实在不知道如何应对,你宁可选择不应对。

我抽烟怎么就上瘾了的呢?这是我下面要对你说的。

因为校内禁烟,白天不能抽,我的香烟并不能随身携带。放在哪里呢?放在枕头边上。终于有那么一天,你爷爷,也就是我的爸爸,来扬州开会来了。在会议的间隙,他来看望我。当你的爷爷坐在我的床沿和我聊天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我枕边的香烟,藏起来已经来不及了。以我对你爷爷的了解,他一定是看见了,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你知道的,你爷爷也吸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赞成他的儿子去吸烟——他会如何处理我吸烟这件事呢?我如坐针毡,很怕,其实在等。

十几分钟就这样过去了,我很焦躁。十几分钟之后,你爷爷掏出了香烟,抽出来一根,在犹豫。最终,他并没有把香烟送到嘴边去,而是放在了桌面上,就在我的面前,一半在桌子上,一半是悬空的。孩子,我特别希望你注意这个细节:你爷爷并没有把香烟送到你爸爸的手上,而是放在了桌子上。后来你爸爸就把香烟拿起来了,是你爷爷亲手帮你爸爸点上的。

现在,我想把我当时的心理感受尽可能准确地告诉你。在你爷爷帮你爸爸点烟的时候,你爸爸差点就哭了,他费了好大劲才忍住了眼泪。你爸爸认定了这个场景是一个感人的仪式——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他男人的身份彻底被确认了。

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判。

我们先说别的,你也知道的,作为你的爸爸,我批评过你,但是,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爸爸几乎没有在外人面前批评过你。你有你的尊严,爸爸没有权利在你的伙伴面前剥夺它。同样,你爷爷再不赞成我抽烟,考虑到当时的特殊环境,他也不可能当着那么多同学呵斥他的儿子。我希望你能懂得这一点,做了父亲的男人就是这样,在公共环境里,如何和自己的儿子相处,他的举动和他真实的想法其实有出入,甚至很矛盾。这里头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做父亲的总是维护自己的儿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儿子的举动就一定恰当。

我想清清楚楚地告诉你,父爱就是父爱,母爱就是母爱,无论它们多么宝贵,它们都不足以构成人生的逻辑依据。

我最想和你交流的部分其实就在这里,是我真实的心情。我说过,在你爷爷帮你爸爸点烟的时候,你爸爸差一点就哭了。那个瞬间的确是动人的,我终生难忘。就一般的情形而言,人们时常有一个误判,认定了感人的场景里就一定存在着价值观上的正当性。生活不是这样的,孩子,不是。人都有情感,尤其在亲人之间,有时候,最动人的温情往往会带来一种错觉:我们一起做了最正确的事情。你爸爸把你爷爷的点烟当作了他的成人礼,这其实是你爸爸的一厢情愿。如果你爷爷知道你爸爸当时的内心活动,他不会那么做的,绝对不会。一个男孩到底有没有长成为一个男人,一支香烟无论怎样也承载不起。是你爸爸夸张了。夸张所造成的后果是这样的:爸爸到现在也没能戒掉他的香烟。

孩子,爸爸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和你交流。囿于当年的特殊环境,你爷爷和你爸爸交流得不算很好,你和爸爸的环境比当年好太多了,我们可以交流得更加充分,不是吗?

附带告诉你,爸爸一定会给你一个具备清晰表达能力的成人礼。

祝你快乐!

飞宇

2014年5月26日于香港

★赏析★

在很长的时间里,吸烟,确实是很多男生给自己定义“长大了”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仿佛女生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一样。很大程度上,这是年轻的少男少女眼里成年人的符号。在男生眼里,吸烟是酷的,在过去,大家根本不在意什么有害健康,仿佛吸一根烟,就能让自己有型起来。作者毕飞宇在给儿子的信中坦承自己当年第一次吸烟的经历以及父亲第一次发现他吸烟时甚至给他点烟时的心理活动。在给儿子的信中,以自己父亲对待自己的态度向儿子传递父子关系的微妙感受。毕飞宇父亲的行为非常值得玩味,对已经成年的儿子,他没有呵斥,而是充分尊重甚至维护了儿子的面子,而在给儿子点烟的那一刻,父子之间不再是父为子纲的俯视,而是平等的两个人。整封信中,毕飞宇以自己的切身经历给一个年轻人传递了许多价值观与道理,没有说教,像朋友一样的亲切温暖。也希望这封信,能让你们,体悟到一些东西。

猜你喜欢
毕飞宇香烟事情
酷爱高档香烟的“土地爷”
Deep Feature Fusion Model for Sentence Semantic Matching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抽“香烟”
不止想念你的香烟红唇和刘海
毕飞宇:
把事情写具体
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毕飞宇《推拿》中的盲人形象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