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降低新生儿红斑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2020-12-20 20:39周晓虹刘彩丽李晓格刘丹丹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斑品管圈家属

周晓虹,李 静,刘彩丽,李晓格,刘丹丹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休一体化,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临床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与居住方式的改变,过敏成为当前临床面临的一大问题。儿童自身免疫功能还未良好建立,在实际生活中更易发生过敏,在实际临床中新生儿红斑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发病率较高。在出生后几个小时到几日不等头面部、肩背以及臀部出现边缘不规则的多形性红斑,随着病症的加重会逐渐融合成一片,对患儿的睡眠质量与日常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时可对患儿的生长与发育造成影响。因病症对患儿的基本活动影响较小,因此认为其为自限性疾病,在临床中多不予特殊处理,家属与医护人员对病症的重视程度也不高[1]。本研究就我院2017 年12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268例正常分娩新生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以研究“品管圈”对新生儿红斑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7 年12 月~2019 年7 月我科室收治的正常分娩新生儿26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1 ∶1 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34 例,男性86 例,女性48 例;对照组134 例,男性85 例,女性49 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开展此次研究。选取标准:① 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母婴;② 选取母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婴儿;③ 选取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的病例。排除标准:① 排除家属认知能力有限的病例;② 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的病例[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在分娩后指导母亲与新生儿进行接触,进行常规的健康宣讲,按照护理流程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方式,主要内容如下。① 母乳喂养指导:增强母乳喂养健康指导,详细告知家属母乳喂养的优点,在分娩后及时指导早接触早吮吸,提高临床母乳喂养成功率,院内可禁止家属携带配方奶粉,避免配方奶粉增加新生儿红斑的发生。② 手卫生护理:指导新生儿母亲在接触新生儿之前进行良好的手部卫生清洁,督促护理人员较好地引导新生儿母亲,明确告知家属手卫生清洁不当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使家属与护理人员都能够充分重视手部卫生清洁,质控人员可不定期进行检查,将临床检查结果与相关负责人的绩效相连接,提升其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另外,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正确的手卫生清洁方式,确保有效进行手卫生清洁。③ 科学探视宣讲:新生儿与其母亲在分娩后的短时间内免疫状况均较差,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探视人员的疏导,避免探视人员携带的病菌病毒影响母婴健康;另外,指导陪护人员将不必要的日常用品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诸多不必要物品的堆放。④ 环境护理:为避免分娩后短时间内母婴着凉,病房环境往往比较封闭,空气流通状况较差,医护人员应正确指导病房通风,避免病房环境不佳;另外,告知家属选择透气性较好的隔尿垫,新生儿皮肤娇嫩,透气性不佳的隔尿垫也会引发红斑[3、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红斑发生率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红斑发生率以临床记录为准,家属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家属对临床护理没有意见)、一般满意(家属对临床部分护理有意见,但整体医患关系较好)和不满意(家属对临床护理意见较多,医患关系较为紧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两组的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检测标准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红斑发生率比较,研究组3 例发生红斑,红斑发生率2.23%;对照组17 例发生红斑,红斑发生率12.69%。研究组红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P<0.01)。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研究组非常满意94 例,一般满意36 例,不满意4 例,满意度97.01%(130/134);对照组非常满意72 例,一般满意42 例,不满意20 例,满意度85.07%(114/134)。研究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15,P<0.01) 。

3 讨论

新生儿红斑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患者在出生后(1 ~2)d 发病,在全身诸多部位可发生边缘性不规则的红斑。因患儿自身的体质状况与环境因素、病症发展速度不同,病症较轻的患者可自行痊愈,病症较重的患者可发展为新生儿脓疱疹,脓疱疹可合成片状,随着病症的加重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品管圈活动在临床中能够有效进行健康宣讲,针对新生儿的自身状况进行指导,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技能,增强对新生儿的护理,预防新生儿红斑的发生[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品管圈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红斑的发生。研究组的红斑发生率为2.23%,对照组为12.69%,研究组红斑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为85.07%,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在实际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分析原因:新生儿红斑与新生儿脂溢性皮炎、新生儿粟丘疹、新生儿痤疮、过敏性皮炎和红痱有较大的关系,其中溢脂性皮炎最为常见,品管圈在临床中能够在完善护理内容的同时提升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技能,在新生儿中,能够较好地避免不良因素对新生儿的影响,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荐[6]。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新生儿红斑预防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降低红斑的发生率,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红斑品管圈家属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探究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查管理中的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大红斑的特写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动物身上长了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