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榆中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和途径

2020-12-21 05:58谈立新
甘肃农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榆中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

谈立新

甘肃省榆中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甘肃 榆中 730100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关键期。榆中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农业大县,脱贫攻坚是县委政府的“一号工程”,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全县所辖11镇12乡268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4万人,占总人口的76%,2018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2 313户83 834人,其中:未脱贫人口3 604户1.1万人。榆中县立足北部干旱山区、南部二阴山区和中东部区域特点,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中,按照“产业为先、龙头引领、农户参与、稳固脱贫”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三大工程”,落实“六大任务”,落实“规划到乡、项目到村、扶持到户、技术到田、培训到人”的产业精准扶贫举措,成功培育和打造了高原夏菜、百合、中药材、马铃薯和规模养殖五大扶贫产业,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确保实现贫困农户全覆盖全参与,特色产业对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为全县摘帽脱贫和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一、创新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实践新模式

(一)分区域规划布局,明确全新的产业扶贫新思路

近年来,根据榆中县情和不同地域特点,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南游、北药、东工、西商、中农”产业发展布局和“52369”产业发展计划,制定出台了《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发展规划》《榆中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等一批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立足于全县生态区域差异化培育打造培育产业方式,一张蓝图绘到底,南部山区建立旅游业和冷凉型蔬菜产业集聚区,北山地区建立中药材、百合、舍饲养羊、大蒜产业集聚区,东部片区建立马铃薯种植和设施农业集聚区,中部川塬地区都市观光农业和高原夏菜产业集聚区为主体构架发展布局,达到相对优势的集聚发挥,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产业。

(二)着眼带动农户发展,推广全新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精准脱贫产业是关键,贫困群众参与互动是内动能。县委县政府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在高原夏菜种植区,重点推广了以榆兴农庄“互联网+设施农业”和以康源公司为代表的“集团连基地带农户”的工厂化产业订单发展新模式;在养殖业方面,重点推广了以芳美肉牛合作社为代表的“母牛还犊+分散育肥+托管养殖”和兰州聚鑫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支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带动新模式;在北部山区,重点推广了以宏鑫中药材合作社为代表的“规模流转、集中种植、全程参与、延伸链条”中药材产业开发新模式和“统一技术、分散种植,统一加工、集中销售”的百合产业发展新模式;在中东部马铃薯种植区,重点推广了“小流转+大服务”利益链接新模式;在6个“三变改革”试点乡镇,大力复制推广“4+X”改革入股新模式,培育“三变”改革的新型经营主体8家、村集体经济组织8个,新引进龙头企业5家,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参与农户达1 853户,其中建档立卡户285户。通过科学发展模式的复制推广,带动4.2万户农户及贫困户全程参与到特色产业化链条中来,有效保障了贫困农户的稳定收入。

(三)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全新的政策扶持体系

全面落实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积极对接甘肃省农担公司,充分发挥“政担银”融资平台合作项目撬动作用,在特色产业发展贷款等金融支农政策方面对于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优先推荐、重点支持,并在财政、扶贫项目申报方面贷款贴息资金给予支持,既调动了农业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又有效保障了精准链接帮带贫困户发展效果,实现了融合互促的双赢格局。特别是2018年,通过“政担银”融资平台,共争取相关金融机构为该县授信3亿元。提前谋划,特色产业贷款工程项目,编制上报了《榆中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筛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150个、投资总额110亿元,为首批14家重点龙头企业发放产业贷款;积极探索为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土地流转抵押贷款5.8亿元;落实中央及省级第一批6 315万元财政专项扶贫到户产业发展资金,每户不超过1万元的补助资金,确保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

二、拓展打造特色产业增收脱贫新途径

(一)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化发展联盟,打造全新的产业组织体系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带动农户”的原则,该县支持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康源公司根据“四有三能”(即有实体、有能力、有基础、有温度,能带动、能示范、能组织)的标准,积极吸纳43家蔬菜产业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组建了榆中县高原夏菜、百合、生猪、肉牛、羊等产业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抱团发展、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户参与高原夏菜全产业链发展的水平,并直接带动660余户贫困户通过参与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通过这种方式将农户及贫困户直接连接在产业上,既达到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又有效探索了财政项目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形式、新途径。并发挥产业联盟链接市场、辐射农户的优势,新开拓了东南亚和中亚各国的高原夏菜销售市场,为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基础。通过产业联盟和龙头企业联系群众、对接市场、打通销路,有效带动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群众收入持续增长、产业化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二)着力推广“集团连基地带农户”发展模式,打造全新的链接带动体系

全县大力推广采取康源公司“集团连基地带农户”加大对高原夏菜产业利益链接发展模式,建立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由新型经营主体牵头负责种植管理,基地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绿色蔬菜产业、解决周边村民就业,走上绿色蔬菜产业发展道路,2018年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7 000多元、人均务工收入达到10 000元以上。通过“集团连基地带农户”发展模式,直接带动200余户有劳动力贫困户建设高效钢架大棚400余座、占地500余亩,实行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检测验收、统一包装销售,保障贫困户在一年内收回成本并有稳定盈利1万元以上;帮带无劳动能力100余户老弱病残贫困户建设大棚200余座、户均2座,通过将大棚出租,使贫困户年均固定租金收入6 000元;通过包购包销、技术服务、管理培训、吸纳贫困户土地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共同参与蔬菜产业发展,使贫困户同时获得产业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已带动66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达5 000元,保障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三)着力创新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措施,打造全新龙头企业精准帮带体系

围绕推动产业扶贫、带动农户增收,制定出台《榆中县龙头企业帮带贫困户稳定增收实施方案》,积极发挥财政项目的“指挥棒”作用,指导承担项目的农业龙头企业自行配套帮带资金,结合贫困户产业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精准链接帮带贫困户稳定增收措施,靠实帮带责任到户、到人,实现脱贫产业、务工就业岗位与贫困户的精准链接,带动人均稳定增收。结合“一户一策”政策的落实,指导171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与2 637户贫困户签订《榆中县农业龙头企业精准链接帮带贫困户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协议》,其中未脱贫户2 120户,巩固提升户517户,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着力解决好技术指导、信息沟通以及农产品销售等贫困户产业发展中的迫切难题,确保依托产业稳定增收。制定出台《榆中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增收和管理服务实施方案》,确保易地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

(四)着力深化开展农村“三变”改革,打造全新特色产业增收渠道新体系

一是引企入股分红。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探索建立合理的利益链接机制,积极整合县财政筹措财政资金、村集体扶持经济资金、县农投公司贷款资金1.29亿元,投入到招商引资企业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年为100个村每村保本分红5万元。二是对口帮扶分红。合作社对全县除低保兜底外收入达不到脱贫标准的400户建档立卡未脱贫户,整合天津市宁河区对口帮扶资金2 000万元,以每户5万元的标准入股6家龙头企业,按注入资金总量的10%为每户每年分红5 000元。组织落实第二批财政专项到户产业扶持资金2 794万元,按照每户2万元的标准,直接入股到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让1 397贫困户每年享受2 000元的固定分红收益。三是托养托管基地收益。发展康洁合作社、芳美合作社等托种托管和托养托管基地,带动500户农户稳定增收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四是产业扶贫车间带动收入。建成宏鑫中药材合作社贡井镇和康源公司马坡、银山、新营等乡镇产业扶贫车间,采用“三变+特色种养业”模式,按照“劳务收入保底+保底收入入股分红”“薪金保底+收益分红”方式,带动750户农户稳定增收脱贫,其中贫困户250户。通过采用拖手联合、精准帮带、保底分红等方式,让贫困户享受股金分红和产业兜底的双重保障,确保如期脱贫、稳定脱贫。

三、榆中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建议

(一)坚定走好产业扶贫道路

必须紧紧依托资源禀赋和相对优势,不遗余力培育发展壮大增收致富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产业式扶贫,坚定不移走产业化扶贫道路。

(二)坚定抓好激发产业活力

必须探索建立良好的农户带动机制,努力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融合互动,使分散的农户融入到产业链条中来,持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三)坚定做好壮大龙头企业

必须着眼于产业链条的延伸完善,不断扶持并推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通过政府扶持政策撬动来扶优扶强一批龙头企业,切实发挥好龙头企业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四)坚定育好新型经营主体

必须注重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和贫困户内生动力激发的有机结合,真正将广大贫困户培育为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致富能手,通过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最终实现贫困户增收致富目标。

猜你喜欢
榆中县特色产业龙头企业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榆中县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榆中县精准扶贫过程中农民参与度调查研究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