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当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020-12-21 03:43沈妙端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沈妙端

【摘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练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文中就从小学数学教学出发,探讨了如何巧设课堂练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练习

*本文为2018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当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课题批准号:ZPKTY18098)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授课的巩固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师生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既是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又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的主要途径。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加快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当堂练习,引导学生适练、巧练、精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当前课堂练习存在的问题,浅谈如何设计当堂练习,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新授课的习题首先要立足基础、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只有巩固好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挑战难题。而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的特点,对于一些练习题学生常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增强数学练习的趣味性非常重要,不要让学生“机械性、被迫性”地进行练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因为这些习题都是专家针对教学内容而精心设计的,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推敲并经实践检验的精品习题,是高品质的习题资源。教师也可以对这些习题进行改編,让静态的习题动态化,更具趣味性,调动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既能寓练于乐,又能更好地巩固相关数学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课堂练习的效果。

例如:教材上常见的一些口算题可以这样进行改编:以“夺红旗比赛”、“跳木桩”、“小猫钓鱼”、“抢答”等动态形式呈现,调动学生答题的积极性,让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练习口算,扎实计算基础,提高运算能力。

二、分层设计,提升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特点及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找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设计难易适中、题型多样的课堂练习,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每一节课的练习都要设计一些基础题和提升题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巩固练习环节,在练习了基础题后,我设计了以下这道习题:

你能用3个○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不同的数吗?请你画一画。

练习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实践,通过直观画珠子,后进生基本能写出两三个数,而优等生是可以写出所有的数。这体现了时间和难度的分层,学生通过交流后,发现只要有序思考,从百位开始画起,有序地移动珠子便能快速而且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300、210、201、120、102、30、21、12、3这些数。有的学生是通过在在不同的数位变换珠子的个数,从而写出:300、30、3、210、120、201、102、21、12这些数。学生通过交流,思维发生碰撞,便能产生智慧的火花。

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培养孩子发散思维的能力。比如: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342这个数吗?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创造出了用计数器、小棒、方块、图形、算盘、人民币、生活用品(如一件衣服表示100,一双袜子表示10,一颗纽扣表示1)等形式表示出342。这是一道些开放性的练习,它能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迁移,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出342,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实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变式延伸,发展思维

课堂练习中,教师经常会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变式练习。要多关注学生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变式训练。在学习新知后,有些同学没能真正理解,这时通过练习的进一步巩固,学生能逐渐理解所学知识。比如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这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学生在学习了乘法算式的含义后,与加法算式的含义混淆了。如:

(1)2和5相加

(2)2个5相加

刚开始练习时就有一部分孩子出错,通过讲解,对比分析,学生基本区分清楚。然后把这类型题进行变式延伸———“2和5相乘”、“2个5相乘”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挖掘每到题中的内涵,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最终再出一道题,把这四道题放在一起,进一步区分、巩固相关知识。又如,在《锐角和钝角》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锐角+直角一定是()角。学生根据钝角比直角大很容易就能得知是“钝角”。在解答完这道题后,教师应趁机对原题进行变式:锐角+锐角会是什么角呢?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的区分,进一步理解锐角和钝角有无数个,而直角只有一个。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甚至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练习必须架设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把数学练习生活化,能够学以致用。在练习中,教师应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挥数学知识应有的价值,这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

例如:在教学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四年5班有46名同学要去参观动物园,门票每人20元,50人就可以享受8折优惠,怎样购票最省钱?

学生想出了好几种方案,

方案一:46×20=920(元)

方案二:20×50×0.8=800(元)

方案三:找四名游客凑成50人,20×50×0.8=800(元),4×20×0.8=64(元)800-64=736(元),扣除四名游客的购票钱,最终要花736元。

方案四:20×50×0.8=800(元)20×4=80元(元)把这四张门票卖出去,还省了80元,最终只要花800-80=720(元),所以第四种方案最省钱。

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好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之,在新授课的练习设计时,首先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其次要遵循趣味性、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原则进行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还要注重通过有效的当堂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程英.巧妙设计练习巩固数学知识[J].课堂教法实践,2019(11).

[3]杨绘.向思维更深处漫溯———浅谈小学数学的练习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8(10).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