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

2020-12-21 03:43胡松青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胡松青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实验教育是科学学习的基础,实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目标。但是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小学科学实验教育的发展却存在困难。学校的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现状研究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自己身边的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在当前很多的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往往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未将课本和生活进行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反而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以趣促学,激活思维渗透核心素养

和生硬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相比,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趣味性导入。一个富含乐趣的开场更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比如:在对磁铁有磁性进行教学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运用磁铁来为学生变了一个隔空取物的魔术,我在手上帶上已经装好磁铁的手套,在一个铁架台上放上大头针,然后我问学生:“你们相信我可以不碰到大头针就能够拿到它吗?”学生们在这时意见出现了分歧,然后我就使用手套取到了大头针,这时的学生都兴奋不已,积极性很高。

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兴趣。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完成教学,采用猜谜或者游戏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比如,在对《植物的身体》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播放植物的开花结果视频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种在快乐中学习的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选取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素材

1.合理提出猜想,大胆创新,培养科学精神。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比如:在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我让学生对所听到的声音进行猜测,让他们猜想一下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经过敲打还是摩擦等产生的。这可以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很好地培养。

2.引领学生设计实验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实验教学里,实验设计环节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很好地锻炼。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的材料有两类,一类是已经具备一定结构的材料,另外一类是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比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节课的时候,我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学生得出是由于音叉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接着让学生观察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引申下面教学的声音的传播内容。这可以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对核心素养进行很好地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天素.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科普童话,2016(10).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