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成·发展

2020-12-21 03:43焦晓敏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主能力幼儿

焦晓敏

【摘要】幼儿园教师如何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资源,生成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主题内容,并根据游戏需要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开展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游戏活动,有效提高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增强幼儿发现问题、探索方法、获得经验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自主能力;主题游戏;环境资源

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以来,教师充分“放手”,努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特别是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的自由探索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可随着自主游戏的持续开展,我发现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迟缓,与材料的创造性互动逐渐减少,多为相同水平的重复操作;幼儿的游戏经验零碎,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我针对此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找出其主要原因为:幼儿游戏缺乏目的性。幼儿不知道自己要玩什么,和谁玩,用什么材料玩。因此,幼儿游戏只是自由地占有材料,无目的地使用材料,随机和小伙伴进行无效互动。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幼儿产生自主游戏的内驱力,使幼儿自主游戏真正发生呢?

一、挖掘主题,生成自主游戏内容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中指出:幼儿园课程内容应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应与周围的生活紧密联系。课程的内容应来自幼儿园的环境和现实生活,应从社区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寻找课程内容。因此,挖掘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资源是创设主题式自主游戏的基础。

1.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开展社区体验活动。幼儿园周边资源丰富,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消防大队、汽车站、小学;公园写生、游玩;广场放飞风筝、体育场亲子运动会、亲子参观农田、收获果实等。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地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了解身边的环境、历史、人文。活动结束后,班级教师带领幼儿开展一系列记录、交流、分享等活动,让幼儿把在社区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内化为经验,并激发幼儿萌发出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这些实践经验的意识,为生成游戏主题内容奠定基础。

2.依据社区活动经验,生成游戏主题内容。《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中指出:幼儿园室外环境要有利于幼儿开展运动、观察、种植、探索、扮演、操作等多种活动。我们根据幼儿园周边资源和开展的社区活动,师幼共同商讨,生成了“我爱新城”主题户外游戏活动,并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成多个游戏主题:新城幼儿园、新城生活小区、新城和安湖公园、新城游乐园、新城体育场、新城大舞台、新城汽车站、新城黄海大道、新城消防大队。主题内容融入各大游戏区域:建构区、角色区、表演区、体育区、涂鸦区、泥沙水区、种植区、饲养区。有了游戏主题,幼儿的游戏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任务意识,幼儿在游戏中持久性有所提高,游戏水平也得到了持续发展。

例如,在建构区,小班幼儿一般以简单垒高、平铺为主,能建构简单的家、房子、大桥等,多次观察发现,幼儿建构的内容都围绕这几个内容,建构水平也没有明显的提高。生成“新城幼儿园”游戏主题后,小班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也有明确的目标,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构成,提供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操作,建构的“新城幼儿园”出现了高层建筑,镂空式窗户,有一个小班幼儿为了换一块三角形的积木搭建“国旗”,主动用商量的方法从伙伴的手里换来自己认为合适积木。

大班的幼儿则能在游戏计划中,绘制要建构的“新城幼儿园”的图纸,并选择需要的材料,对照图纸细致地用积木将幼儿园立体表现出来,并且建构出滑梯、传达室等元素。由于主题游戏的开展,幼儿游戏目标明确、游戏过程更有意义,因此更为持久,游戏水平也随着主题的推进而不断提高。

当然,游戏主题、材料、区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课程的推进,社区活动的开展,游戏经验的积累而不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内容、重组游戏区域。例如,在开展新社区活动“逛超市”后,教师与幼儿商量生成新的游戏主题“新城苏果超市”。幼儿有了设计游戏主题的经验,能主动在游戏中根据生活经验生成新游戏主题。再如,在生活小区游戏中,有的幼儿的“钱币”不够用,由此产生新的游戏主题“新城银行”,教师的支持策略是,和幼儿一起想办法、找材料,引导幼儿动手设计银行卡、钱包等材料推进游戏的开展。幼儿在游戏中生成新主题内容,使游戏从教师领着幼儿走变成了教师跟着幼儿走。

3.根据游戏主题需要,丰富游戏操作材料。《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中指出:幼儿的学习主要是依靠与周围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基本的玩具和多样化材料以及具有生命气息的环境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幼儿园要根据游戏主题的需要,添置游戏材料,促进幼儿主题游戏的开展。

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开始阶段,幼儿园添置了积木、竹梯、木梯、轮胎、滑梯、秋千、爬网等材料设备。随着游戏主题的生成,游戏的开展,这些材料远远不能满足主题游戏的开展,幼儿园根据游戏主题的需要添置了木屋、沙池、水井等设施设备,并收集了大量的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在生活小区用玉米杆、稻草搭起草棚子,收集了大量的锅、碗、瓢、盆、勺子、铲子等生活用具。后来根据游戏主题的推进,需要建一个菜市场,于是孩子们又带来了南瓜、茄子、土豆等大量的材料,创建“新城菜市场”。这些材料及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又能让幼儿在和这些多样化、具有生命气息的材料互动中,积累经验,并激发幼儿产生新的兴趣和学习需要。

当然,主题内容的生成不仅仅只來源于社区资源、社区活动,还可以从幼儿喜欢的故事中生成,从幼儿熟悉的民间游戏中生成,从幼儿喜欢的动画片中生成。一切符合幼儿兴趣和需要,能激发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话题、热点都可以生成幼儿游戏主题。例如:在“新城大舞台”区域中,开始是班级幼儿选择并产生主持人、演员、化妆师、观众等角色,并制定节目单。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在“海绵宝宝”动画片中看到了“海盗”这个角色,对海盗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好我们幼儿园的大型滑梯是船的外形,于是孩子们用渔网把滑梯布置成海盗船,让家长制作或者购买了海盗的服装道具,生成了新的游戏主题“海盗船”。

游戏主题的生成、选择、修改,都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主导、开展,因此,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幼儿在主题游戏中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围绕主题,开展自主游戏活动

游戏主题生成以后,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法和策略,很容易让“主题”游戏成为教师“高控”下的游戏,失去“自主”的真正意义。那么怎么样开展“主题式”自主游戏才能让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持续发展呢

1.幼儿自己制定游戏计划。游戏计划让幼儿游戏有了目的性和任务感,增强了幼儿对游戏的期盼。幼儿如何自主制定游戏计划呢?

游戏前,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制定游戏计划,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需要,用图画或者符号对自己游戏进行构想:怎么玩?和谁一起玩?用哪些材料来实现自己的游戏计划。即使是小班的幼儿,也要制定游戏计划,虽然开始并不知道“游戏计划”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按照“游戏计划”进行游戏,但是,慢慢地,幼儿养成了做事前制定计划的好习惯。而大班的幼儿则慢慢学会了按照游戏计划开展自己的游戏。

2.幼儿自主选择主题内容。游戏有了主题内容,幼儿在游戏中有了目的性和任务感,加上自己制定的游戏计划,使幼儿产生完成任务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能成为幼儿学习的内驱力,激励幼儿遇到困难时,能通过寻找材料、寻求同伴帮助的办法克服困难,去完成自己计划中的任务,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到了提高。为了防止幼儿在游戏中机械地完成游戏目标和任务,失去幼儿自主游戏的真正意义。我们让幼儿自主选择主题内容,并可以根据游戏内容的需要调整游戏计划,更改游戏内容,这样可以让游戏的主题内容更适合幼儿游戏和学习的需要。

与此同时,有了游戏主题和计划,教师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也能根据主题内容和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幼儿,并根据幼儿在一定主题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游戏水平和学习品质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评价,并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久而久之,更有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持续性、大幅度的提高。

3.幼儿自愿组织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自愿的活动,只有实现幼儿自愿组织游戏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在游戏中“自由、自主、创造、愉悦”。因此,教师要在幼儿在自己制定游戏计划、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后,创设条件激发幼儿自愿组织游戏活动的愿望。教师可以布置环境、提供材料等方法。例如,把表演区的服装道具放在幼儿园船型滑滑梯的附近,有一天,孩子在玩表演游戏时,发现了海盗的服装,于是自愿组织了“海盗船”的游戏,孩子们需要把船型滑滑梯布置成海盗船的样子,教师提醒幼儿去资源室找到了很多渔网,于是“海盗船”的游戏就玩起来了。

教师还可以激发部分幼儿的“领导”“组织”能力,大班幼儿珂珂,特别擅长主持,她能胜任主持、催场、导演、调度等多种角色,能把一台表演游戏组织得精彩而有秩序。于是,教师充分利用珂珂的组织能力,让她带领一个团队组织她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游戏,在珂珂多次组织游戏后,越来越多的幼儿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全班幼儿自愿组织的游戏越来越多,幼儿自主游戏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4.幼儿自我开展游戏评价。以往的游戏评价,主角是教师,目的是为了解决材料收拾整理、幼儿互相之间发生矛盾等问题。而对幼儿的游戏与学习水平的评价不够科学合理,价值不高,不能为幼儿的下次游戏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总结。为了让游戏评价更有价值,我们让幼儿自己成为游戏评价的主角。

例如,在主题建构游戏《新城汽车站》中,幼儿在参观汽车站后,幼儿分四组合作建构“汽车站”,分别建构汽车站的主体大楼、售票大厅、检票口和安检处。每一组都自由组合、推选组长、制定计划、建构游戏,教师用手机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游戏结束后,幼儿对照制定的计划,评价各小组的建构结果;再看教师播放的游戏视频,评价游戏过程;在接下来的评价建构的汽车站的“实用性”时,幼儿提出安检处的传送带不能真的动起来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怎么办,并提出各自想办法,在下一次建构游戏中实现自己的想法。

三、拓展主题,提高自主游戏水平

1.捕捉“兴趣点”,提交幼儿参与力。由于幼儿园场地的限制,不能完全做到让幼儿自主选择每天的游戏主题和区域材料。但是,兴趣是行动的内驱力,因此,游戏主题的生成和开展一定要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也许刚开始,孩子不知道怎么生成游戏主题,但是在教师引导后,应慢慢地让幼儿成为主题生成的“主体”。他们不仅有生成主题的权利,同时也有拓展主题、生成新主题的权利。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運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创设有趣味的情境,支持幼儿拓展游戏主题。

例如,主题建构游戏“和安湖公园”开展一段时间后,幼儿园开展了亲子活动“参观青口特大桥”,幼儿对建构青口特大桥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教师开展谈话活动“青口特大桥”,引导幼儿把在参观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分享、交流,为深入了解青口特大桥,生成新主题活动打下基础。教师又在活动区增添了PVC管材、纸箱等材料,支持幼儿新主题的生成。幼儿在谈话活动后,生成了在和安湖公园边上建青口特大桥的游戏主题,制定了分组建构青口特大桥的计划,再后来,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特大桥旁边拓展出“加油站”“停车场”等游戏主题。

2.瞄准“差异点”,提高幼儿学习力。幼儿园户外游戏主题设置,材料的提供是相对固定,不分年龄段的,很容易造成小、中、大班幼儿游戏主题相同、内容相同,教师的指导策略相差不大,幼儿游戏水平的呈现也没有明显区别的结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和游戏水平的不同,引导幼儿拓展出有新挑战的主题游戏,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愿望,支持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例如,户外主题活动“草地娃娃家”。小班教师根据幼儿特点和游戏水平,运用这样的策略:(1)开展主题谈话“我的一家”,帮助幼儿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2)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主题环境“幸福的一家”,支持幼儿参与到游戏学习活动中;(3)开展歌表演、室内娃娃家游戏,帮助幼儿积累了游戏经验;(4)根据小班幼儿好模仿的特点,创设多个主题娃娃家,让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满足自己的游戏需求。

中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娃娃家的游戏经验,游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单纯的娃娃家游戏已不能满足中班幼儿的游戏需要,中班教师的策略是:根据幼儿游戏的开展和幼儿水平的发展的需要,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激发幼儿拓展出“菜场”“超市”“银行”等游戏主题,并引导幼儿根据新主题游戏需要制定游戏计划、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开展新主题游戏。

大班教师则完全放手,退到幼儿身后,做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学习契机生成主题,开展游戏:根据绘本故事改编主题游戏《狐狸和小兔》;根据音乐欣赏活动创编主题游戏《森林音乐会》;班级有孩子过生日,生成主题游戏《生日派对》……并放手让幼儿自主开展小组讨论、制定计划、设置环境、准备材料、招聘伙伴……等自主学习活动。

拓展的主题来自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源于幼儿学习需要,能调动幼儿新的学习动机,能持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3.聚焦“困惑点”,提升幼儿发展力。幼儿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均衡的,既有规律性,又有阶段性,既有普遍性,又有个别差异。大班幼儿经历了小班平行式游戏,中班联动式游戏后,他们需要开展水平更高、更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因此,我们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发展,捕捉幼儿游戏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影响游戏的原因,退到孩子的身后,成为幼儿游戏的追随者、陪伴着、支持者。

例如,大三班幼儿在玩“草地娃娃家”区域时,是这样拓展游戏主题的:幼儿根据绘本故事、动画故事、自身生活经验等,创作主题游戏的剧本。用竞选的方法选出主题游戏的“老板”(幼儿自己称作老板,其实是领导者意思)。当游戏中遇到无法把握时间的问题时,教师追随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简单认识时钟,把教室的时钟带到游戏场地,虽然大班幼儿还不能完全认识时钟,但是大家共同约定长针走到哪个数字,就做什么,走到哪里就收拾玩具,游戏中加入认识时钟的内容,幼儿对游戏的进程和结束的时间有了自主掌控的能力。新的主题、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在促进游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条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

我园教师就是在《规程》《纲要》《指南》的指导下,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挖掘幼儿园周边环境,发现有价值的资源;基于幼儿已有的经验,生成游戏主题;根据幼儿的学习需要,开展自主游戏活动。幼儿在充满挑战的主题游戏中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已有經验和学习需要有效结合,在发现问题、探索方法、获得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燕.幼儿德育教育中主题游戏的创新实践[J].才智,2020(2).

[2]袁媛.户外自主性角色游戏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能力策略研究———以主题游戏“迷你小社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3]罗盈.试论主题游戏与主题探究活动相互推进的指导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8(2).

[4]杨荣斌.新主题游戏开展的存在问题及教师支持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

[5]吴白西.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17(2).

[6]殷花.以环保资源为媒介开展深度主题游戏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4).

猜你喜欢
自主能力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浅析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
刍议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的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