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

2020-12-22 04:53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资源型辽宁省资源

王 风 峰

(沈阳大学 经济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一、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特征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区域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在辽宁省资源型城市中,资源型产业是支柱产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产品有煤炭、石油及其他石化类加工品。

1. 资源型城市形成的突发性

资源型城市形成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是国家出于对资源开发的需要而建立起来并逐步发展壮大的一类城市。辽宁省属于典型的“资源立省”。辽宁省沈阳、鞍山、抚顺等资源型城市的形成,都离不开我国工业化的背景和国家特定时期政策方针的指导,形成过程均具有突发性特征。无论是国家重大工业项目的特殊安排及配套相关附属项目的同步建设,还是紧随其后而逐步完善的钢铁、机械、能源、有色、化工等产业为主的产业链条完善,均与煤矿、铁矿等类似的矿产资源高强度开发密切相关。辽宁省的很多城市都被冠以“钢都”“煤都”“石化之城”等称呼并享誉全国。

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采和加工而发展建设起来的,“依矿建城”和“以矿兴城”现象很普遍。这些城市中资源型经济在城市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必然形成了以资源开采为主,或者以矿产品为基本原料进行生产的单一型产业结构。辽宁省比较典型的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就有9座,经济高度依赖于资源型产业而忽视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化,经济结构难以均衡,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也呈现出单一化的特征。

3. 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资源型城市的立市之本是资源,资源的生命周期深刻影响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因此形成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1]。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其所拥有的资源存在兴衰与共的关系。随着资源数量的逐步减少,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决定了资源型城市会经历由盛到衰的周期性变化过程,这是资源型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然过程。辽宁省很多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可以说是步入了“老年期”,经济发展缓慢,甚至逐渐沦为经济困难地区。

二、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问题

1. 资源枯竭导致经济衰退

资源型城市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很大,所生产的产品大多属于原料和燃料,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较少。资源日益枯竭后,生产产品数量减少,城市的经济一落千丈。不仅如此,具有城市经济支柱地位的资源型企业不景气还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资源型城市中,有很多企业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为大型资源型企业提供配套产品。一旦上游资源型企业出现经济困境,相关企业则会紧随其后陷入困顿,必然会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形成冲击,这也是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其他城市整体经济差距日益加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就业形势严峻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主导经济类型是资源型经济,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属于单一的初级产业结构,其他产业处于辅助地位,发展比较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条件下,无论是就业结构还是所有制结构都呈现出明显的单一化特征。一方面,很多城市资源型产业职工在劳动力总量中占比偏大,产业内部某一个企业一旦停产,行业壁垒的存在使得停产企业很难转产并重新安置过剩员工。另一方面,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并没有完全放弃原有的资源型产业,而是将其进行升级,反而导致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日益减少,劳动力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同时,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力资源的劳动技能普遍单一,劳动力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重新就业方面不具备优势。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超过了国际警戒线7%的水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

3.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经济下滑的同时,还伴随着自然环境恶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问题。辽宁省资源型城市长年不断开采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许多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水土和大气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环境污染和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不仅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且也影响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煤炭城市阜新为例,沉陷面积已达101.4平方公里,2.7万座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影响7.8万居民[3]。

三、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条件

为了使辽宁省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不陷入“矿衰城衰”的境地,经济转型发展乃是必由之路。资源型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生态系统,任何经济结构的调整都会对受损生态环境修复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体经济。所以,经济转型发展中接续产业的选择就很关键。

1. 区位优势便利适合物流业发展

辽宁省环渤海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海路、公路、铁路网稠密,一些资源型城市刚好就处于环渤海湾经济带上。“钢都”鞍山市就是沈阳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是联结省内两大中心城市(沈阳和大连)的枢纽,京沈高速、长大铁路等都经鞍山,贯通着辽宁中部城市群与沿海地带;“煤都”抚顺市临近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沈抚城际轨道交通、沈吉铁路等交通设施完备;“油城”盘锦市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拥有盘锦港,又临近营口港和大连港。总之,这些资源型城市区位优势很明显,非常适合物流业和交通业的大发展。

多年来,辽宁省定位重要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大多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城市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较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更是发展缓慢。如果借助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使其成为这些城市的接续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将有机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升。

2. 自然环境禀赋适合旅游业等服务业发展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几乎都有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旅游资源都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和价值。鞍山市拥有3大旅游品牌——“辽东第一山”的千山、“世界第一玉佛”的玉佛苑、全国4大康复中心之一的汤岗子温泉等。抚顺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世界文化遗产清祖陵、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秧歌、4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亚洲最大的皇家极地海洋世界等。本溪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本溪水洞、3座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上述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利用先天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常规模式的旅游业,而且还可以利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残留的遗址突出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项目。“以矿立市”的城市可以利用大型露天煤矿关闭后独一无二的采矿遗址建成本地新型工业旅游景观区,如抚顺市酝酿采用大型露天矿坑蓄水建成人工湖景观就属于一个范例。

3. 发掘衍生资源和稀缺资源生产潜力

辽宁省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矿山尾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积存现象,这些积存资源看似废物,实际上却是后续开发过程中可以再次利用的衍生资源,仍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应该加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创造出应有的价值。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大力推进尾矿综合利用,也是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一部分。

此外,一些资源型城市资源储量种类多、品种全。不仅煤炭、铁矿等基本工业资源丰富,而且稀缺矿藏,如锰矿、菱镁矿和油页岩等也有较大蕴藏量,还是全国有色金属的重要产地之一,这些稀缺资源及其新兴的下游产业都可以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接续产业。

4.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是在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很多资源型城市依靠政策为国家提供资源产品,有一些城市可以说是“因煤而生”,“先矿后城”。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劳动力比资本更难于在地区间流动的情况下,明智的选择是资助传统产业退出,促进新兴产业的替代[4]。

2013年,《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颁布,以加大资金投入扶持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虽然每个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不同,支持的模式各异,但是这些政策都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起到了极大的驱动作用。随着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步入正轨,如何选择接续产业并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四、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对策

1. 大力发展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应该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条件推进物流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辽宁省现代服务业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软肋”,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高[5]。应科学规划,利用城市之间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建设连片的物流园区,吸纳工业部门闲置下来的劳动力,拉动区域经济增长。运用现代理念和技术,整合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批发市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化和商业化兼具的服务业模式。

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业作为接替产业拓宽了原有资源的生产领域,拉长了产业链条。特别是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发展,门槛较低,很适合城市原有富余人员就业。以葫芦岛市为例,充分利用沿海地理优势,实施开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加强与北京等城市的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实现互惠互赢。旅游业作为接续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在稳步上升。

2. 深度发展资源型产业

一些资源型城市在经过长时间的开采后,资源保有量仍然比较丰富。资源仍处于稳定期的城市可以考虑资源深度加工。应该引进和利用先进技术,拓宽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提高资源开采利用率,改变传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围绕资源型产业的效益问题,除了延伸产业链,更应该实现资源深加工,淘汰一批技术落后产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例如:鞍山市依托鞍钢集团的技术优势对丰富的铁矿资源进行深度加工,生产高端精特钢材;本溪市立足丰富的植物和药材资源发展前沿的生物医药行业;盘锦市利用油田资源发展石油深加工业,生产有机化工产品。深度发展的资源型产业更适合采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发挥城市原有的工业特长和优势。

3. 培育多元化经济结构

基于全省经济整体格局提出全局性经济结构调整对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快速提升产业竞争力。利用振兴东北经济政策,立足现有资源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依靠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发展新型成长型产业园区,推动经济结构向多元化转变。各个城市应该针对不同的条件,有的放矢地推进接续产业发展:阜新市转向发展煤制天然气和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本溪市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中心的中草药基地。有些资源型城市的接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对当地经济的支撑能力高于平均水平。例如盘锦市以塑料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及精细加工新技术等接续产业多点支撑城市经济,取得了良好效果[6]。

4.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辽宁省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是一个好的举措,是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工业项目相比,上马现代农业项目不仅需要的投入少,见效快,而且吸纳劳动力能力很强。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广大的县域地区可以综合考虑自身的土地条件和气候状况,展现地方特色建设符合本地自然情况的现代农业园区。这些现代农业园区应该以中小企业的规模为主,本着就近原则,优先吸纳一部分城乡交界处的剩余劳动力。例如,阜新市利用本地草原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抚顺市和本溪市结合山地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重点发展果树栽培、药材加工或者生态观光农业等产业,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

5. 积极探索创新发展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的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资源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的“短板”效应,严重制约了城市整体发展。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中需要提倡“渐进性”创新理念,即逐渐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谋求接续发展的理念。资源型城市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同时发挥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能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拉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接续产业竞争力。

资源型城市中,每个城市的科技基础和技术优势有所不同,可以作为接续产业的技术突破点也各不相同。例如:本溪市可以创新科技,重点开发中药标准品及中药提取物、新型复合材料等高端产品;抚顺市借助科技力量发展耐高温合金材料;盘锦市发展以合成树脂改性的新型材料产业和精细化工配套产业,改变化工以原料为主的旧有局面。

6. 发挥金融在接续产业中的助推作用

资源型城市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很有必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必然需要发展大量的接续产业,接续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规模比较小,资金实力较弱,更需要外部金融支持。但是,因为接续产业往往是新兴产业,银行并不熟悉其经营内容,而且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前景不明朗,银行对其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贷款的风险增大。很多银行贷款意愿不足,或选择拒绝贷款。接续产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加大,进一步发展陷入尴尬局面。

应加强金融服务创新,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便利条件。设立专门金融服务机构,如中小企业和重点项目信贷服务中心等,集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等职能于一身[7]。金融部门必须改变传统做法,谋求整体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只有金融机构选择合作才能使接续产业做强做大,逐渐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中脱离出来。同时,金融机构自身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形成“双赢”。

五、 结 语

在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已经出现资源枯竭的事实面前,城市转型发展已是明智选择。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转型城市接续产业的选择关系到转型成功与否,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应该树立创新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变单一化产业结构,做好接续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型辽宁省资源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识别及转型升级对策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两大目标“”六大任务”
——图解《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