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试及信息处理》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施

2020-12-22 10:36朱非晏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0年6期
关键词:信息处理教学效果教学法

成 兰, 朱非晏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2046)

0 引言

《工程测试及信息处理》作为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教学模式直接影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涉及理论知识繁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学难度较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作者在《工程测试及信息处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一种“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由“主演”转变为“导演”、学生由“观众”转变为“主演”进行角色互换,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用科学严谨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1 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工程测试及信息处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

《工程测试及信息处理》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 教材所涵盖内容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检测与传感技术等。 这些内容理论逻辑推理性强, 学生刚开始学习起来就比较抽象,不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发挥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及协同创新能力, 保证教师对每组学生团队及每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本文作者在授课前将班里的同学分为若干组,每组3~5 人。

1.1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阶段,首先,任课教师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整合为若干子项目。 其次,教师根据各组学生学习能力强弱不同,按照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方式逐级布置不同的子项目。 最后,教师建立微信公众号,将每个子项目所涉及的知识、 项目实施要点等学习资源整合后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学生。 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完成课前知识预习。 具体项目及实施要点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名称及实施要点

1.2 课堂教学

由于《工程测试及信息处理》课时为32 学时,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任课教师首先在课堂时间段将该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接着学生按照项目实施要点,以团队形式,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查阅、现场参观、图书馆资料查找等多种途径获取该项目所需更为详实的资料和数据, 完成项目的仿真或实物制作, 同时在课堂上用PPT 进行项目汇报;学生汇报完毕后,其他组的同学现场提问并给予评分; 最后任课教师进行项目点评、 知识梳理、纠错、补充和知识拓展等,完成老师对该项目组成员的综合评分。 自评表、互评表和师评表分别见表2、表3、表4 所示。

表2 自评表

表3 互评表

表4 师评表

1.3 课后总结

为了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保证教学效果,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后的任务以项目总结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撰写结项报告;②结合当前知识积累,总结该项目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③合理规划下一步学习和努力的方向;④成绩评定,学生的考核成绩主要由自评、互评、网评、师评、答辩和基础知识测试等六部分组成,其各部分分值配比不同,分别为:自评占10%、互评占10%、网评占10%、师评占10%、答辩占20%、基础知识测试占40%。 由此作为学生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2 课堂实施效果及评价

为了检验采用“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本文作者从同一届的两个班分别抽样了25 名学生,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另一个班采用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和团队协同能力等三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

图1 教学效果分析图

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学生从认知、 思维拓展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均比传统教学法的学生综合能力要高,有的甚至呈倍增长。 同时,由于学生在做项目过程中,可以寻到一种乐趣和自信,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

3 结束语

“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施,使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增强, 既增加了学生对知识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协同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尽管如此,这种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多途径获取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完成知识的融会贯通,需要教师备好学生,统筹布局。 其次,对学生也有很大的挑战,学生的认知层次不同,理解高度不一,其学习的效果也会存在差异。

猜你喜欢
信息处理教学效果教学法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基于Revit和Dynamo的施工BIM信息处理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地震烈度信息处理平台研究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