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延续性护理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0-12-22 13:31赵海艳赵兰
贵州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延续性医务人员效能

赵海艳 赵兰

(宝鸡市中医医院静配中心,陕西 宝鸡 721001)

院外延续性护理是临床一类利用率较高的护理内容,在多类疾病的护理阶段,尤其慢性病的自我管理中有重要作用[1]。冠心病作为临床一类较危重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更加重视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其核心价值在于将院内护理延伸至院外,实现患者病期的持续性护理,长久干预疾病发展[2]。笔者参阅相关文献[3-4],提出予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其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间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6~81岁,平均(69.85±7.27)岁;实验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8~80岁,平均(68.27±7.45)岁。纳入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5];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可全程参与本次研究及后续随访工作;未丧失正常表达能力。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基于延续性护理下的健康教育:(1)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由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担任组长,主治医师及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组员挑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经统一培训并考核通过予以正式成组。(2)患者入院由责任护士引导其接受系统检查,掌握患者病情后制定治疗方案,向患者介绍护理小组成员,并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主要内容涉及膳食干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症状管理等内容。(3)将本院编制的冠心病健康宣教手册发予患者,并就其中重点内容予以标注及解读,结合多媒体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生、治疗、护理机制。(4)出院前1天指导患者填写相关观察量表,收集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基线资料,同时有关药品指导、复查安排等具体事宜以书面形式交由患者及其家属并再次遵嘱严格执行。(5)每周1次电话随访收集患者院外自我护理情况,对患者执行不当的条目予以及时指出及纠正,言明该事项执行的重要性,鼓励患者严格执行护理标准,同时将日常监督任务交由患者家属负责,发放病情监督表,内部包含今日是否规范用药、休息、膳食、运动等条目,每月回收1次。(6)每2周安排我院心内科专家就冠心病的自我护理开展1从专项讲座,主要内容为疾病的自我护理技能、锻炼方法、膳食计划及如何规范自身病情监测等内容,讲座内容由浅入深,递进式开展。(7)每月举办1次病友交流会,由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管理水平为其制定小目标,完成后可发放纪念品,同时鼓励亲友陪同参加,安排疾病管理效果显著的病友上台分享自护经验,并以既往成功治疗案例激励患者,提升患者治疗自信心与积极性,巩固患者治疗心理建设。(8)组建微信群,便于患者日常互相交流病情,同时由专门的医务人员管理微信群,定期以图文的形式上传疾病护理经验,并及时解答患者就疾病的相关问题。

1.3观察指标 疾病自我管理行为:依照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评估,分值越高提示疾病自我管理行为越优。自我效能:依照冠心病自我效能问卷评估,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自我效能越优。

2 结 果

2.1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2.964、4.393、6.576、3.075、2.105、3.453、2.848,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分]

2.2两组自我效能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9.301、6.122,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的比较分]

3 讨 论

研究[6]显示,予以经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者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护理者。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冠心病自我效能问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可提升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有利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维系。

作为整体护理中一类较常见的干预模式,延续性护理遵循“以人为本”治疗理念,其本质在于保障患者院外护理质量,可视作院内护理的院外延续。临床为体现治疗经济性,缩减患者治疗费用,释放紧张医疗资源,提倡患者机体指标符合标准后及早出院。但受早期出院影响,意味着患者临床疾病护理难以全面均衡地展开,缺乏有效护理保障,以致患者出院后疾病恢复慢,甚至疾病复发,造成不良影响[7]。院外延续性护理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情况的发生,经由成立护理小组,将患者与医务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后续经由紧凑的随访工作,帮助患者明确疾病护理内容,使患者获得与住院相较一致的护理宣教体验。电话随访主要在于就患者疾病认识与行为方面进行约束,而本次研究定期召开的专家讲座,则进一步丰满患者及其家属就自我护理方法的认识,过程中注意由浅入深,教授患者及其家属专业的运动方法、健康的饮食方案、科学的用药指导等内容,另每位参与者疾病护理水平提升。病友交流会集结所有患者,医务人员鼓励患者分享疾病管理经验,因皆为患者身份,故而更易感同身受,引其情感共鸣,健康教育意义显著。微信群则为患者与医务人员就疾病的交流提供有效信息平台,避免距离造成的时间浪费[8]。综合开展延续性护理工作,有助患者疾病管理水平提升,意义积极。

猜你喜欢
延续性医务人员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