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后气道吸入的影响

2020-12-22 13:31寇旭银康小琴
贵州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体位

寇旭银 康小琴

(1.西安汉城妇产医院产科,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新生儿是胃食管反流(GER)发作时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症状,甚至诱发气道吸入,不利于新生儿喂养及脏器发育[1]。临床针对GER新生儿必须选取合理、舒适体位,改善胃食管反流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探讨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后气道吸入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的GER新生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胎龄37~42周,平均(39.35±1.14)周;体重2.5~3.1 kg,平均(2.78±0.13)kg;Apgar评分7~10分,平均(9.63±0.24)分。观察组男28例,女18例,胎龄37~42周,平均(39.46±1.27)周;体重2.5~3.3 kg,平均(2.67±0.15)kg;Apgar评分7~10分,平均(9.28±0.18)分。纳入患儿均因呕吐、进食困难、哭闹等入院就诊;呕吐物内未见胆汁;肝、肾、心、肺等脏器组织均正常; Apgar评分≥7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改良体位护理:(1)睡眠采用右侧卧位,上身下垫小枕,与床面保持约20°。如患者需进入保温箱,则将床头适度抬高,约与床面形成20°斜坡,然后改为侧卧位。(2)指导母亲将患儿头部放置于左臂,并面向双侧乳房,患儿身体与水平面呈45°~60°角,喂养完毕后仍需保持该体位,可于30~60 min后更换为平卧位,将头部偏于一侧。(3)在患儿身体状态允许情况下,护士可于喂奶后将其竖向抱于胸前,轻轻拍打背部,促进排气,然后调整为斜坡卧位(与床面约形成35°角),头部偏向可左、右交替。两组均于入院当天开始护理,在用药与体位护理期间,护士需备好呼吸机、氧气罩、吸痰器等急救设备,便于应对突发事件,一旦发现患儿误吸,需立刻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确保呼吸道通畅。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2、4周)后的每日吸奶量、呕吐次数,采用多功能监护仪检测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并观察呕吐、气道吸入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每日吸奶量、呕吐次数的比较 两组护理2,4周后的每日吸奶量高于护理前,呕吐次数低于护理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呕吐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每日吸奶量、呕吐次数的比较

2.2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的比较 对照组护理2周后的呼吸频率、心率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护理2周的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氧饱和度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的比较

2.3呕吐、气道吸入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护理4周的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90,P<0.05)。观察组气道吸入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06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呕吐、气道吸入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 论

GER在婴幼儿中常见,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轻度患儿仅有溢乳症状,而重度者可诱发喷射性呕吐。GER新生儿吞咽功能普遍较差,呕吐物容易被误吸,增加气道吸入风险[2]。新生儿GER后气道吸入发生与体位摆放相关,通过选取合理体位,有利于减少这类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呼吸功能、肺部功能发育。由此可见,体位护理对GER新生儿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体位护理后,呕吐次数较对照组均下降,提示改良体位护理能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考虑主要是由于改良体位护理下喂养时、喂养后适度抬高患儿头部,可促使胃内容物顺利到达肠道,从而减少残留奶量,改善呕吐症状,提示护理人员应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个体特质进行护理干预。新生儿胃部容量小,消化能力弱,取仰卧位时,幽门高于口腔平面,因胃压增高出现胃食管反流,因此,患儿进食后不宜选取该体位[3-4]。为了避免引发误吸,在喂养过程中要适度抬高患儿头部,当喂养完毕后,需将其竖向抱于胸前,轻拍背部,有利于打嗝、排气。

本文观察组患儿进行体位护理后,患儿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比较稳定,而对照组心率、呼吸频率波动相对较大,但均未超出正常范围,提示改良体位护理可一定程度上维持患儿体征稳定。研究[5-6]表明,GER对婴幼儿呼吸频率、心率有一定影响,可导致生命体征指标产生波动,通过更换合理体位能提高生命体征稳定性。另外从两组干预4周后的呕吐、气道吸入发生情况上看,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体位护理抗反流作用更显著。

猜你喜欢
血氧饱和度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糖臬之吻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的研究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