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材用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解读

2020-12-23 02:42王海霞曾庆南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4期
关键词:竹材技术规程林分

王海霞 曾庆南 程 平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南昌 330032)

2020年7月17日,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1258—2020《淡竹材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自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编制,标准的实施对于江西省提高淡竹资源质量、促进淡竹材用林规范化培育和安全生产、推进淡竹产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标准制定的背景

淡竹(Phyllostachysglauca),禾本科刚竹属植物,秆高5~12 m,直径2~8 cm,节间长,最长可达40 cm,壁薄,厚仅约3 mm。竹材篾性好,适合编织各种竹器,也可整材使用,作农具柄、搭棚架等。主要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各地区,生长于丘陵及平原,尤以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省为较多,是江西省一种非常优良的中型笋材两用乡土竹种,也是江西困难立地石灰岩山地重要植被种,资源分布广泛。淡竹的加工利用是江西省部分地区的传统产业,特别是瑞昌市的竹编产品,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来,由于与周边省份产业对接,各种规格的竹竿等粗加工产品较多,对淡竹的加工利用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目前江西省淡竹资源质量普遍较差,绝大部分林分处于野生状态,对资源的利用也停留在竹材的粗放利用阶段;同时,由于经营理念落后,产区对于竹材的利用处于无序采伐、无人监管的状态,掠夺式的采伐使得资源质量逐年下降,甚至出现了竹林退化现象。长此下去,资源势必衰退甚至枯竭,进而直接阻碍淡竹产业的发展。为此,开展淡竹材用林丰产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制定相关技术规程,规范淡竹培育,促进淡材用林规范化培育和安全生产、推进淡竹产业有序发展迫在眉睫。

为了切实解决淡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竹类研究团队于2012年开始,根据竹类植物的可塑性、局部环境因素的可调控性、淡竹生长发育规律和设施培育技术原理,在整合现有先进科技成果基础上,利用人工促成、环境调控和设施工程技术等创新手段,开展林地养分调节、水分控制、地温控制、光照调节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科学先进、完善成熟的淡竹培育技术新体系,有效提高淡竹林分的立竹度、立竹胸径和优质竹材产量,最终达到林分丰产、高效的目的。

项目组在此研究基础上,制订了《淡竹材用林高效培育技术规程》,规范淡竹竹材用林栽培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淡竹林立地级、移竹造林、成林培育及丰产标准等要求,为促进淡竹规范化培育和推进淡竹产业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标准适用于淡竹材用林的培育。

2 规程特点及主要条款

2.1 规程特点

规程首次提出了淡竹材用林的相关培育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考虑了不同立地等级竹林结构及生产指标,实现了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指标的可控性。

2) 针对淡竹喜肥特征,充分考虑了淡竹生理生长特点及不同肥料特征,规程编写侧重不同肥料的施用时间、方法及用量。

3) 借鉴了地方标准的成功经验,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江西省生产的实际情况,首次对相关的指标或要求进行规范。

2.2 主要条款解读

根据林分生长情况,并结合研究的结果编制技术规程中的条款,以保证林分丰产培育技术的适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注重技术规程的实用性,继续对技术标准中积累的实测数据进行更好的补充,以便修订规程。规程内容的研究力求尽可能全面,既考虑一般性要求,又有针对性,同时又提出量化的指标,便于操作和应用。

1) 母竹的选择和移栽。主要考虑林地选择、整地、母竹选取、移栽等技术措施。母竹的选择及移栽直接影响着造林质量,因此,规程对母竹质量及栽植技术做出了规定,确保造林成活率及林分竹材产量。

2) 幼林管护。主要对套种、灌溉、施肥及疏笋养竹等技术措施做出规定,以确保尽快成林。

3) 成林管护。主要对灌溉、施肥、挖笋、留笋养竹、竹材采伐、开花管理等技术措施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林分丰产高效。

4) 留笋养竹。留笋养竹是幼林成林的关键措施,也是保证竹材高产的必要措施,为此,为保证竹林结构、竹材产量稳定,本规程特别指出合理的留笋养竹方案。

5) 施肥。淡竹是喜肥树种,适当的施肥能有效提高竹材产量和质量,因此,规程根据科研人员长期的研究结果,规定了施肥时间、施肥种类和施肥量,以确保肥料利用率及林分产量。

6) 灌溉。淡竹是喜水怕涝植物,有效的水分管理,是确保林分生长和高产的技术措施,特别是笋芽分化期,保证水分供应是笋芽分化的必要条件,因此,规程规定了恰当土壤湿度和灌溉的时机,以确保林分正常生长。

7) 竹材采伐。竹材是材用林的目的产品,合理的采伐可以有效提高林分经营效益、稳定林分结构,以保证林分的可持续经营。规程对采伐量、采伐对象、采伐季节和采伐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

8) 病虫害防治。防治主要采取综合措施,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原则,规程介绍了淡竹材用林病虫害诊断、发生的原因和防控期危害的技术措施。从林分群体健康的角度,找出影响淡竹林分群体健康的关键因子,并通过改善营林技术措施,提出促进淡竹林分群体健康、提高病虫防控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9) 丰产标准。对淡竹丰产林的树种组成、立竹度、胸径、年龄结构及竹材产量做了具体规定。

3 标准宣传和应用建议

建议通过科技特派员活动、实施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编发技术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强规程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营建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普及淡竹科学培育理念及技术,提高淡竹材用林培育科学水平,推动淡竹产业发展。

标准出处

江西省林业局. 淡竹材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258—2020[S]. 南昌:江西省林业科学院,2020.

猜你喜欢
竹材技术规程林分
广西:审定通过4 项果品深加工技术规程
SiO2气凝胶纳米颗粒浸渍改性对竹材性能的影响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流苏树嫁接耐寒桂花技术规程
热处理毛竹材吸湿与解吸特性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竹材首饰的开发设计研究
不同经营模式苦竹林竹鞭生长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