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各省实际产出的影响分析

2020-12-23 02:39杨翊晗
吉林金融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省份汇率人民币

戴 序 杨翊晗

(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长春 130117)

作为世界经济领域的大国,我国实际产出的增长,会通过外国收入的反作用效应及经济驱动效应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关注中国实际产出问题,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各省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因而,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全国各省实际产出影响的差异性,有助于国家政府通过汇率政策引导并平滑各省实际产出的非平衡态势。

一、实际有效汇率对实际产出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实际有效汇率对实际产出影响的学术文献最初始于实际有效汇率的构建,然后拓展到影响效应。有些学者认为,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无论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对实际产出的影响都比较薄弱(陈国伟,夏江,2002)。有些学者认为,实际有效汇率升贬值越大,对实际产出影响较大(卢万青,陈建梁,2007)[1];其中,大幅升值产生的负面冲击更为突出(李建伟,余明,2003)。如果实际有效汇率低估10%,人均GDP增长率每年额外增长约1.25%(Gregory T.Papanikos,2015)。

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最直接影响的是一国的对外贸易差额,亦称净出口——是构成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会通过支出乘数效应影响实际产出。一国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在短期内会造成其对外贸易逆差进一步恶化,而在长期内才会改善其对外贸易差额。这种J曲线效应的期限与程度也存在国别差异(Anil K.Lal, Thomas C.Lowinger,2002)。虽然实际有效汇率和贸易差额在长期内存在着协整关系(巴曙松,吴博,朱元倩,2007), 但是一国对其不同贸易伙伴的贸易差额不一定存在J曲线效应(叶永刚,胡利琴,黄斌,2006)。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通常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但各省份的实际有效汇率存在着显著差异,对其经济增长方式、通货膨胀及减少贫困的抑制效应都具有异质性(赵文军,2014)。干杏娣和许启琪(2020)还构建并指出,区域投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可以通过吸引大量对外直接投资带动被投资国经济增长。

目前关于实际有效汇率对实际产出影响的文献主要研究了实际有效汇率对实际产出影响的国别效应。中国学者更侧重于从全局视角去研究这个问题;虽然有少数文献关注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经济增长方式、通胀及贫困的影响,但是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各省实际产出影响效应的学术文献还比较少。

二、人民实际有效汇率对各省实际产出的实证分析

为了有效发挥人民币有效汇率促进全国地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动能效应,确定两者之间精确的数量关系,我们基于人民币汇率直接影响进出口的实质,主要从对外贸易渠道出发,构建Panel Data模型从省际层面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各省实际产出影响的地域差异。按照国家统计局分地区数据的统计分类标准,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可以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等六个地区。

(一)模型选择与构建

为保证实证分析的有效性,应对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参数进行检验,从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联合回归模型中选取正确的模型形式(见表1)。

表1 模型形式的三种类型

首先,利用EViews7.0与excel软件求得各个模型的SSR1、SSR2、SSR3以及F统计量的值,检验结果见下表2。

表2 Panel data模型检验结果

然后,再利用stata软件计算出F0.05(8,90)=2.04,F0.05(4,90)=2.47,F0.05(4,54)=2.54,F0.05(2,54)=3.16,F0.05(12,126)=1.83,F0.05(6,126)=2.17,F0.05(10,108)=1.92,F0.05(5,108)=2.3。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各省2000年—2019年经济发展影响的拟合模型应采用变截距的形式。

(二)变截距模型的应用

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各区域所包含的省市进行估计(见表3),各地区系数项β均为正值,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关系。

表3 各省市变截距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三)检验结果分析

Panel Data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给各省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趋势是相同的,均呈正向关系。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基础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按照地域和省际划分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各省实际产出的影响强度并不完全一致——对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18个省份实际产出的影响相对缓和,而对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13个省份实际产出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与近年来我国开发西部、振兴东北、倡议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从而扩大这些区域省际对外贸易及经济规模的结果相一致。

第一,各省系数项数值均大于1,说明各省实际产出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呈显著敏感性。第二,各省实际产出过度敏感性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中,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地区省份的过度敏感性明显高于华东、华南和华北各省份。第三,各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结构性差异。截距项α度量的是各省实际产出对全国平均实际产出的偏离情况。以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为例,其中华东地区除安徽、江西两省份α的估计值为负数之外,其他五个省或直辖市的截距项均为正数,占比为71.43%——这表明华东地区71.43%的省份经济实力都比较强,经济结构更为完善;而西北部地区除陕西省的截距项为正数外,其余四个省或自治区的截距项均为负值,这就说明,西部地区高达80%的省份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实际产出的增长迫在眉睫。

三、发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促进各省实际产出增长的政策建议

根据实证检验的结论,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各省实际产出的促进作用。

(一)确立对外贸易差异化定位

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处于不同地区各省实际产出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差异。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各地区优势有效应对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确立差异化对外贸易发展定位,提高各地区、各省实际产出的贸易自我贡献度。如华东和华南等沿海地区省份可充分利用自身交通便利、资金充足、科学技术发达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战略等优势,向外出口高科技产品和提供对外金融服务;西南和西北地区圣菲具有地缘辽阔、畜牧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发展特色对外贸易。

(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中国实际产出的影响中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从方差分解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实际产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第二,人民币不完全自由兑换的现状制约了其在国际交易结算中的流动性,全球大部分跨国交易的货币结算仍以美元、英镑和欧元为主。要想发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就需要有节奏地深人推进民币国际化进程。

为此,我国应不断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度,保持人民币在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低通货膨胀下的币值稳定;不断创新对冲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金融交易产品,在合理的风险约束内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放松资本管制,积极鼓励境内金融机构参与境外直接投资,以降低金融活动中的交易成本;通过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话语权,来拓展人民币在国际交易结算中的可接受性。

(三)优化国内市场布局

在国家层面,我国应充分利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保证资源在各地区分配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落后地区应对外部冲击的抗压能力;为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在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下,构建并优化“互联网+”的国内市场布局,使得各省市经济稳步均衡发展。

在企业层面,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发生较大波动时,具有跨国业务的企业应充分整合内部资源,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将境外业务与境内业务互补整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引进来”双向结合的战略,有效利用我国企业对外出口的政策福利,加强对国外商品与服务的输出,拓宽本土企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省份汇率人民币
怎样认识人民币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