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建构主义视阈下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实践改革研究

2020-12-23 04:19傅瑜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7期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

[摘 要]現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和信息超载时代,在允许人们自主式管理、碎片化学习的同时,对教学内容的离散化、微型化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文章从“互联网+新建构主义视阈下”教育的特点入手,着重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内容,探索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实践改革,研究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意义、改革目标与应用策略,以优化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新建构主义;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

[基金项目]2018年10月绍兴市教育局课改项目课题“互联网+新建构主义视阈下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实践改革研究”(SXSK2018100)

[作者简介]傅瑜芳(1980—),女,浙江慈溪人,学士,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3[收稿日期] 2020-09-09

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适应“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的挑战,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通过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开设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经过教师课前准备资源与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中线上教学方式创新,课后线下的课程考核,探索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和课后平台服务三大模块组成在线微课程教学。本文以透视与设计表现课程教学实例为例,分析研究基于互联网+新建构主义基础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施的方法;研究通过教学设计来优化高职室内设计技能表现课程的教学要素、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等,以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质量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该课程在线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亲自体验新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及其优越性,能更好地适应室内设计技能表现课程的改革,适应“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的挑战,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一、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内容

(一)明确在线课程教学目标

新建构主义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新理论,能够适应在线开放课程依托网络、泛在学习方式与目标。与传统教学目标不同的是:首先,新建构主义学习目标是形成于学习过程中,由学习者自己设定的;其次,学习的形成与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关。经典建构主义“抛锚式教学模式”旨在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自体验从识别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而“互联网+”时代下新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先设计网络的“锚”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合作学习。

透视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具体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有设计思维表达能力;徒手透视效果图绘制能力;对实际工程材料熟悉及掌握能力。能力目标具有透视现象识别分析能力;具备绘制透视绘图的基本设计与制作能力;具备室内设计快题表达能力;具备室内装饰材料的理解能力;能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与制作能力。素质目标具有遵纪守法的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具有奉献精神,有团队协作的意识;善于沟通,有一定的社会交际和应变能力等。通过对企业及设计师的调查,笔者精心设计了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的授课计划,教学设计、编写了教案、设置了教学情境;通过“超星学习通”网络学习平台,课堂内将学生形成学习小组,便于学生通过“协作”和“会话”进行学习;再布置该课程的任务书,即“抛锚”,人手一份,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和必须遵循的“游戏规则”。师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以及研究性学习,在 “超星”平台上实现对该门课程的“意义建构”。

(二)在线开放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透视与设计表现是学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首批在线开放课程,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课程资源和学习活动两块在线开放课程的核心。考虑到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该课程学生的手绘技能及方案设计是重要的考核点。但技法只是一种方法,单纯的技法学习只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技法学习的重点是找到一个载体,让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这个载体必须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并且难度上是有弹性的。使基础差的学生有信心学习,而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教师重点提出每种教学设计表现技法背后都有相应的知识体系、创作观念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在整个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通过知识点学习及观看微课、视频及其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学生能在课前或者课外和线上线下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课内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腾出双手来进行手绘技法表现实践操作,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可根据教师提前拍摄的自定表现空间主题微课和视频:按表现风格和方式各自组成一个马克笔表现小组或水彩、钢笔淡彩表现小组来进行学习和自己拍摄视频。各个表现小组要分别完成“几种透视表达与构图关系”“不同设计元素分类表现,建筑室内配景与人物、汽车等构图规律”“室内空间(如:陈设组合、沙发单体、床、灯具等)表现”“家居空间、建筑空间马克笔表现技法”,“彩铅、水彩、钢笔淡彩表现室内外透视表现”等的项目训练,配合教师完成网络平台教程学习和编写相关教材工作。要解决线上课堂(包括线下课堂方法)每位老师会有各自的“套路”和方法,本人认为,第一,在布置给学生任务、习题、作业各方面都要限定活动时间,且不能跟着学生要求随意更改时间。第二,提高作业要求,由简入难。第三,课程平台上设置同学合作监督,要做到提前建设学习平台,和学生一起做“作业”。第四,在教师线上课堂设计的提前准备很重要,线上一小时,线下课程团队教师会花上基本大半天时间备课和教学设计。对于线上课堂和线上课程建设,是与学生和外界建立关系的一个双向性过程,需要双向努力。教师和学生都要做这门课程和所学的专业“主人”,而不是简单任务式地完成任务。

(三)基于“超星泛雅”平台在师生教学交互中的应用

将“超星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作为学习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方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新的教学模式,并提升教学质量有效途径。我校大力支持该平台的构建,为软件搭建平台,提供教师学生交流空间,并围绕此平台组织相关培训学习活动和相关竞赛等。在教师个人层面,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我的课程”中庞大的内容,如“课程章节”“资料”“讨论”“通知”“活动”“作业”“考试”等模块的应用,师生可以在线灵活化、个性化、情景化学习。通过学习通网络及微课平台,我们有必要对设计工具、方法和技巧背后的设计思维模式进行探讨。再如群组讨论功能: 建立讨论组,加强协作性学习。鼓励学生协同老师一起开发研究该平台。学生在完成任务单的同时就意味着对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已经达到了解和掌握。回到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将就每个微课及视频学习开展讨论,包括提交的任务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答疑,整个课堂上重在交流与沟通,起到内化知识、拓展提升的作用,增加互动交流时间。

二、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存在问题

虽然在线开放课程是优化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内容、促进教育改革的有力手段,但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例如:教学方法及管理相对落后。包括本人在内的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仅通过使用挂图、模型等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脱轨,教学手法落后、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过程乏味,这些问题直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师大多使用 PPT进行辅助教学,但教师容易过度依赖课件,在绘图等实践性强的教学中,仅使用课件进行讲解,而不在黑板上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忽略了学生画图能力的锻炼。对于线上课程教学,本人认为最主要的难度在于两点:一是调动学生兴趣问题;二是学生能力培养问题。众所周知,要改变一个人原先固有的看法、超越自己的经验是非常不容易,我们教师也是如此。线上课程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调动学生兴趣问题。课程建设期间,隔2—3天上传最新录制的手绘视频或教学资料,每隔一周上传教学笔记,为了使学生能看到最前沿的相关资料,线上课程期间,提前浏览各类美学、设计、艺术等国内外相关公众号、订阅号里等资料,再经过整理线上分享给学生,和学生一起探讨、互动、交流。关于线上课程学习能力培养确实很难,特别是实操类课程。网课开始给学生明确该课程学习任务、目的等,制作透视与设计表现课程“说课”,线上和学生明确教学目的等,到后期根据课程授课计划创新课程线上形态。最后,教师经过在线课程授课,认识到在线学习动机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策略

(一)转换传统教学形式

“互联网+”时代及新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支撑下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就专业教师而言,要告别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现代化学习。要营造出网络微信、微学方案,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超星学习通”平台学习当中。教师由原先的技能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合作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注重平台内重建师生对话

“超星学习通”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和灌输,也不是单一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一个知识建构、情感交流、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过程。例如在平台内微课的拍摄与学习,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建构者,倡导建构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可以组织“学习通”专项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自由搜索补充,组织写作、设计及创造活动等。该课程知识面覆盖广,知识点较多,且一环套一环,具有一定的专业广度和深度。课程在前期涉及大量的透视及设计思维表达专业概念与术语,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把握。教师在课程线上教学设计过程中,將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穿始终,即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把抽象的概念、原理与室内软装陈设应用场景紧密结合,让学生了解该相关知识点应用背景的需求与特点、解决软装陈设设计方案的思路、具体应用的优缺点,以便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该课程结合线下教师手绘录播和钉钉直播和使用画图3D、wacom的手绘板软件,微课宝微课软件、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给学生线上上课。一步步完善平台上网络资源建设目标、突出线上教学方法、作业指导、教辅教学素材上传分享,加强该门课程网络教学建设目标。目前该课程线上评价为5星,课程打开次数672233次。课程知识面资源基础统计数据到目前为止,课程视频总个数208个,文档总数61个,图片总个数1818张。

(三)达到新建构主义理论新高度

如何真正通过新建构主义创新理论方式,将灵活的创新教学设计应用到透视与设计表现在线开放课程中,达到新建构主义理论需求,值得深入思考。学习目标也不仅仅是学到多少课本知识或手绘技能,而是专研教材、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微课、课堂教学、评价教学等。能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教”的角色,而“学”的功能是本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毋庸置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各行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高校在新建构主义学习的倡导下,透视与设计表现课程也必须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任课教师课前课后准备资源与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会激发创新思维教学内容,侧重师生交流互动,重视“超星学习通”平台内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等来实现教与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芬.“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实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9):233-234.

[2]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1):35-39.

[3]曾波,李姗姗,张治学.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3):40-43.

Abstract: Today is an era of knowledge explosion and information overload. While it allows people to manage fragmented learning independently, it also puts forward clear requirements for the discretizatio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Neo-constructivism" with a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OC content of Perspective and Design Performance against the "Internet+" background, explores the practice reform of the online open course of Perspective and Design Performance from the "Internet+Neo-constructivism" perspective, stud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OC, and puts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OOC construction, reform goals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ractice of the MOOC construction of Perspective and Design Performance Course.

Key words: Internet+; Neo-constructivism; Perspective and Design Representation; MOOC

猜你喜欢
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思考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