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语文教育观下的学科教学

2020-12-23 09:42项国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大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项国

【摘要】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教学观,要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注重体系构建,重视训练效果。从四个方面,就大语文教育观下的学科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大语文 教学方法 改革

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对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或多或少有些认识,总体上说,现在的语文学科教学现状是,一个学期下来,就一本语文书,加上一本教辅,期末一张试卷,考完了,给个分数,语文教学就算结束了。我们作为老师的,这一学期,给了学生什么呢?学生又学了哪些呢?学生在语文学科成长中,又有什么收获呢?如果每个学期都是这样进行,那么,6年的时间,12个学期,我们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三维目标如何才能健全发展呢?如何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呢?

一、教学内容的改变

目前,我们小学语文使用的教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基本上的都是按照单元主题进行编排,每学期大体上八个单元左右,每个单元3~4篇文章,又分为精读和略读课文,加上一个习作,一学期下来,总共会读30多篇文章,200个左右个生字,习作教学单元会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和训练目标,一学期会完成8篇习作。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让学生在语文学科打好基础,我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在备课的时候,我会根据学科单元主题再精心挑选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文章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些文章力争做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不枯燥,不单调,让学生感兴趣,以不超越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内容上,对习作进行二次创作、三次创作,每次对要求略有提高,不超越学生的能力范围。另外,倡导学生大量识字,人手一本《新华字典》,不能满足每个学期那么一点识字量,为大量的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时间的改变

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是40分钟,基本上都是前5分钟进行复习巩固,中间30分钟进行新授课教学,预留5分钟进行整理。教师会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调整时间。不管时间怎样分配,都离不开本节课的内容。为了落实我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我在时间上进行了大胆地尝试调整。就是,每节语文课前10分,进行《时事新闻播报》的《主题演讲》,后30分钟进行旧知的复习与新课的学习和整理。看似10分钟的调整,实际上,调整的不是时间,而是一种观念,一种创新,一个与生活接轨的课堂调整,让学科语文教学,变成语文教育,做到学语文用語文,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生活中的语文。

三、课堂教学角色的改变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由教师唱主角,教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在讲台上,学生在讲台下,学生很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知识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高,我每个单元老师要拿出一节课由学生来讲。讲完后,由学生提问“小老师”,再由上面的“小老师”提问学生,事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篇文章,再如何讲给学生听。老师坐在下面,认真听,在课要结束的时候给以准确的点评和适时的补充。这样安排,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小老师”为了不让学生难住,大量地准备知识,认真地钻石课文每个知识点。下面的学生为了能回答出“小老师”的提问,也能积极地进行课前预习。当然了,这也更加老师的难度,老师不能完全放手,要认真地听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与讲解环节,对回答不充分或者不准确的地主要及时补充、纠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非常好。一学期下来,能培养出很多“小老师”,等到高年级,课堂教学更加活跃,因为“小老师”多了,学生会思考了,能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内容被无限地放大。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老师的“懒”,换来了学生的“勤、思”,课堂不再是一言堂了,有时,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老师当堂是回答不上来的。

四、阅读教学的改变

初教语文学科的时候,不知道语文课究竟如何上,特别是阅读教学。以前,都是老师把课文内容分析到位了,一点、一点地告诉学生,学生不思考,等现成的。现在是教会学生学习阅读课文的方法。我会告诉学生,不管是一篇文章也好,还是一本书也好,拿过来,要从三个问题开始研究。也就是“写了啥”“咋写的”“为啥这样写”,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三个问题的研讨和学习。

第一步,研究“写了啥”。学生通过阅读,总结出“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通过自主阅读,复核内容,小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明确了文章写什么内容。

第二步,研究“咋写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探讨文章的结构,文章的语言特色,文章的写作手法。学生根据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对文章的修辞手法,结构特点,语文特色方面,经过合作、讨论,整合出较为合理的问题答案,在思想交流与碰撞中加深的理解。

第三步,“为啥这样写”。学生们对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特点有了更多的理解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总结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知道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主题思想。阅读教学的改变,就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五、习作教学的改变

习作教学,老师不知道如何下手,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批改更是费力不讨好,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大量地阅读作文写作教程方面的书籍,知道了老师和学生在习作教学中各自的难点和困难之所在。原因是因为,老师心中没有系统的习作讲解思路,对小学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习作的方法与指导不够到位,不成体系,每个学期,每个年段相互脱节。为此,我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对习作教学的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自己习作教学的专用校本教材,这个教材,不仅有写作方法的指导,更有针对目标地进行写作训练,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学生们会写了,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也是关键的。传统的批改方式就是老师给以眉批、总批,再给个等级,或优秀或良好或及格等。学生在作文本发下的时候,只是看一下老师给的批语和等级,作文本一合,完事。这次的习作就是画上了句号,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没有起到作用。也就是说,作文批改这一环节,老师累的要死,学生们的习作指导,效果甚微。为此,我大胆采用互批互改的方式进行习作批改。这个方法,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评价一篇习作,告诉他们基本的方法,制定每个学期的习作评价标准,比如,字迹书写如何?内容写的是否完事,主题是否集中,有无语病,有无错别字,等等。学生在掌握了评价标准后,一步一步教会他们对习作进行点评,刚开始,要求不要过高,一点、一点来,互批互改要分步来实施,对一次习作要进行三次的互批互改,完事之后,学生要进行二次写作,针对同学们和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次写作,直到达标为止。对于优秀习作,要及时在班级进行大力宣传,还可以进行报刊投稿。

六、平时作业的改变

传统的语文作业,基本上是练习册或者写生字很单调,对于知识的巩固比重很大,在基础性的作业布置上没有。所以,在常规作业的基础上,我大胆进行作业改革。这里,我借鉴贵州语文老师庞中华开创地“常规语文作业本”,这个作业本内容包括写字日日练、写句日日练、课外精彩语句摘抄、日记或自由创写,作业由4个板块组成。这样日积月累,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

猜你喜欢
大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