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析

2020-12-23 13:23罗小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

罗小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学数学逐步实现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教师应在教学中改进合作学习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相关的教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遏制学生的主动性,扼杀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学生们因为这种状态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师没有注意到学习过程,强调知识的灌输,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高。改变课堂教学的机械化和被动接受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快乐地学习和探索,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目标中去建立评价目标,积极思考存在的问题,接受知识,鼓励实践操作,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自主探索与合作,注重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重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愉快地学习,改进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相互配合,使实际教学合理化。小组成员和教师要提供指导工作,突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选择适当的合作机会,创设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适合所有情况,合理的小组学习,要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否则学生会感到无聊。小组学习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内进行,往往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操作,互相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一起讨论知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十分易于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在阅读法律和其他知识时,小组合作,能使学生更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前提,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熟悉问题的欲望,了解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感受设定的问题情境,并将情境等教学内容放在其中。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三角形知识时,老师先问一个问题,什么是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三角形并收集三角形进行展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1]。

二、合理组建团队,明确各自职责,合理选择和合作学习的内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结合起来,以“群体同质性、群体异质性”为指导原则。从整体来看,实现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和竞争,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机会,让优生和差生互相帮助,增强优秀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贫困生的学习效率。团队成员职责明确,一般4-6人一组,每个成员都可以有机会成为组长,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确定自己的角色后,团队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并承担各自的任务。每个月一次,每个小组成员都会被更换,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得到锻炼。团队成员需要理解老师讲解的所有内容,并协助其他小组成员掌握知识。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学生扮演主体角色,教师扮演次要角色。首先,教师必须学会在合作学习中充分思考,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做好预判,加强对每个学习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同时也更加关注低年级学生。

教师要反思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立即改变,确保小组合作机制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小学数学是以低年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由教师担任为主,只有部分教学内容适合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比如,老师在讲授“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初步认识”时,将通过指导进行合作探究并完成教学目标。小学生要扮演工程师的角色,利用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搭建一种工程建筑,并比较谁搭建得比较好。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通过合作学习,他们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游戏,按照标准对项目进行分类,让小组进行分类学习,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区别,形成对这两类图形的感性认知。教师引导学生放置长方体和立方体,加深学生的这一意识认知,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加大说服力度,让学生进行合作,把教学连成一个整体,顺利进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调动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2]。

三、善于设计和讨论问题,开展竞赛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不适合教授知识,他们更加重视自我价值,精心设计问题,开展讨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水平与效率。在教学中选择重点和难点知识,不要太简单,否则学生会被淘汰,不经过思考,就可以得到答案,这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讨论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3]。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知识,收集学生的智慧来解决问题。教师应参考学生问题的讨论,提供引导和帮助。首先,教师要明确讨论的目的,分组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的突破。第二,教师要融入小组讨论,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积极发言的学生,引导不主动发言的学生发言。最后,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报告,在工作中,要吸收好的地方,补充不足的地方,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有效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小組合作学习模式,对数学教学来说,意义非凡,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广泛使用这种教学模式[4]。

参考文献

[1]  任海艳.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42.

[2]  庄嘉娴.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3:147-148.

[3]  徐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91.

[4]  李德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87.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