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产业扶贫基础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20-12-24 13:56中共七台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兵
黑龙江粮食 2020年8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发展

中共七台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李兵

产业扶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短期看这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从长期看这更是巩固脱贫成果、稳定收入、防止返贫的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七台河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严格落实产业扶贫主体责任,狠抓扶贫产业体系建设、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夯实产业扶贫基础。到2019年底,全市1个省级贫困县、40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56户、24545人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夯实组织基础,为发展产业扶贫提供坚强保障

产业扶贫是体现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局发展的一项骨干工程,更是一项涉及面广、体系庞杂、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必须从体制机制、资金、组织、人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保障,推动产业扶贫加快发展。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切实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坚持深入基层调研、聘请专家把脉,经反复研究论证后,对产业发展布局进行顶层设计,明确产业主攻方向,进一步拓展产业培育空间。把产业扶贫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和年度绩效考核,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确保工作按时高效完成。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全面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提升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脱贫攻坚以来全市配齐配强驻村干部120人,安排帮扶责任人5000多人。广泛开展“知党恩、感党恩”主题系列活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问题1768个,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强化资金投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和改进投入方式,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积极引进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整合各方力量,通过撬动金融信贷资金,精准投入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市场主体和贫困户资金需求。到2019年末,七台河市县两级已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6000万元。扶贫小额贷款余额9153万元,2430户受益,有力推动全市产业扶贫发展。

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也是产业扶贫最关键的基础平台。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激发市场活力抓企业。既培育壮大“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又抚育生成“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建立多种经营主体协同发力的产业扶贫机制,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精准扶贫。勃利县与行业巨头四川天兆公司合作,采取政府主导建设、企业租赁经营模式,打造产销一体化的现代生猪产业园区。目前已累计实现扶贫收益1875万元,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给予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固定收益等形式,带动4200余户,户均增收2000元。生猪养殖产业已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的强力引擎。发挥地域优势抓产业。因地制宜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勃利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机遇,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出台《寒地北药扶持政策暂行办法》,建立了全省首个“中草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农民创业中草药培训及示范基地”。全县中草药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可实现经济效益10亿元。推进新型工业抓发展。光伏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也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鉴于全球、全国的能源供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调整,国家积极支持和鼓励新能源项目建设,光伏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较好的发展前景。七台河市结合自身情况与当前发展趋势,抢抓政策机遇,大上光伏扶贫项目,解决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少的问题。全市共建有集中电站21个,分户电站280座,覆盖35个行政村,电站总容量为11340千瓦。2018年10月并网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1601万度,产生收益687.1万元,1255名贫困劳动力通过公益性岗位人均增收1500元。

拓宽“造血式”扶贫路径,激发贫困户自主致富内生动力

衡量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群众的“钱袋子”。针对贫困人口量身定制产业项目,加大庭院经济、订单扶贫等产业扶贫力度,确保贫困户“斩断穷根”。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助力脱贫攻坚。把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的庭院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扶贫工作者的帮扶下,推动庭院经济发展。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加大奖补力度,对于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最高补助1000元,全面激发了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动力,共有9030户贫困户发展以种养殖为主的庭院经济。让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提升贫困户参与度。通过订单生产、生产托管、就业带动、股份合作、土地流转等模式,把贫困户嵌入扶贫产业链条,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稳得住、有收益。黑龙江中利科技公司通过就业、订单生产等方式,让贫困户参与到万寿菊产业项目中,招聘31名贫困劳动力进厂打工,吸纳1100人次贫困人口短期务工,发展57户贫困户种植万寿菊。亿丰牧业公司以“育肥牛集中托养”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专业代养服务,确保了贫困户的稳定增收。提高产业吸纳作用,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大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载体,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尤其是面对疫情冲击,全市各部门优先帮助扶贫企业、扶贫车间解决各种困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全市13个扶贫龙头企业、16个扶贫车间和56个专业合作社都在正常时段开工,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60余人。今年还设置了扶贫公益岗位8460个,安置就业5992人,让贫困户不用外出就地就近上岗。

构建大扶贫格局,大力推动扶贫产业深入融合

发展扶贫产业必须顺应现代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跳出思维定式,坚决破除“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观念束缚。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各部门行业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构建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扶贫产业融合 。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新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六大旅游新业态开发,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勃利县青山乡奋斗村积极发展“扶贫+旅游+产业”模式,建立了电商服务站、电商扶贫大集,为贫困户提供销售自家农副产品的平台,每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带动周边400多户农户增收。2019年青山乡奋斗村被国家列入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示范村,评为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突出品牌带动,助推消费扶贫。按照市场引导、示范带动、政府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农产品特色优势,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着力培育特色优势扶贫产品。几年来,全市打造了东辉村蚯蚓鸡蛋、赤豆沙系列产品、河口煎饼、生产村汉清糯玉米、合庆村黑微黑木耳等100余种特色扶贫产品品牌。为让特色农副产品卖得好,连续多年组织了“扶贫日”农产品展、年货大集、参加哈洽会等展销活动,三年来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000多万元。推进社会参与,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把“帮产业、建企业、促就业”作为主要措施,积极引导激励各类企业围绕产业融合“跨界”,把发展资金投向农业,把加工车间放到农村,把用工需求瞄准农民,通过吸纳贫困户稳定就业、有效增收,不断健全完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全市近百家企业主动与140个行政村联动,结成脱贫致富“命运共同体”。通过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发展小微产业等形式带动3000多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发展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