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疗法”临床应用的研究近况

2020-12-25 03:55张大伟符碧峰高玉萍刘润腾王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术式练功疗法

张大伟,符碧峰,高玉萍,刘润腾,王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1 理论渊源

导引,亦作“道引”。古语云:“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意。是指屈伸肢体、调整呼吸、疏通筋骨,使气血通畅,导引向和的一种术式。导引术探本溯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原为古代一种养生之密术,为春秋战国的神仙家与医家所关注,并盛行于世。《吕氏春秋·古乐》称:“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为舞以宣导之。”此舞蹈乃导引术的最初“雏形”,是古人为舒展筋骨、促进健康所创。

三国时期,华佗把导引术式归结成五种术式,并取名为“五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其创立的五禽戏对导引疗法之特点进行了比较系统完整地概括,并对后世医家及医疗保健行业起到推动作用。

唐·司马承祯在《服气精义论导引论》提到:“夫肢体关节本资于动用,经脉荣卫实理于宣通,今既闲居,乃无运役事,须导引以致和畅。”此类相关的导引疗法也曾在《黄帝内经》中被提到过。《内经》曰:“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以利气血也”,“病在肢节,故用此法”。人类则通过保持自身内外协调运动,维持自身机体的平衡,达到最佳生理状态。这种活动肢体关节的治疗措施与当今的功能锻炼相似。

孙思邀在《道枢·枕中篇》提到:“螟目内视,使心生火,想其疾之所在,以火攻之,疾则愈矣。”他认为导引乃一种自我运气治疗的方法;是一种通过求治者的主观意念对机体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阴平阳秘,脏腑调和的生理状态。

《导引图》于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此《导引图》绘有44个导引术式人物画像,这种术式的多样性也从侧面反映了导引术的逐渐成熟,也代表了当时导引术式的多样性,其导引的术式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形式和作用的多样性,从形式上开始了徒手和器械的锻炼,姿势上的立、坐、卧,功效上的分为治病和保健两大类,还有与呼吸运动相结合的导引术式,也有纯肢体练功的导引术式。此外,还有大量摹仿动物姿态的导引。可以说导引术在汉朝已经很成熟,而《导引图》是迄今发现最早,也是最完整的一副古代导引练功图绘。

总之,导引法是祖国传统医学和养身保健的一种重要的锻炼方法。从医疗诊治层面来说,导引术式可调动机体的内在因素,激发身体正气,充分发挥机体自身作用,达到防病及治病的目的。从保健层面上看,导引术式可增强体魄,引体向柔,增强自身抵抗力,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保持良好心态,焕发精气神。

2 临床应用

施杞认为练功疗法即当今的功能锻炼,古称“导引”,是通过自身协调运动,提高机体免疫,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一种手段[1]。目前练功疗法在多种疾病治疗中、日常保健、增强体质等多方面得到应用,开展较多的有肺系疾病、骨伤疾病、脑血管系疾病、外科疾病、身心保健等,亦有报道治疗痹症、烧伤疾病等。

2.1 肺系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2]。随着气流受限的进行性进展 ,患者常伴有活动量(PA)减少的相关症状,如持续呼吸困难、致残、频发急性加重。有研究显示PA水平是引发COPD重度急性加重患者住院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邱亚平[4]将27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39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胆碱受体拮抗剂、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茶碱、祛痰剂、氧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呼吸功能锻炼(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呼吸操),观察两组的干预前后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呼吸衰竭问卷(CRQ)都有改善,但观察组的FEV1、mMRC评分、6MWT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有研究表明,规范用药能减慢肺功能恶化速度[5-6],而肺功能锻炼则是通过加强COPD患者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增大膈肌摆动幅度,增加肺活量及肺泡的通气量,减少残气量 ,改善缺氧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8]。

2.2 骨伤科疾病

骨伤科疾病一般是由于骨骼肌肉或者血管神经等系统的合理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活动功能障碍。而功能锻炼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改善外部运动系统来改善其症状。其作用机理大多为通过练功,加速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局部淤血、肿痛消退。骨折断端适当的应力增加,改变了骨折断端的力学环境,而骨折局部力学环境对骨折的愈合有着重要作用[9-10],可刺激骨痂的生长,促进骨折的愈合,还可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及肌力减退、废用性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般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我们始终贯穿着“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十六字理论。因为正确的、适时的、适度的、柔和的功能促进骨折病人功能康复并缩短其治疗疗程,而不正确、粗暴的、过度的功能则对骨伤病人产生消极影响。Feehan[11]等通过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证实,早期的被动运动对骨折的对线及稳定有着促进作用。但在愈后期,练功疗法产生的各种应力对骨痴重建均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过度活动,因为应力增加可进进骨细胞的分化,从而引起更多类骨质的沉积与矿化[12]。

2.3 脑血管疾病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部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常伴有偏瘫侧为主单侧肢体功能障碍及脑部梗塞区域高级功能的损伤[13],此病不仅死亡率高,而且易留下后遗症,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4]。李小霞[15]将160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予以基础治疗,包括溶栓抗凝、脱水降压及止血等对症处理;治疗组予以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含心理导引、基础训练(能力、搭桥、坐位维持、关节活动训练等)、语言训练及针灸治疗。通过观察2组的肌力和总有效率等指标得出结论,的高达,对照组肌力有效率为71.3%,明显低于治疗组85.0%( P<0.05);且总有效率治疗组(90.0%)也明显比对照组(73.8%)高( P<0.01)。Peurala教授[16]等认为强制性康复运动能改善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增大手臂活动度,并对手臂活动度产生持续影响,促进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恢复。Langhorne教授认为运动治疗重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而且越早越好,常在卒中后1天内开始,并且应长期坚持[17]。

2.4 胃肠道疾病

手术是胃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案之一,一般手术后都采取禁食、卧床休息,直至排气后方可予以流食,因为传统理念认为过早进食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及吻合口的愈合。而Kehlet教授在2001 年提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track surgery,FTS)[18-19],而FTS理念于2007 年才在我国开始推广,使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 )逐步适用于临床[20]。目前大量的文献报道: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早期胃肠锻炼,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并能降低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1-23]。在FTS框架下,练功疗法也多种多样,例如咀嚼口香糖,有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是一种神经反射,其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发射来促进胃肠蠕动,从而促进胃肠康复,同时也能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从而缩短胃肠术后肠麻痹的时间[24-26]。缩唇腹式呼吸法是传统养生方法,也是常用的练功疗法,其对胃肠蠕动、预防感染、缓解术后的切口疼痛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疗效[27]。呼吸运动配合床上抬臀运动能促进腹部肌肉及膈肌的收缩运动,并对胃肠道有着按摩效果[28]。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是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2.5 乳腺疾病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女性中发病率居榜首,并呈上升趋势[29],目前改良根治术治疗是治疗乳腺癌最佳治疗方法之一[30],而术后大多数患者受传统观念影响惧怕疼痛、害怕切口牵拉未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容易引起患侧上肢的淋巴水肿、患侧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久之甚至导致肌力减退等并发症发生[31]。指导、督促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改善手术区域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预防患肢水肿,并能加快患者的康复。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特殊意义[32]。

2.6 烧伤类疾病

烧伤一般是指由热力(包括热液、蒸汽、火焰、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烧伤的创面在愈合后往往会伴随着增生性瘫痕,从而形成瘫痕挛缩,既影响外在美观,甚至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同时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33]。因此,对烧伤患者(尤其是肢体烧伤)尽早的进行康复锻炼,防止瘢痕的形成,最大限度地降低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34-36]。而且锻炼时要注意锻炼动作要平稳、持续、柔和、力度大小因以病人的耐受程度为宜,切勿暴力,以免形成新伤[37]。陶卫斌[33]对20例烧伤患者36只手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结果显示治愈20例(29只手),显效4例(6只手),有效1例(1只手)。24例患者关节功能基本恢复;1例患者因未良好配合功能锻炼,瘫痕挛缩形成。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早期功能锻炼,其认为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止瘫痕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2.7 内分泌系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38]。而合理规律的运动练功对防治糖尿病有着双向调节的效果。庄峯坤[39]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八段锦练功疗法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并能通过练功疗法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腰臀比,但对BMI却没有显著意义。除此之外,练功疗法还能提高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王宾[40]对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研究中发现,马王堆导引术中强调“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合一,以循经引导、形神相随为特点,通过动静结合的练功动作[41],气息匀调引体向柔腹式呼吸[42],心神合一的心境改变自身激素水平,从而起到双向调节作用,调高自身免疫力。吴京梅[43]的研究发现,五禽戏练功能提高中老年人的免疫力,而且女性比男性效果显著。王晓军[44]的研究发现,太极拳对老年人血液中的NK细胞数量及代谢有着促进作用。刘静等也[45]发现,长期进行太极拳练功可以增强NKT传导的免疫功能。以上研究说明适量健身练功可以提高集体免疫力。

2.8 身心保健

身心健康从中医角度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精、气、神三者合而为一,使人达到阴平阳秘的一种舒适状态。进行适当的功能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人们自身的整体生理素质,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在功能锻炼中,每个人的知识文化背景不同、自身的特长不同,从而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以展示出不同的状态,进而学习各自的长处,不断地完善自我,而且在锻炼还能提高人类的交际能力、学习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适应能力。其次人进行功能锻炼时,身体四肢受神经系统的支配,通过适量的锻炼能激发神经的灵敏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开发大脑的潜力,拓展大脑的思维。

3 讨论

总之,练功疗法作为养生保健和治病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已十分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该疗法动静结合于一身,多位点调节身体机能,同时兼有副作用少、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老少皆宜的优势。在医疗制度尚未完善的今天,推行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并具有科学性的练功疗法去防治一种常见的高发病,是具有肯定意义的。

猜你喜欢
术式练功疗法
练功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比较
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临床疗效
袖状胃加,我们该如何合理选择?
练功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比较
练功
·智 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