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检验科血凝检测试剂成本控制上的应用

2020-12-25 23:43方美珠朱晓芳腊和丽魏爱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
关键词:圈员血凝检验科

方美珠,朱晓芳,腊和丽,魏爱琴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克拉玛依)

0 引言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开源节流、控制成本已经成为医院重点管理工作[1-2]。检验科是医院主要医技科室,检验试剂成本占医院卫生材料消耗较大比重,是医院实现成本有效管理的关键点[3-4]。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杜绝浪费是长期以来困扰科室一个棘手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本科室于2019年1 月到2019 年7 月开展品管圈活动[5],集思广益,积极为降低科室血凝检测试剂成本献言献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到2019 年7 月检验科血凝检测试剂使用情况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数据资料。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

“互拉圈”成立于2015 年5 月,本次品管活动共计10 名圈员组成。

1.2.2 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通过重视程度、急迫性、可行性、圈员能力4 个方面选定主题,通过投票,确定“降低检验科血凝检测试剂成本”为本次活动主题。

1.2.3 活动计划

拟定活动时间为2019 年1 月到2019 年7 月。制定出活动计划甘特图,拟定活动日程及分工。

1.2.4 现状把握

收集2019 年2 月1 日至2 月7 日检验科血凝检测试剂使用情况,计算血凝五项试剂检测成本率为54.6%。

1.2.5 目标设定

针对分析原因,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圈员能力通过计算确定目标值。

1.2.6 解析

圈员们通过绘制鱼骨图找到血凝检测试剂成本高的要因,接下来对要因进行详细定义,进行真因查检,根据80/20原则找到真因为:(1)标本不合格;(2)检验人员缺乏节约意识,操作流程不规范;(3)试剂管理机制不健全。

1.2.7 对策拟定

针对真因,通过头脑风暴法拟定对策,PDCA 持续改进。

1.2.8 对策实施与检讨

对策一:提高标本质量。(1)加强培训。修订完善《临床标本采集手册》,并利用科室早交班时间走入科室进行标本采集注意事项的相关培训[6];(2)增加标本初筛环节。细化标本接收登记本、不合格标本登记记录本,定期将执行情况反馈至护理部,由护理部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增强执行力;(3)加强临床沟通。与医务处、护理部沟通合作,建立标本质量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异常标本及时沟通,避免标本重做。

对策二:强化节约意识,规范操作流程。(1)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思想教育活动让检验人员切实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2)对检验人员进行理论培训,规范检验操作流程[7];(3)请仪器工程师进行技能培训,牢牢掌握仪器的各种性能、日常保养以及质控解读;(4)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理论、技能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对策三:加强检验试剂流程管理。(1)规范检验试剂流程管理[8]。按照二级库房每月领用消耗试剂数据,测算出各试验室每月试剂消耗常量,科室实验室的试剂耗材根据工作量按一定配比进行领取,实际每次出库要做好登记,核算分析;(2)试剂入库后要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严格检查试剂存储情况,防止试剂过期、变质,积压造成的浪费;(3)加强试剂考核。对月底异常增多的试剂消耗进行核查分析、考核。

2 结果

2.1 效果确认

2.1.1 有形成果

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我科血凝五项试剂成本率从54.6%降至42.2%,降幅达12.4%。目标达成率99.3%,进步率71.1%。

2.1.2 无形成果

活动前后圈员们的团队凝聚力、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和谐度、积极性等8 个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2.2 标准化

通过以上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共同制定《样本采集的标准操作流程》《血凝项目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等标准化作业书。

3 讨论

开展此次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检验科血凝检测试剂成本,提高了医护人员血凝检测的规范性,增加了员工的节约意识,也改善了科室的效益,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借鉴。

猜你喜欢
圈员血凝检验科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凝四项结果的影响
运用品管圈提高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期间患者体重增长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