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现况

2020-12-25 23:43贾慧敏邓明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
关键词:外治法灌肠胃肠功能

贾慧敏,邓明飞

(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急性胰腺炎指的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出现胰腺局部炎症反应,最严重者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者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1],属于急腹症的一种,是消化系当中的一种急危重症。大量研究证据表明[2],中医外治法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在《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3]中指出,通过中药口服,例如清胰汤、柴芍承气汤可以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中医外治法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中药灌肠、针灸、中药外敷、离子导入、穴位按摩等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伴有肠麻痹的患者中具有很大优势[4-6],加速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了炎性因子的水平,明显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治疗费用,对于疾病的预后及治疗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归属于中医中“腹痛”“脾心痛”,和肝、胆、脾、胃,还有肺、肾、心、脑、肠有关。很多是因为患者情志不舒、暴饮暴食、胆石、创伤、虫积或感受六淫之邪等引起。中医外治法有中药保留灌肠、针灸、中药外敷、穴位按摩、离子导入等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性味归经的基础上,将药物渗透于孔窍、皮肤、经络、俞穴,以求达到调节气血、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解毒化瘀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治疗方法分类论述。

1 中药保留灌肠

何峰[7]把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发现对照组的腹部疼痛指数高于试验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几年发现,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较前几年明显增加,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并伴有腹痛、腹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延长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刘君颖等[8]对于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手术后的患者,给予中药清胰汤灌肠治疗,发现中药灌肠可以明显降低血清淀粉酶数值,明显减轻患者实验室炎性因子指标,缓解患者腹痛及腹胀等临床症状。

2 针灸

李佳等[9]将急性胰腺炎伴有肠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足三里、支沟穴,留针30 min,每天1 次,治疗5 d。治疗1 d 后,试验组患者腹痛与腹胀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明显好转,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腹痛与腹胀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外敷

顾君娣、杨萍等[10]用自制的中药腹部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对比治疗前、治疗7 d 后APACHE Ⅱ评分、Balthazar CT 评分、血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C- 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发现治疗7 d 后,观察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水平、APACHE Ⅱ评分与Balthazar C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外敷能有效增加临床疗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药外敷法可以有效避免中药灌肠的缺陷,以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症状,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推广应用。

4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指操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施力于人体腧穴或体表的一定部位,通过局部及穴位刺激,可以有效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散寒止痛、健脾和胃、强壮筋骨,达到治疗疾病的结果。苏湘雯[11]通过观察穴位按摩及大黄粉敷脐对缓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胀的疗效,发现通过穴位按摩将药物渗入皮肤,经过脏腑,发挥药物的性味归经,消除肠道中炎性因子,从而缓解患者腹胀、腹痛症状,恢复胃肠道功能,加速肠鸣音和排气时间,操作简单易行,无副作用。

5 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法可以温经通络、清胰疏肝、理气利胆、活血化瘀,有效缓解胰腺局部水肿、渗出,促进炎症消失,加速胃肠功能的恢复,缓解腹痛的临床表现,中药离子导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ERCP 术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及相关炎性因子等实验室指标,解决了患者中药口服依从性差等难题[12]。

6 总结

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外治法作用快速、历史久远、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患者配合度佳,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胃肠道炎性因子的实验室指标,加快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又能有效减轻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但是,目前中医外治法仍然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诊疗规范,如何选取合适的方法及方药为患者解决病痛,这仍然是我们需要不断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中医外治法的安全性评价,尚未有明确的规范,仍然需要密切关注,不断改善中医外治法在临床的应用,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早日解决病痛,并让中医药发展在现代临床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外治法灌肠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