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视野下初中科学单元复习指要

2020-12-25 06:35胡恭军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单元复习深度教学初中科学

胡恭军

摘  要:深度教学视野下初中科学的单元复习课,首先要站在课标的高度,从整体上把握好广度、高度和深度;其次要立足课标,明确复习主线,精选题组,体验学习方法;再次要有的放矢,紧紧抓住两个要点。

关键词:初中科学;单元复习;深度教学

单元复习绝不是简单地炒冷饭式的知识重复,而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中科学单元复习中,我们要从深度教学的视角来审视,对其进行整体规划,把握三个维度,紧扣两个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一、高屋建瓴,整体把握三个维度

初中科学单元复习,首先要站在课标的高度,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从深度教学的视角,把握好广度、高度和深度。知识的梳理,概念的比较和辨析,重点问题的探究等都要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三个维度进行深度把握。

(一)在知识梳理上把握好广度

知识梳理是单元复习最基本的一个环节。知识梳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初中科学知识涉及面广,内容比较分散。如果复习时只局限于本单元知识就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认知结构。因此,在单元知识的梳理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广度,注意把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重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点,并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追寻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如在《机械能内能》单元复习中梳理知识时,不能仅限于动能和势能的基本知识,还应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把相关知识纳入其中,拓展复习课的高度。如从动能和势能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拓展至物体的内能,能量的度量,能量的相互转化以及能量的守恒。这样把同一专题下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都纳入到了单元复习体系之中。

(二)在目标建构上要把握好高度

复习课要有深度,那先得有一定的高度,高度决定了复习课整体水准的高低。单元复习的高度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建构上。目标的建构要从“考纲”指导走向“课标”引导,复习课的目标和任务要从课标的“高度”来确定。如课标中“能量”属于一级主题,“能量守恒”是二级主题,而“机械能守恒条件”是三级主题。因此在单元复习中有关“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学习要从“能量守恒”的高度来审视能量的转移条件,让学生对机械能守恒与能量守恒的条件進行分析比较,把教学目标的建构落实在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上。

(三)在知识挖掘上要把握好深度

单元复习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深度上比新课提高了。一堂复习课是否具有深度最外显的特征就是在知识的挖掘上是否具有深度,其标志就是能否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如对“能的转移和转化”的理解,我们不仅要通过比热与热值等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来理解能量的守恒,而且要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入体会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的方向、效率,量度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具体是哪些能量发生了转移和转化?能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哪些是做功的,哪些是损耗的?通过这样的知识挖掘,深入思考,单元复习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二、有的放矢,紧紧抓住两个要点

(一)显化其实验方法,提高应用能力

在单元复习中,实验方法的复习是一个重点。实验方法可以分为测量过程的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的方法。在新课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一般只是在实验中用方法,而没有显化其实验方法,而在单元复习的实验教学中有必要把实验方法本身提出来,进行显性化复习。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等效法、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此外还需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等。如复习“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这里既涉及控制变量法,又涉及转化法。教师在复习中就要把所运用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显化,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应变量,还要知道怎样控制变量,懂得为什么要控制变量。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运用转化法,其目的是什么。学生能够自主地利用测力计、排球、墨水、白纸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设计。学生能够自主地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列表处理,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论证。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有关实验探究的复习效果。

(二)抓住易混易错点,注重辨析纠误

辨析易混易错知识是科学单元复习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如在“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的探究中,学生往往混淆“高度”和“速度”,错误地认为“同一物体的高度越大,动能越大”。复习时针对此类易混易错点要特别给予学生提出警示,通过相关知识的辨析纠正错误。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一是因知识理解偏差而造成的错误。此类错误究根到底还是学生科学知识的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全面。针对此来错误。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易错警示性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相似概念,易混知识的辨析,加强对易错点的防范。二是因思维不够缜密而造成的错误。此类错误与学生思维上的缺陷有关。一些学生思考问题不周全,挂一漏万,以偏概全。针对此来错误要加强解题的思路分析和解题后的反思。平时要注重对学生缜密性思维的培养。

三、立足课标,着重落实三个环节

(一)明确单元复习主线,确保有序而进

单元复习的主线是由复习的目标定位确定的。第一轮单元复习以知识能力目标为重点,通过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这根主线串联教学内容。如《机械能内能》的学期单元复习的主线如下:机械能——决定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内能——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规律。在第二轮单元复习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凸显学法指导,并以学生的思维轨迹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具体流程可以表述如下:理一理,构建知识网络——比一比,明确区别与联系——想一想,提炼思想方法——问一问,提升核心素养。不管设计怎么样的主线,都必须体现内在的知识逻辑结构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二)优选单元复习题组,强调多思精练

少讲精练是单元复习的一个基本原则,要做到“精练”就必须在选题上下功夫。在并是的练习中我们一般都会选用并列试题组,通过比较、辨析来强化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而在中考复习中我们一般应该选用递进试题组,并且把问题置于比较复杂的情境中,便于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综合性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递进试题组在中考复习中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拓展新知识,为学生的深层思维提供必要的铺垫;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让不同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三)反思提炼学习策略,体验学习方法

在单元复习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总结反思,特别是解题后的总结反思。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反思追问,分析具体方法中包含的科学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解题过程运用了哪些解题策略和方法?通过反思,可以把弥散的经验和结构化程度低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概括出来,以便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最终形成熟练的解题技能和技巧。

解题后的反思应着重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审题环节的反思。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对问题条件的认识和分析是否全面和真实?是否有被忽视的隐含条件?等。如在涉及能量的转化的习题中,常常会附加一个条件:“不计热损失”。这实际上是给出了一个隐含条件,即: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或者是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二是反思解题思路。要理一理你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的思路是否清晰,推理是否合理和严谨?三是对结果进行反思。主要是对结论的正确性给予检查,包括对题意的理解是否有错,解题分析是否正确;解题步骤是否规范和完整,结论是否正确和是否唯一。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单元复习是不仅是提分的必要环节,而且是落实科学深度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教师要站在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策略性指导,提升复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钱静.基于化学基本观念构建的中考化学深度复习策略[J].化学教与学,2020(02).

[2]刘春云.指向深度学习的复习课教学策略探讨[J].高考,2018(25).

[3]徐根标.提高科学中考复习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06).

猜你喜欢
单元复习深度教学初中科学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的重要性分析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单元复习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