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职业教育之思考

2020-12-25 06:35舒岳孝李强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舒岳孝 李强

摘  要: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疫情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该怎样走?如何将疫情期间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方式、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成功的经验和成果加以吸收,融合于后疫情时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上来,探究和推动高职教育未来向前发展之路。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2020年以来,疫情让各地学校延期开学或取消开学,教育部发布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在线学习成为疫情之下教育防控的主角并初步形成规模化。这种大规模化在线学习也成为教育信息化实践的一次特殊尝试,也是“互联网+教育”的一次直接成果体现。疫情之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严重影响,教学环境产生了很大变化,也直接加速推进了这种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之发展。

一、疫情倒逼高职教育做出改变

1.教学方式从管理转向治理

从线上线下学习的形式来看,高职教育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疫情时期这种特殊的大规模化在线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开展全员在线学习,使每一个学生不掉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要进行转变,即从管理转向治理。教学方式的转变,能使线上的学习形式越来越多样,并走向深度在线学习。治理是一种良性、多元化、多角度、服务型的管理。近年来,以管理为教学方式的在线学习,正在被以治理为教学方式的在线学习所取代。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①新一代学生对数字化形式的信息化在线学习方式的适应;②各种线上教育资源供给方式从单一到多元;③各种智能技术对在线学习的个性化分析和资源推荐等。

2.教学场所从学校转向家庭

在传统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大部分发生在教室和实训室里。但在此次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大规模化在线学习多发生在家庭里,学习场所发生了转变。从表面看,只是学习场景的变化;然而,其实质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场景变化,知识的获得由原来的主要发生在教室和实训室里,变为现在的主要发生在在线网络和家庭中。由此,意味着知识不再局限于教师,而是呈现出非正式、社会性、情境性、分布式网络传播等特性。

3.教学形式从团体转向个体

疫情期间的在线学習,让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的人际交流模式。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下,学生们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学习,学习交流更直接具体。然而,疫情改变了这一切:学生暂时不用去教室接受教学,而是在家在线学习,学习环境则从多人团体转变为在家个体,虽然,学生们仍可处于网络学习或者交流中,但交流并不发生在真实班级教学的场景中,师生情感难以顺畅交流。

4.教学评价从传统转向过程

传统的教学评价已不能满足在线学习要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一种新的评价方式—过程评价成为现实,这种教学评价伴随学生在线学习的全过程。这种评价是数据导向的评价,更是技术支持的评价。这种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时长、讨论次数、登录次数、在线作业完成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课程学习情况等,以便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并进行动态调整,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评估。

二、疫情期间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足

疫情期间,高职教育在线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应当承认高教育在积极防控、主动应对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是否准备好了在线学习?教师的适应度又如何?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学生的在线学习准备度一般。具体表现在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力不足,对在线学习的控制能力不足等方面。②教师在信息素养、计算思维、人机协同能力上有欠缺。

三、后疫情时代高职教育的实践和改进

这次疫情为高职教育大规模在线学习提供了一次全方位的实践,疫情过后,这种高职教育在线学习很可能成为以后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的常态。

1.提升信息素养,助力在线学习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全面提升信息素养是提高在线教学与学习的物质基础。智能化社会要求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内涵发生转变,计算思维、编程能力、人机协作能力都应提高。在大规模化的在线教学与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将直接影响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而教育者的信息素养高低也决定在线课程设计水平。这直接影响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

2.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供在线学习支持

教师层面,通过技术改善,利用多种技术主动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在线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搜索学习资源,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多种探究式学习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合理安排在线学习时间,优化设计在线学习活动;学生层面,学生要努力提高数字化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积极拥抱各种学习技术和使用可靠稳定的在线学习平台,改善家校互动模式,为在线学习提供保障。

3.增强软硬件支持服务,提供在线学习导航

在线学习教师的支持非常关键。它包括情感支持、社会支持和工具支持。教师既能对在线学习平台的操作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又能为课程学习提供工具支持,还能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参与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社会支持。精心设计在线课程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后疫情时代在线学习要进一步与线下学习有机融合。

疫情终将被战胜无论是后疫情时期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在线学习,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穆肃,王孝金.在线学习中深层次学习发生策略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9(10).

[2]赵健,吴旻瑜,万昆.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状况的调研结果及其启示[J].课程,2019(12).

[3]万昆.规模化在线学习准备好了吗?[J].远程教育杂志,2020(03).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