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H2受体阻断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2020-12-27 16:42河南省伊川县人民医院471300李召锋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阻断剂免疫调节甘草酸

河南省伊川县人民医院(471300)李召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22例HSP患儿(2017年10月~2019年1月),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1例,男28例,女33例,年龄4~12岁,平均(8.12±1.34)岁;病程7~20d,平均(14.39±2.44)d。对照组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4~12岁,平均(8.09±1.41)岁;病程9~19d,平均(13.87±2.31)d。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 >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无心、脑等其他系统损害;入组前4周内无抗过敏、抗感染及免疫调节类药物使用史;凝血功能正常;无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排除对研究已知药物成分过敏者;监护人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H2受体阻断剂治疗:取西咪替丁注射液(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601)10mg/kg,与250ml葡萄糖注射液(浓度5%)混合稀释,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扬州中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845)治疗:1~2mg/kg,与250ml葡萄糖注射液(浓度5%)混合稀释,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记录对比两组紫癜、腹痛、关节肿痛消退及肾损害恢复时间;②安全性。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期间头痛、肌痛、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紫癜消退时间(9.69±1.72)d、腹痛消退时间(3.87±1.01)d、关节肿痛消失时间(5.39±1.33)d及肾损害恢复时间(6.83±1.19)d短于对照组(11.83±1.69)d、(5.19±1.23)d、(7.24±1.62)d、(9.24±1.74)d(P<0.05)。

2.2 安全性 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头痛、肌痛各1例,乏力、嗜睡各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6/61),对照组发生头痛、乏力各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5/6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00,P=0.752);均给予对症干预缓解,未对治疗产生明显影响。

3 讨论

西咪替丁等H2受体阻断剂,可通过竞争性拮抗H2受体发挥抑制组胺的作用,有利于缓解机体过敏反应,且其可强化自然杀伤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以此减轻全身免疫损害,在HSP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H2受体阻断剂虽可使多数HSP患儿获益,但对于部分患儿难以取得理想疗效,进而影响预后改善。复方甘草酸苷为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混合制剂,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酶发挥抗炎作用,且可有效抗过敏变态反应,同时可通过对γ-干扰素的诱导作用、对T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活化NK细胞作用、促进胸腺外T淋巴细胞分化作用等,发挥免疫调节机制[2]。基于此,本研究试在H2受体阻断剂基础上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HSP,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及肾损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可见上述联合用药方案在HSP治疗中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功能损害。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H2受体阻断剂,可通过不同机制、多靶点发挥抗过敏、抗炎及免疫调节协同作用,故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且加强用药管理,严格掌握禁忌证,不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安全性具有保障。

综上,H2受体阻断剂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HSP,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症状消退及肾损害早期恢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欢
阻断剂免疫调节甘草酸
某院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
红芪免疫调节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厚壳贻贝低分子质量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TLR4–MyD88信号转导途径介导仙人掌多糖免疫调节的机制研究
中药混合粉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治疗IgA肾病的网状Meta分析
控制黔东南小香鸡就巢行为提高产蛋量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