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

2020-12-27 16:42河南省南乐县第二人民医院457400冯雪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宣肺平喘

河南省南乐县第二人民医院(457400)冯雪影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进行病例筛选,选择期间内科60例哮喘患者实施观察,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n=30)和中医组(n=30),西医组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5.6岁(s=12.3);性别分布:男/女为17/13;中医组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5.7岁(s=12.1);性别分布:男/女为18/12。对西医组与中医组一般基线资料对比,结果处于对比研究标准内(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本课题。患者自愿配合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西医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施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β-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茶碱类药物祛痰。中医组实施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小青龙汤组方:桂枝、麻黄、法半夏、白芍各9g,干姜12g,五味子、炙甘草、细辛各6g,喘甚加5g枳实,痰多加15g苏子,咳嗽重加6g桑白皮。1剂/d,加水煎煮两次,取汁200ml,早晚分服。穴位敷贴取穴:定喘穴、肺俞穴,列缺穴、膏肓穴,取8g半夏、延胡索、细辛各10g,甘遂、白芥子各18g,研磨成粉,用姜汁调和成糊状,对上述穴位进行敷贴,胶布固定,45min/次,隔日一次。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②对比患者肺功能(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R)状况。

1.4 数据统计 数据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 <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 中医组总有效率96.7%(29/30)明显高于西医组76.7%(23/30)(P<0.05)。

2.2 患者肺功能分析 中医组治疗后FEV1(3.6±0.5)L、PEFR(5.5±0.6)L/s显著高于西医组(2.7±0.5)L、(4.8±0.7)L/s(P<0.05)。

2.3 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状况分析 中医组治疗后IL-2(20.5±4.6)pg/L、CRP(7.1±3.7)mg/L显著低于西医组(32.2±6.8)pg/L、(11.4±3.4)mg/L(P<0.05)。

2.4 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中医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西医组出现胃肠道症状3例,心动过速1例。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显著低于西医组13.3%,X2=4.286,P=0.038。

3 讨论

本研究对中医组实施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显示中医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西医组76.7%,且中医组治疗后FEV1、PEFR显著高于西医组,说明通过中医方案治疗效果更好,更利于肺功能恢复。小青龙汤方中桂枝、麻黄可温通经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甘草、法半夏可止咳、平喘、化痰;五味子可敛肺;干姜、细辛可温肺化痰,白芍可敛阴止汗、调经养血、调和营卫,全方可发挥宣肺平喘、止咳化痰功效,且现代药理学发现麻黄中的麻黄碱可抑制支气管痉挛,促进支气管扩张,进一步改善肺通气,促进肺功能恢复[1][2]。穴位敷贴中采取半夏、细辛、生姜汁化痰,延胡索活血益气,甘遂平喘,白芥子通络止痛,对哮喘相关穴位定喘穴、肺俞穴,列缺穴、膏肓穴敷贴,可发挥良好的宣肺、定喘、保健功效[3]。两种方案结合可发挥协同效果,针对性改善中医病因病机,控制症状,因此疗效更好。

哮喘发病机制复杂,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在患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常引起患者气道痉挛,并影响肺通气,导致肺功能损伤。本研究中中医组治疗后IL-2、CRP显著高于西医组,原因是中医治疗可调理全身,改善体质,提升免疫力,提升抗炎效果,且小青龙汤中白芍中鞣质酸、芍药苷具有抗细菌、抗病毒作用,可进一步控制炎症,减轻气道损伤,促进肺功能恢复。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显著低于西医组13.3%,说明中医方案治疗安全性高。

总之,哮喘运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及疗效,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宣肺平喘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合一些著名中药剂汤治疗肺部疾病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金康宁合剂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