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28 17:38河南省汝州市骨科医院467500蔡矿西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胫骨经皮微创

河南省汝州市骨科医院(467500)蔡矿西

胫骨中下段骨折属骨科创伤性骨折,常见且多发,由于其软组织覆盖较少,血供差,治疗困难[1]。传统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但需剥离骨膜、软组织等,易引发并发症。随着微创观念的不断深入,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得到临床重视。本研究选取我院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4例,旨在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我院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4例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0~45岁,平均(32.18±6.08)岁;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3.16±6.57)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经CT或X线检查胫骨中下段骨折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取患者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常规止血带止血,跟骨牵引并以多功能牵引床固定;C臂透视参照健侧矫正患侧,实施成角、旋转、缩短畸形且满意复位后;小腿内侧标记,皮肤切口行1~2cm,取长短适中锁定板,钝性分离至骨膜外缘;在胫骨内侧壁构建软组织通道,预弯钢板插入皮下隧道,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桥接部分,近端骨折端钉孔初打入拉力螺钉;C臂骨折复位满意,拧入2枚锁定螺钉并固定骨折上下两侧的螺钉孔;血管钳钝性分离导向器钻孔皮肤切口,拧入缩定螺丝,近端直径5.0mm,远端直径3.5mm;止血完成,清洗关闭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麻醉方法同观察组,保护其裸关节囊,于骨折处作切口,行骨膜下剥离,复位无误后用解剖钢板内固定。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患肢关节活动锻炼。

1.3 疗效评估标准 骨折复位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疼痛感消失为痊愈;骨折复位较好,关节功能恢复>75%,疼痛感轻微为好转;骨折复位不理想或愈合畸形、愈合延迟,关节功能未好转或加重,疼痛感强烈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记录伤口感染、皮肤坏死、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痊愈24例,好转7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11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7%(31/32)高于对照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6个月,观察组伤口感染1例,内固定松动1例;对照组伤口感染4例,皮肤坏死1例,骨不连3例,内固定松动3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6.25%(2/32)低于对照组34.37%(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属人体重要承重骨,胫骨中下段骨折则会导致滋养动脉断裂,血供不均,进而影响骨折愈合过程,增加治疗难度。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创伤面积大,易削弱骨折愈合能力,可引发骨不连、内固定外露、切开感染等并发症[2]。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具有以下优势:①其按照骨折解剖结构且结合锁定、加压原则设计,以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桥接部分,可减少内固定松动等情况的发生。②切口小、骨膜剥离范围小,采用钝性分离方式分离干骺端,创伤小、皮肤切口仅1~2cm,可有效保护骨折端血供。③在胫骨内侧壁构建软组织通道,不破坏骨内生理环境,可有效保护骨生长发育所需生理环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提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更加安全有效。同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还应注意:①其与关节内骨折无关,对解剖复位无要求。②手术过程只需恢复患肢轴线、长度,纠正旋转移位。

综上可知,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胫骨经皮微创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