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0-12-28 17:38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100李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电切术孕激素宫腔镜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100)李渊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上皮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位于子宫内膜,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作为一种常见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20万,致死率在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1]。该病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为首选,且宫腔镜电切术属于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易恢复,在子宫腔内疾病治疗中已被广泛运用[2]。但相关研究表明,单一采用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术后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需同时给予孕激素治疗,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才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癌复发。地屈孕酮是属于孕激素类药物,具有修复子宫内膜,抑制高雌激素效应等功效[3]。为探究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实际疗效,本研究选取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此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等方面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 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8~49岁,平均年龄(43.12±3.56)岁;体质量45~66kg,平均(54.36±5.14)kg。对照组患者年龄39~46岁,平均年龄(43.24±2.05)岁;体质量42~67kg,平均(54.71±5.28)kg。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妇科肿瘤诊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孕激素受体检查结果呈阳性;③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无肌层浸润和宫颈受累;④有生育要求;⑤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月经失调;②子宫异常;③妇科炎症;④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⑥依从性低。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具体流程如下:全身静脉麻醉,采用12号扩宫棒并以生理盐水(浓度:0.9%)为膨宫介质进行宫颈扩张,膨宫压力:70mmHg,以环形电切切割患者子宫浅肌层和子宫内膜病灶。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给予地屈孕酮[Abbott Biologicals B.V.(荷兰),批准文号:H20170221,规格:10mg×20片]治疗,口服,10mg/次,3次/d。术后观察期为6个月。

1.4 评价指标 ①血清CA125水平: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集两组患者2mL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②复发率。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观察期间的子宫内膜癌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CA125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125水平(20.41±2.32)kU/ml明显低于对照组(28.25±2.67)k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复发率 观察组复发1例(2.44%),对照组复发8例(19.51%),两组早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34)。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严重的妇科肿瘤疾病,随着社会急速发展,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各方面的转变,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呈年轻化趋势[5]。子宫内膜癌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极易被误诊为普通妇科疾病,待确诊时,大部分患者病情已经发展,治疗难度增加,故于子宫内膜癌早期采取高效的治疗方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极其重要。

宫腔镜电切术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常用治疗手段,医师可通过宫腔镜仔细查看病灶位置、范围等具体情况,根据病变状态和宫颈管累及情况进行有效切除,同时可立即实施活检,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此外,宫腔镜电切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安全性较高,可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子宫内膜造成的损伤,不会增加患者术后痛苦,且可保留患者基础生育功能,故其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CA125是源自胚胎发育期的体腔上皮,可被单克隆体OC125结合的糖蛋白之一,在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较为常见,因子宫内膜癌属于上皮恶性肿瘤,故其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也呈高表达[6]。此外,血清CA125敏感性较高,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病情检测、疗效评估等方面的重要检查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说明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可更有效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与生物学特点,子宫内膜癌可被分为两类:雌激素依赖型(Ⅰ型)、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约80%子宫内膜癌患者为Ⅰ型,多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受体相关。本研究中治疗对象为早期Ⅰ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仍有细微残留病灶存在,且子宫内膜癌患者机体雌激素水平较高,若术后子宫内膜仍持续受到雌激素刺激,极易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而孕激素的使用可有效修复手术治疗过的内膜,避免子宫内膜癌复发。地屈孕酮是一种孕激素类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促使其分化成熟,进而使癌细胞凋亡萎缩。另一方面,孕激素可有效减少因雌激素导致的内膜细胞有丝分裂,从而使子宫内膜细胞分化到分泌状态。此外,孕激素可削弱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并可强力抑制转移因子信使RNA(mRNA)表达及内膜癌细胞血管生成多肽mRNA表达。与此同时,因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的硫酸酯可促进细胞和层粘连蛋白之间的结合,进而完成癌细胞侵犯和转移,而孕激素可减少硫酸酯,故孕激素在阻碍癌细胞侵犯和转移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根据上述孕激素的作用机制,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使用孕激素可对癌细胞增生和转化产生抑制作用,即使术中癌细胞脱落也可抑制其生长,降低腹腔种植和转移率。而本研究采用术后服用地屈孕酮,可对隐匿及残存的子宫内膜癌细胞起到阻抑作用,进而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与本研究中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相符。

综上所述,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其血清CA125水平,并可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电切术孕激素宫腔镜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孕激素类药物 什么时候吃 什么时候停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孕激素保胎并非都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