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降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分析

2020-12-28 17:3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450003陈潇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预见性支气管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3)陈潇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76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分两组,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13岁,平均(5.17±0.49)岁;检查结果:支气管异物16例,支气管炎、肺炎13例,支气管狭窄4例,支气管扩张2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12岁,平均(5.31±0.53)岁;检查结果:支气管异物15例,支气管炎、肺炎14例,支气管狭窄4例,支气管扩张3例,其他2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符合纤维支气管镜适应证,存在不明原因肺气肿、肺不张、喘鸣、咳嗽等表现;年龄≤13岁;无精神病家族史。排除标准:高热不退、严重肺功能减退;严重出血性疾病;肝心肾等器官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护理,包括检查后心电监护、对症处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具体包括:①家属护理:向患儿家属介绍检查作用、风险、配合方法等,告知患儿家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期间出现不适为正常现象,使患儿家属保持正确心态,积极协助患儿配合检查。②检查前护理:检查前4h禁食禁饮,检查前30min肌肉注射地西泮稳定患儿情绪,行局部麻醉,于咽反射消失后进行活检。③检查时护理:1名护士全程陪同检查;确保镜面清晰;强化患儿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出现肺部哮鸣音、发绀、全身湿冷等情况,立即中断检查并进行抢救;确保轻柔穿刺,一旦吸出血液,立即中断抽吸并采用肾上腺素冲洗。④检查后护理:检查后患儿在检查室休息0.5~1.0h,直到患儿各项生命指标稳定,可推回病房,休息期间根据其体征变化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必要时给氧;回到病房后卧床休息、减少肺活动;检查后2h内禁食禁饮,2h后可给予患儿少量温开水,若患儿未伴呛咳,可进少许流食;告知患儿及其家属若有咽喉不适不必紧张,应积极咳出痰液。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检查依从率,以患儿哭闹不止或不配合检查操作导致检查无法进行为不依从;比较两组患儿检查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率 观察组患儿不依从2例,依从36例;对照组患儿不依从8例,依从30例。观察组依从率94.74%(36/38)高于对照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紫绀2例,水肿1例;对照组发生黏膜出血3例,紫绀4例,水肿2例,呼吸抑制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3/38)低于对照组28.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常用活检方式,多用于长期干咳、局限性哮鸣、肺不张、肿物、支气管肺阻塞性疾病的诊疗,具有微创、经济、可行性高等特点,但活检出血率较高,且患儿配合度较差,易出现黏膜出血、紫绀、呼吸抑制等并发症[1]。配合科学护理方案可提高患儿依从性、配合性,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预防型护理模式,依托于护理人员预见意识、思维,结合护理程序全面分析、判断,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被检者预后的基础[2]。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对黏膜出血、呼吸抑制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关并发症进行针对性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家属心理护理有利于患儿家属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可提高患儿家属及患儿配合度;检查前后禁食禁饮可减少支气管分泌物,预防呼吸抑制;检查时各项护理可积极配合医生,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减少出血、水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可改善患儿依从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预见性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