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全球多语种媒体形象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0-12-28 01:57王大可冯妮
今传媒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形象

王大可 冯妮

摘 要:军队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本文依托全球多语种媒体对中国军队的报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军队国际舆论形象的传播趋势、情感特征、议程及框架特点,发现中国军队形象全球关注度整体稳定、周边事务是影响中国军队全球关注度的关键因素、英美国家传媒机构是中国军队形象的主要信源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建立军队形象国际传播联动机制、提升军事文化产品竞争力等方面构建了优化中国军队国际舆论形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军队;国际形象;全球媒体;政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12-0007-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应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全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军队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当前,中国经济、科技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但在军事与外交领域,“中国威胁论仍大有市场”,“世界主要国家对中国更有力的军事力量持更负面的观点和警惕的态度”[1]。尽管国际舆论场上有关中国军队形象的负面评价多有不实之词,但客观分析中国军队形象国际传播的特征,仍是加强和提升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Factiva全球新闻资讯库。以“Chinese military”为检索词,本文通过Factiva数据库检索获得了2014~2018年间全球多语种媒体有关中国军队的全部报道数据(检索日期为2019年4月15日)。与此同时,为了在国际环境中,更好地呈现中国军队形象的传播特征,本文还分别以“Russian military”“American military”“NATO military”“Indian military”为检索词,分别检索获得了俄罗斯军队、美国军队、欧盟军队及印度军队在同一时间段的全球媒体报道数据。

一、中国军队全球多语种媒体报道整体态势

(一)中国军队形象全球关注度整体稳定、相对较低

整体而言,中国军队形象的全球关注度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在2014年至2018年间,全球媒体关于中国军队的年均报道量约为65 000篇,其中2016年的报道数量最少,为57 000余篇,2017年的报道数量最多,超过了75 000篇。2018年,中国军队形象的全球报道数量为67 000余篇,低于2017年的报道数量,但高于2014年以来的其它年份。

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相比,中国军队形象的全球关注度并不突出。2016年以来,全球媒体对中国军队的年度报道数量稳步超越了欧盟和印度,但差距并不明显。不过,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中国军队形象的全球传播力则与其有显著的差距。2014年至2018年,美国军队的全球媒体年均报道数量超过了20万条,俄罗斯军队的年均报道数量也超过了137 000余条,分别是中国军队年均报道数量的3倍和2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在全球军事和安全事务方面参与及投入的差距。

(二)周边事务是影响中国军队全球关注度的关键因素

全球媒体在报道中国军队时,除了不可避免地提及中国之外,还一直都将其与邻国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2013~2016年间,全球媒体在报道中国军队时,经常提及“韩国”“朝鲜”“菲律宾”等国家,这显然与当时国际舆论界广泛关注的“朝鲜半岛问题”与“南海问题”密切相关。在2017~2018年间,随着“南海问题”的降温,菲律宾不再是相关报道主要提及的国家,但朝鲜、韩国等国家依然占据排行榜重要位置,这表明,“半岛事务”仍是影响中国军队国际舆论关注度的显著因素。

(三)英美国家传媒机构是中国军队形象的主要信源

从消息来源看,西方媒体对中国军队的国际舆论形象的塑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在报道数量最多的10家传媒机构中,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传媒机构有6家,其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数量达5 078条,居于首位。在中国的国际媒体中,《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以及新华通讯社(Xinhua News Agency)分别以4 437篇、3 855篇和1 956篇的报道数量位列排行榜第2、4和10位。

虽然西方传媒机构有关中国军队的报道总量较多,但这一定程度上仅体现出其在信息渠道方面的优势,而如果从单个记者层面看,报道中国军队较多的则往往是供职于东南亚、南亚地区传媒机构的记者。譬如,在报道中国军队数量最多的10位记者中,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hannel NewsAsia)的记者Ben Blanchard以1 153篇稿件量远远超过其他相关记者。一般而言,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报刊和记者较为关心亚洲区域内部的事务,因此,区域内记者报道中国军队较多,也体现了中国军队形象舆论呈现与区域国际关系较为紧密。

二、中国军队全球多语种媒体报道基本主题

(一)中国军队国际报道主要涉及的行业

全球媒体在报道中国军队时主要涉及的行业可分为三类。

一是与军事力量直接相关的行业,如“宇航/防卫”“军用飞机”“国防器材/产品”等。与此类行业有关的新闻,一般是对中国军队及国防力量的直接報道,并且经常充斥着某种“中国威胁论”的论调。譬如,2017年7月28日,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就刊文声称,我国当时在南中国海深处布放的12台“海翼”高技术滑翔机破坏地区军事平衡,甚至可以让美国海军“死在水里”。

二是与军事力量有密切联系的支撑行业,如“能源”“工业产品”等,涉及此类行业较多的报道一般较为关注中国军事及国防工业的发展问题。譬如,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等媒体较多地关注我国军事、国防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一方面,认为中国军事力量的提升对日本、美国构成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军事工业善于“技术赶超”的创新实力。

三是“能源”“电信服务”“银行业”等广义的服务性行业,提及这些行业的报道,新闻主题较为广泛,但大多关注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在军事及相关领域的合作问题。譬如,2017年8月4日,法国《费加罗报》刊文介绍了中国和前法国殖民地吉布提的多领域合作,较为客观地指出,相关合作推进了吉布提的现代化进程。

(二)中国军队国际报道主要涉及的机构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和联合国大会在中国军队国际报道提及较多的机构中排名第一、第二和第十三。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向来在协调与处理联合国相关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并积极参与联合国主导的国际军事合作,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媒体较多地把中国和联合国放在一起报道,正体现出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军事合作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在前十五个机构中,美国是被提及频率最高的国家,其中有五大机构被提及,分别为美国国防部、海军部、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和联邦政府。美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军事力量强盛的国家,在世界各地都有军事力量的部署,维护自身全球霸权地位的诉求十分强烈。全球媒体在报道中国军事时频繁提及美国机构,既说明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重视,也说明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是从外部塑造中国军队形象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军队国际报道主要涉及的高层人物

全球媒體最常提及的人物大致包括三类。一为中国党政军领导人物,二为美国、俄罗斯政府首脑和高级官员,三为亚洲邻国政府首脑。在提及最多的10位高层人物中,美国上榜人数最多,占据了6席,这意味着美国十分注重从自身利益出发,塑造中国军队的国际形象。东亚邻国,特别是朝鲜、韩国领导人同时上榜,这再次说明,半岛事务、区域关系是影响中国军队形象国际传播趋势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军队国际舆论形象政治传播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军队形象传播联动机制

从《2009年-2020年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总体规划》发布开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10年来,在传播技术与传播渠道建设等硬件层面,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绩显著,不过,在预警应对机制、话语体系等软件层面,我国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仍十分明显。

21世纪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北约等西方军事组织,都陆续建立了基于多部门协同与联动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与此相对,在应对国际舆情不利局面时,我国不同应对主体间互相配合、声气相通的“协同”能力则较为欠缺。鉴于此,我国应基于战略传播的理念,加强中国军队形象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工作,成立军队、外交、宣传、智库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工作会议及相应的协调机制,整合相关资源,统筹安排与军队形象国际传播有关的工作。

(二)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中国军队形象的亲和力

当前,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融合媒体在全球新闻流通、信息流动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显然,强化互联网思维,实现全媒体覆盖,也应该是我国军队形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在此方面,我国需要补的功课还不少。

作为宣传本国军队形象的重要平台,国防部网站要善于通过网页版式、报道体裁、内容生产等多个环节,营造多元、立体的本国军队形象,而中国国防部网站在视觉、内容等方面的吸引力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也正因如此,中国国防部网站不仅全球排名较低、访客背景单一、传播力不强,即使在本国用户群体中,也缺乏足够的影响力[2]。

而美国国防部曾出于安全的考虑,禁止美国军人通过国防部网络连接个人社交媒体,但这一规定很快就被废止[3]。目前,美国国防部把国际社交媒体作为美国军队全球宣传的重要平台,不仅在Facebook、Twitter、Flickr等新媒体平台上运营多个组织账号,还鼓励美军将领和士兵通过这些平台“讲述自己的故事”,因此,“每一个使用日志、微博和Facebook社交媒体”的美军官兵,都成为了其所在部队的“形象大使”,从而构筑了美国军队“全民”社交媒体传播格局[4]。

鉴于此,我国不仅应加强各个层级涉军网站建设,通过加强网站设计感、增强新闻内容融合性等,提升网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把社交媒体管理与使用列为中国军队宣传体系的重要环节,积极在相关国家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开通账号,把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涉军内容直接传播给各国民众,提升中国军队形象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三)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涉军舆情监测和预警

当前,人工智能成功突破“不能用”“不好用”的瓶颈,与新闻舆论生产和监测的融合日益深入,大数据、智能化成为“未来国际传播体系布局”[5]的关键环节。

从互联网诞生之日起,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就确立了以“技术牵引”为基本导向的涉军舆情监测与管理理念。近年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有效提升了相关国家涉军舆情监管的效力,“舆情分析系统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舆情管控体系……逐渐走向‘精确制导”[6]。相对而言,虽然我国也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加强涉军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判,但在舆情应对的时、度、效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军队形象危机管理方面,我国应紧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建立涉军负面舆情监测、分析、研判一体化智能舆情监控体系,抢占塑造我国军队形象国际话语权的制高点。

(四)提升军事文化产品竞争力,增强形象传播“软力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品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推动自身文化、价值观乃至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重要载体,由此,提升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也就成为各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竞争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美国国防部门与好莱坞深度合作,持续推出全球热播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如《中途岛》《拯救大兵瑞恩》《洛杉矶之战》《血战钢锯岭》等,积极渲染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政治理念的崇高以及普通士兵的人性与人情,以至于美国方面有人公开宣称电影是“美国最能干的驻外大使”[7]。除了电影,美国还开发出《战地》《美国军队》等以美国军队作战行动为原型的电子游戏,并组织相应的游戏竞赛予以推广。在数字化时代,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间存在相互生产的关系,可以想见,长期浸淫于美国军事电影、军事游戏等军事文化产品的全球年輕一代,“将更容易接受并认可”其中“塑造的美军形象”[8]。

近年来,我国也推出了《战狼2》《红海行动》《空天猎》等有广泛影响力的军事题材电影,但总体而言,此类文化产品的数量还不够丰富。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全球军事文化产品市场的调研,提升军事文化产品的制作技术,利用我国丰富的军事文化资源,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军事文化品牌和产品,拓宽中国军队形象国际传播的渠道,夯实中国军队形象国际传播的“软力量”。

参考文献:

[1] 钟新.中国国家形象十年回顾:基于多家权威调查的分析[J].新闻传播,2018(2):9-12.

[2] 齐莹.基于对比的中国军队形象构建研究[J].新闻传播,2017(3):19-21.

[3] 焦新平.从社交媒体使用变化看美军战略传播[N].科技日报,2014-07-22(012).

[4] 王鹏.美军对社交媒体又爱又恨[N].中国青年报,2012-12-14(010).

[5] 胡正荣.国际传播的三个关键[J].对外传播,2017(8):10-11.

[6] 王萌.美国网络舆情管控刍议[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4,27(3):73-75.

[7] 张文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应对思路[J].东岳论丛,2015,36(6):129-133.

[8] 高思远.以军事文化产品为牵引塑造我军国际形象[J].军事记者,2017(11):47-49.

[责任编辑:武典]

猜你喜欢
国际形象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国家形象的建构
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对国际形象的诉求
从韩国小说《丛林万里》看中国人国际形象的改变
公示语汉译英策略研究
延安城市国际形象构建:由外宣翻译误译谈起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国际形象的相关性分析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浅析《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解析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在塑造国际科技形象中面临的问题
战略文化、国家行为与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