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运用

2020-12-28 02:00童华英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生字德育课文

童华英

一般来说,发掘和探索知识的意义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目的。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虽然有大量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统一,但他们基本上具有语言学习和阅读的能力。因此,德育教学在实施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课文的帮助下,学生可以主动地学习、探索和挖掘书本上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汉语最重要的是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理想,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汉语的热情与兴趣。同时,这也有利于树立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具有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精神。

一、营造良好德育教育语文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以及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提升参与度。开展“情景教学”是实现良好德育环境塑造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比如,在学习《雪孩子》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PPT,在其中插入雪人的图片和相关的介绍小短片,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优美图片的欣赏,激发了其对文章的理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或者,在教授《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时候,教师向学生展示幻灯片以及小学的全景图,并插入一点音乐,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情感,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体会四季的美,从而让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让学生从文中挑选出优美的语句,当学生进一步进入状态之后,教师用问题继续诱发学生探索:“你们喜欢什么季节啊,为什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产生出结果。

二、在生字和朗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生字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开展生字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合一些德育知识。首先‘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含义丰富、构造鲜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汉字的构造特点,比如,在讲解“敬”的时候,组带有德育色彩的词语:尊敬、敬爱、敬奉等等。通过介绍这些词语的含义和让学生造句,传达德育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正向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思维品质。其次,小学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情感,其中也包括了的语气情感。朗读课文也是小学语文让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能够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尝试将自己带入到课文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在学习《坐井观天》的时候,通过对青蛙每天坐在井里所看所想的描写,主要突出青蛙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行为,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看待世界,看待别人。在带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注重课文中一些动词的表达,在朗读与体会中培养其德育能力。再通过课外朗读,学生能够深深体会到这种精神。朗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道德品质,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具有奉献精神和坚强意志,等等。

三、依托古诗文教学开展德育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古人们真情实感思想文化的结晶,通过独特的写作手法,在一代代人们口中传唱,成为人们研究学习的典范,而且很多诗词之中蕴含着中华传统节日习俗,比如王安石的《元日》,这就是一首描绘春节的诗词,朗朗上口且广为流传。在传授语文知识时,不仅要指导学生分析古典文化的内涵,还要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感,帮助同学们真正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這有助于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围绕德育教育创新教学方式,为培养优秀全面的学生而不断奋斗。

猜你喜欢
生字德育课文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生字变身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包袱